物理環境變化顯著 太湖治理難度加大

2018年09月20日07:44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物理環境變化顯著 太湖治理難度加大

美麗的太湖受訪者供圖

日前,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張運林研究員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發布消息稱,他們新近對1992年至2016年間太湖湖泊生態系統的長期定位觀測數據進行了系統研究后發現:25年裡,太湖湖泊物理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其中,氣溫、水溫和水位顯著上升,而風速和透明度則顯著下降。這對未來太湖環境治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那麼,到底什麼是太湖物理環境?這次研究有什麼樣重要發現?這次發現對太湖環境治理的思路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9月18日,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張運林研究員。

太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出現退化

“湖泊的物理過程包括風浪、波浪湖流等水動力過程,光照溫度等光熱過程,湖泊水位容量等水文過程以及聲學過程等。本次研究提到的物理環境主要包括湖泊水溫、水位、風速、透明度4個物理環境指標,其對淺水湖泊生態系統結構和演化會產生顯著影響。”張運林說。

張運林告訴記者,他們團隊基於1992年以來的25年長期定位觀測研究發現,在過去的25年裡,太湖水溫和水位分別增加了0.93攝氏度和0.38米,風速和透明度則顯著下降,其中平均風速和草型湖區透明度分別下降了0.68米/秒和0.4米,這些變化昭示了太湖湖泊物理環境正在發生顯著變化,而這些變化促進藻型生態系統的擴張(藍藻水華暴發)和草型生態系統的退化。

具體表現為:由於藻華容易在高溫和低風下形成,氣溫上升和風速降低了易發的氣象條件,有利於藍藻水華生長、漂浮和聚集的藻型生境進一步形成和強化。相反,由於沉水植物分布和生物量主要受制於水下光照,其一般生長在水深較淺、透明度較高的水域,太湖水位的上升(意味著水深增加)以及透明度的下降,致使湖泊底部可利用光顯著降低,不利於水生植被特別是生活在湖泊底部的沉水植被獲取足夠光照進行光合作用。

因此,上述物理環境的長期變化也致使太湖東南部湖灣湖泊生境逐步由草型生境向藻型生境轉化,驅動湖泊生態系統從“清水草型”向“濁水藻型”生態系統演替,太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出現退化。

用科學手段讓太湖水生植物自然恢復

記者從相關資料了解到,太湖,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跡,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太湖面積2425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400公裡,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流域地跨蘇、浙、皖、滬三省一市,是長江三角洲的核心區域。歷來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工農業生產發達、國民經濟產值和人均收入增長幅度最快的地區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太湖流域工業與經濟持續保持超常發展。但太湖污染問題也是日益嚴重,生態環境遭受到嚴重破壞。

2007年,太湖水污染事件向人們敲響了警鐘,引起了國家和地方高度重視。10多年來,在認真調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基礎上,各級政府加大綜合治理的力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治理方案和有效措施。應該說,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然而,張運林等組成的科研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太湖物理環境所發生的顯著變化,促進了藍藻生長和漂浮堆積,部分抵消了太湖流域過去10年控源截污引起的營養鹽削減對藍藻水華的控制作用。

用張運林的話來說:“這也意味著,未來太湖治理的難度進一步加大,流域上控源截污需要更加嚴格標准並堅持更長時間,才能在湖泊藍藻水華控制上產生顯著效應。”

針對太湖湖泊物理環境發生顯著變化,張運林認為,對於太湖東南部湖區(貢湖灣、胥口灣、光福灣、東太湖等)草型生態系統的恢復,除了控源截污和營養鹽控制外,既需要通過消浪措施減少風浪擾動進而提高透明度,又需要合理控制太湖冬春季水位,在春季水生植被生長的關鍵時期,通過人為的手段降低水位,以改善水生植被萌發的水下光環境,保護和促進太湖水生植物自然恢復。(過國忠)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