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日本大街上,時常看到日本人牽繩遛狗,有的牽著一隻,有的牽著三四隻。但無論狗的數量多少,他們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包,裡面裝著收集狗排泄物的袋子和水瓶。日本寵物食物協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國內養狗數量為892萬隻。面對龐大的養狗數量,日本有著非常嚴格的相關法律制度規定。
本報記者曾致電東京都目黑區政府咨詢養狗注意事項。工作人員告知,該區政府對養狗有著詳細規定:養狗者在養狗60天之內必須向區政府登記並領取登記証﹔出生91天以后的狗每年必須注射一次狂犬病疫苗﹔登記証和狂犬病疫苗注射証必須系在狗的項圈上﹔如果發生狗咬人事件,必須在24小時之內向區政府生活衛生課報告,48小時之內養狗者必須帶狗去獸醫院檢查是否有狂犬病,並將檢查結果向區政府報告。
為了預防狂犬病的發生和蔓延,日本早在1950年就制定並開始實施《狂犬病預防法》,之后幾經修訂。
根據該法,養犬者必須對所養犬隻進行登記、注射狂犬病疫苗,否則將被處以20萬日元(1日元約合0.06元人民幣)以下罰款。任何人在大街上發現沒有系帶登記証和狂犬病疫苗注射証的野狗,都可以給當地政府衛生部門打電話,當地政府會派專人對野狗進行扑殺。
日本厚生勞動省健康局結核感染症課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得益於《狂犬病預防法》的制定和實施,日本最近一次發現人感染狂犬病是1956年,狗感染狂犬病是1957年。
除了《狂犬病預防法》,日本還出台了多項法律條例促使民眾文明養犬。1973年,日本制定並開始實施《動物愛護管理法》。該法規定,動物的所有者應恰當飼養、保管動物,在確保動物健康的同時,努力確保動物不給人的生命、身體和財產造成傷害,同時不影響其他人。
2002年,環境省根據《動物愛護管理法》又出台了《家庭動物等的飼養和保管標准》。該標准對於飼養和保管犬隻作出更加詳細的規定,包括隻能把狗放養在被柵欄圍繞的自家土地和室內,以及不會對他人生命、身體、財產造成危害和帶來影響的場所﹔狗的所有者在室外遛狗時,必須使用狗繩,並注意遛狗的地點和時間等。
記者在日本工作生活多年,從未在大街上看到過沒有拴狗繩的狗,也沒有看到過未經處理的狗排泄物。多名日本友人告訴記者,正是由於從國家到地方,日本出台了關於飼養狗的各種法律規定條例,並嚴格執行,所以日本人養狗相對規范、比較文明。
(本報東京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22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