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仙居:行走在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大道上

2018年11月08日08:22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浙江仙居:行走在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大道上

今年8月,浙江省經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將仙居縣實施縣域綠色化發展改革的經驗做法向全省推廣,標志著仙居縣踐行綠色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向著更高層級邁進。

三年磨劍,初露鋒芒。自2015年實施縣域綠色化發展改革試點以來,仙居縣自加壓力、自我革新,撬動各領域改革,全縣經濟社會向綠色轉型邁出了堅實的步子,初步形成了循環化的生產方式、低碳化的生活方式、生態化的空間格局,建立了現代化的治理機制,探索出一條加快發展地區以改革促發展、促富民、促跨越的新路子。

仙居縣綠色化發展改革經驗做法入選“2017年度中國改革案例”,獲評“2017年度綠色發展優秀城市”,在今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中,仙居縣入圍“2018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和“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均位列第68位。

亮眼的改革成效

通過試點,仙居縣呈現出經濟發展轉道、傳統產業轉型、城鄉融合轉軌、生活方式轉變、綠色品牌轉靚的良好勢頭。

經濟發展加快轉道,實績考核領跑26縣。仙居縣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守住“綠水青山”的同時,加快轉入通往“金山銀山”的快速道。GDP增長率連續兩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財政總收入、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連續三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26個縣發展實績考核中,仙居縣連續兩年分組排名第一﹔在台州市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實現8連冠。GDP、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3項主要指標實現了向前移位。

傳統行業實現轉型,綠色產業引領發展。傳統塊狀行業向綠色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不斷轉型升級。2017年,綠色產業增加值佔到全縣GDP的83%。近三年全縣工業企業畝均稅收年均增幅17.96%。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9%。傳統醫藥制造業實現裂變發展和轉型升級,擁有醫藥上市企業3家、新三板挂牌企業3家,醫療器械產業園初具規模。旅游業快速增長,全縣旅游收入連續三年增幅均達到22%以上,是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之一。

城鄉一體融合轉軌,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打造了一批生態鄉鎮、精品線、精品村,形成“粉牆黛瓦、綠樹紅花、小橋流水”的城鄉環境新面貌。近三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指數均達到88以上,名列全省前茅。全縣水環境功能區100%達標,出境斷面保持在Ⅱ類水體,全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100%。2017年全域境內PM2.5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5.9%以上。公共資源不斷下沉,更多的“鄉愁”得到活化,鄉風文明顯著提升。

生活方式逐步轉變,綠色富民理念增強。綠色化生產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群眾對綠色化發展滿意度達到90%以上,城鄉居民綠色出行比例達到56%。綠色創建率已經達到50%以上,形成了一批可看可學的示范點。返鄉創業形成潮流,富民產業快速發展,形成獨特的“楊梅經濟”“農事節慶經濟”,催生出一批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新業態,形成了全民綠色致富的快車道。

綠色品牌提升轉靚,宣傳效應不斷放大。相繼獲得了中國長壽之鄉、2017中國綠色發展優秀城市、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稱號,永安溪綠道獲世界休閑組織國際創新獎、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神仙居被央視詩歌春晚命名為“中國十大詩意地標”。2016中國改革年會、2017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大會、2017深圳高交會等多個全國性會議介紹了仙居縣的綠色發展經驗。據統計,2015年以來,仙居縣綠色發展被相關媒體報道超2萬篇。試點得到多位省領導批示肯定,浙江省委書記車俊今年7月在仙居調研時,對淡竹鄉等地“鄉村治理三綠模式”予以了充分肯定。

全域共進的強效改革

全系謀劃,搭優改革頂層設計

調配最強的組織領導力量。堅持“一把手”負總責,縣4套班子領導都參與,包干負責200多項改革任務。把改革試點作為全縣中心工作的總抓手,一年一個載體統籌推進,相繼實施開展了改革啟動年、改革推進年、改革攻堅年、改革深化年活動。領導小組定期聽取工作匯報,聯席會議定期召開工作例會。針對任務清單,開展比力度進度、看排名變化的改革競賽,做到了戰略導向明確、任務分工細化、工作載體健全、政策措施落地、督促機制完善,形成以綠色化發展改革引領全縣各項工作的系統推進模式。

謀劃最全的綠色導向體系。相繼發布了一攬子的綠色發展規劃體系、政策體系、指標體系、標准體系、考評體系,出台了一系列的實施方案、行動計劃,做到了路線圖、施工圖齊備,搭好改革的四梁八柱。比如,率先發布了綠色家庭、綠色村居等七大綠色系列創建地方標准規范。率先發布了《縣域綠色化發展指標和評價體系》,每年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科學評價。率先發布了地方綠色農業、綠色旅游業等12個配套標准。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大力補齊短板深入推進綠色化發展改革的若干意見》《綠色項目高速審批辦法》《加快生態工業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等20多項綠色化政策文件。制定實施“辛苦指數、服務指數、創新指數”系列考評辦法,取消對鄉鎮的GDP考核,構建了一套“綠色政績”考核評價體系。

組織最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通過開展改革活動年,把全縣所有的政府機關和鄉鎮街道納入到試點活動中來。通過實打實開展“機關、企業、學校、醫院、村居、社區、家庭、商店、賓館飯店、景區”等十大領域綠色創建活動,調動社會各方共同參與。通過舉辦綠色論壇、頭腦風暴沙龍等活動,吸引專家學者為仙居綠色發展獻計獻策。構建以政府主導綠色行政、企業主抓綠色生產、媒體主引綠色宣傳、公眾參與綠色行動、專家學者發揮綠色智慧的協同合作治理模式。例如,發布了《仙居市民綠色公約》,推廣“1357”綠色出行,全縣義工組織全覆蓋地參與綠色宣傳與踐行活動,全縣群眾知曉度和參與度達到80%以上。

全業轉型,打造經濟綠色引擎

深挖農旅特色資源,加速鄉村產業融合,放大富民產業鏈。推進生態循環農業體系建設,構建“三位一體”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打造中國最高端農業。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帶動70%以上的農戶進入產業化經營體系。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標准化實施率達到66.3%。已建成32個百畝以上休閑觀光農業園區和10條精品農旅體驗線路。生態化、標准化、品牌化的產銷方式為仙居縣的農產品贏得口碑,收獲了更高的效益。如楊梅產業年銷售達6億元以上,帶動周邊果農1.8萬戶,帶動全縣農民人均增收超千元,“楊梅節”拉動旅游收入超7億元。推進全域景區化建設,狠抓“顯山露水”工程,神仙居景區成為國家5A級景區,仙居綠道成為免費開放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永安溪獲評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依托“仙山仙水”資源稟賦,開發農事節慶活動,民宿、農家樂產業蓬勃興起。全縣共有農家樂(民宿)經營戶452戶, 2017年戶均收入超過10萬元。

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建設生態工業高地,打造綠色制造升級版。以全省生態工業試點縣為載體,推進“四換三名”。實施城區醫化企業搬遷整治,通過搬遷改造,引導企業產品與技術工藝的升級換代,實現搬遷改造與創新轉型同步。開展經濟開發區循環化改造,調整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在全省率先建成空中污水走廊,實施醫化企業廢溶劑母液資源化利用、危廢無害化處置和固廢資源化利用等一批循環經濟項目,構建“縱向延伸、橫向耦合、區域共生”的循環型產業體系。開展工藝美術產業幫扶活動,創建工藝禮品特色小鎮。在規模上企業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計劃兩年內達到100%。全面實施以提升投入產出比為核心的企業評級制度和資源要素配置改革機制,建立優勝劣汰的長效機制。

搭建產業服務平台,推動新興產業落地,培育綠色經濟增長極。統籌小微企業創業園、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沿溪生態產業帶等平台空間建設,推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產旅融合,打造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等三大百億產業,發展互聯網、新材料等新興經濟,發展后勁持續增強。成立台州(仙居)醫療器械產業園,把原先的老工業區打造成特色產業園區。短短兩年多時間,就集聚了18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擁有博士以上高端人才26人,發明專利60多項。創新營銷模式,推動更多產品觸網上線,在中國大眾電商創業排行榜居最活躍縣第42位,榮獲阿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百佳縣”全國第46位。戰略性梯隊推進特色小鎮布局建設,神仙氧吧小鎮列入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導入影視產業,100多部影視作品在仙居縣取景。

仙居縣圍繞“ 生產循環化、生活低碳化、全域生態化、治理現代化”核心目標,全系統謀劃、全產業轉型、全縣域提升、全過程保障。

全域提升,建設美麗生態大花園

以環境變革為突破口,實現鄉村環境大轉變。率先在全省實施“人畜分離”工程,拆除散落在農戶門前屋后的豬舍,每村集中建設養殖小區,打造“仙豬公寓”,破解農村生豬養殖造成的環境問題。共拆除散養豬舍6萬余個,建成養殖小區310個,實現縣域全覆蓋。全縣各村按照有毒垃圾無害化、廚余垃圾肥料化、建筑垃圾再生化等標准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基本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全覆蓋。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進程,實行縣城、中心鎮、一般鄉鎮、村四級污水處理體系。推進“廁所革命”,完成公廁新建改造800多座,實現A級景區旅游廁所全覆蓋。開展整潔田園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確保好山好水好土。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空氣質量(PM2.5)監測系統全覆蓋,率先完成全縣各鄉鎮跨界水域斷面檢測布點,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生態紅線保護和日常監管體系。

以設施提質為突破口,實現城鄉融合大提升。規劃建設覆蓋全縣域的綠道網,規劃總長492公裡,途經全縣20個鄉鎮(街道)、521個村庄。目前已建成縣鄉綠道200公裡,串聯城與鄉、村與村,成為“假日經濟”的平台,帶動了沿線所在村發展,成為轉變農村經營和生活方式、統籌城鄉一體發展的助推器。在全縣鋪開美麗鄉村精品村和景區村創建,開展多項“國字號”創建行動,實施“多城同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森林城市、永安溪國家濕地公園,美麗城鄉空間布局日趨完善。加強公共服務供給,完善鄉村治理平台,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推動文化下鄉,“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鄉鎮延伸 ,城鄉聯動發展態勢進一步顯現。

以仙居國家公園建設為突破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創新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對國家公園區域實行統一、分區、分級管護。引進“國家公園核心區+加盟區”的模式,將周邊鄉鎮納入“加盟區”試點,推動區域生態保護和社區發展。開展國家公園品牌商品化應用,幫助34家經營主體開展品牌體系建設。積極走出國門,與法國孚日大區公園結成“姊妹公園”戰略合作關系。引進法國開發署7500萬歐元貸款實施“仙居縣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發展利用示范工程”,撬動國內資金配套,總投資達到12.43億元人民幣。實施了國內首個生物多樣性新型碳匯項目,29.6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實現碳匯線上交易。

全程保障,釋放體制機制活力

組建綠色智庫,構建借力機制,不斷完善智力支撐體系。積極構建對上對外合作交流機制,通過借上級、專家、媒體的力量,助推仙居試點向深層推進。建立了綠色化發展專家智庫,20多位國內頂尖的行業和領域專家成為仙居縣的顧問成員。攜手中國美院,成立了仙居鄉村振興學院和教學實踐基地。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央黨校等多家單位達成合作,建立院地合作基地,舉辦專家層面研討會6場(次)。組織“綠色化發展改革頭腦風暴沙龍”活動,並形成常態化。與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合作,成功舉辦了3屆高層次、高水平的中國縣域綠色發展仙居論壇,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

著眼機制創新,突破傳統束縛,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對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存在的體制短板集中攻堅突破,釋放機制活力,構建了一批長效機制。例如,全縣20個鄉鎮街道組建了六大協作區,實現協作區內規劃、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統籌發展。建立了全域景區化管理體制,形成了以旅委為統領、涉旅部門協同的大旅游開發管理體制。推進“標准地+承諾制”改革,首宗標准地項目從摘牌到完成施工許可証辦理隻用了8天。建立了綠幣制度、設立綠幣基金,參與群眾達8萬余人。創新基層婦聯組織活動形式,開展“農村巾幗先鋒行動”。發布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探索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和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制度。實施“強基惠民村村幫”“十百千萬”鄉賢工程等精准幫扶措施,2017年消除259個經濟薄弱村,拉動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速達 46.67%。淡竹鄉建立了“三綠”清單(綠色公約、綠色貨幣、綠色資產),發布了《鄉村振興導則六十條》,榮獲全國2017年黨建引領新時代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

倡導試點示范,加大宣傳推廣,不斷濃厚改革氛圍。要求各級各部門全力向上爭取各類政策資源支持,每年至少爭一個試點、一個政策,推動形成改革意識、爭先意識,先后獲得了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全省生態工業試點縣、全省城鄉建設轉型綜合示范區等稱號,有力助推了縣域綠色化發展。成立全覆蓋、常態化的“綠色發展講習所”,通過高強度、全方位的綠色宣傳、培訓和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的“綠色公約”、“綠色創建”活動,讓全縣干部群眾形成共鳴、促成共識,不斷增強綠色化發展的凝聚力,形成人人懂綠、人人創綠的新潮流。 (方宇)

仙居台灣農民創業園

張福華攝

仙居新城區

仙居淡竹鄉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