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庇護所,也為人類提供了巨大的生態和經濟價值。圖為東南沿海漁民們准備下海捕撈。
林祖賢攝
東南亞猩紅筒星珊瑚
徐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裡的珊瑚礁
菲律賓鹿角珊瑚
工作人員在海南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
“潛愛大鵬”志願者在教導小學生們學習珊瑚礁知識
“潛愛大鵬”志願者考察珊瑚礁保護案例
2018年是第三個“國際珊瑚礁年”。珊瑚礁作為海洋中生物種類最多、生物量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有著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珊瑚礁正承受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壓力,退化問題嚴重。在“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下,中國的一些科研團隊和民間組織正行動起來,全力保護美麗的海底花園。
⒈面臨消失困境
“道人不作羅浮夢,坐看珊瑚海日紅”。靜靜潛在海底的珊瑚礁五彩繽紛、千姿百態,既美麗又神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它由體態玲瓏、色澤美麗的珊瑚虫聚集而成。這些珊瑚虫吸收溶解海水中的碳酸鈣來制造自己的骨骼,成千上萬的珊瑚虫骨骼經過日積月累,最終形成大自然的瑰寶——“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在海洋中,珊瑚礁雖然隻佔據不到0.2%的面積,卻養育了1/4的海洋生物種類,還有近1/3的海洋魚類生活在其中。在全球范圍內,珊瑚礁為人類提供了價值27000億美元的服務,支持著全球1/10的海洋捕魚量,有5億人依賴珊瑚礁漁業養家、從事珊瑚礁旅游觀光工作。作為海洋生物的庇護所,如果珊瑚礁退化,將直接導致魚類數量下降,影響到相關人們的生活。
然而,據統計,全球范圍已有超過一半的珊瑚礁出現嚴重退化現象,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挽救措施,按照現在的退化速度,珊瑚礁生態系統可能在本世紀末從地球上消失。中國的珊瑚礁面積約佔世界珊瑚礁總面積的13.5%,珊瑚礁現狀同樣堪憂。
造成珊瑚礁退化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從自然角度而言,海水升溫、珊瑚疾病、長棘海星暴發使多彩繁盛的珊瑚礁變成了荒無“魚”煙的白色墳場。據統計,2016年海水升溫在澳大利亞大堡礁遠北部和北部造成超過26%和67%的珊瑚死亡。這是因為形成珊瑚礁的造礁石珊瑚對海水水溫有嚴格要求,它們生活的適宜水溫是23-29℃,過低和過高的水溫都會造成造礁石珊瑚的白化和死亡。
另一方面,珊瑚礁還面臨著過度捕撈、環境污染和海岸工程破壞等人類活動的威脅。珊瑚礁適宜生長在營養少、陽光充足的環境中。但是人類向海洋中大量排放污水會造成近海海水富營養化,導致藻類和浮游植物密度上升,海水透明度降低,形成赤潮。這使得珊瑚體內共生藻的光合作用被抑制,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平衡遭到破壞。
⒉自然恢復優先
當前,開展珊瑚礁保護與修復勢在必行。中國太平洋學會珊瑚礁分會秘書長劉勝表示:“珊瑚礁的恢復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目前海洋裡影響珊瑚礁生態恢復的因素還未被完全了解清楚前,一些科學家和海洋保護人士更加認同在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去除造成珊瑚礁退化的影響因素,讓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彈性自我恢復。”
建立珊瑚礁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對關鍵區域進行嚴格保護是一個重要措施。目前,我國已建立海南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福建東山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徐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等以珊瑚礁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海洋保護區,組建專職管護機構開展巡護管理。以1990年建立的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為例,當地政府不僅嚴管城市污水排放、嚴控陸源污染,還通過嚴肅治旅,整頓旅游市場秩序,來保障珊瑚礁保護區的生態秩序。經過長期努力,當地的珊瑚礁生態系統重煥生機。
許多地方還通過立法、監測和評估來保護珊瑚礁系統的生境環境。2017年,《海南省珊瑚礁和硨磲保護規定》禁止珊瑚礁與硨磲制品的出售、購買、運輸、攜帶、寄遞等行為。隨著中國珊瑚礁監測網絡的建立,將進一步規范和強化珊瑚礁生態監測工作,評估保護修復成效。
增強民眾的珊瑚礁保護意識也同樣重要。深圳市民間組織“潛愛大鵬”以“種珊瑚、種人心”為口號,開展殘枝培育、生境維護、珊瑚礁普查等活動,目前團隊累計種植珊瑚苗5670株,投放28座珊瑚礁。同時,“潛愛大鵬”正在通過“潛愛課堂”開展珊瑚礁保護的公眾教育,將普通潛水員轉變成海底珊瑚礁生態維護的民間科學家。
⒊系統修復要跟上
對於退化嚴重的珊瑚礁來說,其自我恢復能力衰退,需要通過人為手段加速與輔助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恢復。例如通過增加幼體補充數量、有效培育成體及提高底播移植存活率等方法,人為增加造礁石珊瑚數量,提高珊瑚礁恢復力。
本著尊重自然的原則,用於移植的造礁石珊瑚種源必須是當地現有或曾有的品種,最好是人工培育群體(有性或無性方式培育),以最大限度降低對野生群體的採集強度,大大提高移植的成活率。但是目前通過有性繁殖技術培育的造礁石珊瑚苗種數量和品種十分有限,培育周期長,成活率低。
以廣東沿海分布的造礁石珊瑚種類為例,絕大多數種類繁殖行為一年僅一次,從收集受精卵、培育幼虫、引導幼體附著到培育成可在苗圃種植的苗種,成活率不足百分之一。因此,開展大規模野外種植,不可避免會採用無性的斷枝增殖方式,通過大量採捕野外的造礁石珊瑚進行截枝培育,再固定到修復點海域。
目前,珊瑚礁修復技術組成復雜,存在許多技術難題。劉勝表示:“這就需要修復時在生態系統不同營養層級挑選適合當地的物種,進行適度入添,達到‘筑巢引鳳’的效果。經過長時間維護,加上自然的恢復能力,最終達到系統修復的效果。”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實踐,在三亞、西沙、南沙等地建立了面積為200畝的珊瑚礁保護修復示范區,配套建設40畝石珊瑚苗圃,在培石珊瑚苗約40000株,底播約50000株,成活率約80%。
不過,專家表示,珊瑚礁的保護和修復工作還需要較長的探索、示范以及推廣過程,開展大規模石珊瑚種植培育仍需謹慎。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11月06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