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

2018年12月06日08:30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60年,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

美麗南方成為生態鄉村建設典范

九洲江污染治理及岸坡生態修復后

明仕田園

桂林山水甲天下

  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青山是八桂的標志,綠色是壯鄉的底色,山清水秀生態美是廣西的亮麗“名片”。

  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今年4月,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在南寧市考察那考河生態綜合整治項目時強調,要堅持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做法。

  雖然,自治區成立60年來生態保護有過曲折,但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牢牢守住“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奮力抒寫生態文明新篇章。截至今年9月底,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31%,居全國前列﹔2017年,廣西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8.5%。

  “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既有大自然賦予的先天優勢,更有全自治區人民的后天努力。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完善

  生態文明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全局高度通盤考慮,搞好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廣西以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05年,廣西做出了建設生態廣西的重大決策。2010年,做出了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決定。在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高度,明確提出“五位一體”的戰略部署后,廣西進一步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在全區廣泛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要求,以“美麗廣西”為主題,以“清潔鄉村”為切入點,把“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在廣西具體化。

  2015年7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關於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決定以發展生態經濟為抓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6年組織桂林市和馬山縣積極開展國家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2017年8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了《廣西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構建起由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等八項制度構成的廣西特色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全區各級開展生態示范創建工作。2010年命名了第一批自治區級生態村和生態鄉鎮。2012年起,積極組織開展生態縣、生態鄉鎮和生態村創建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區共有27個縣(市、區)、369個鄉鎮、2763個行政村獲得國家或自治區級生態示范稱號,上林縣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稱號。

  為保障區域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廣西加快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管理工作。近日,《廣西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順利通過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等有關部門組織的專家委員會審核。根據《廣西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廣西陸海統籌后全區生態保護紅線面積6.276萬平方公裡,佔全區管轄面積的25.68%。

  正式出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逐步建立廣西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制度,進一步細化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具體情形,明確自治區、市兩級政府管轄范圍,規定了賠償范圍、賠償義務人、賠償權利人以及整個工作的流程。

  11月12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正式成立並揭牌。新組建的生態環境廳在原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的基礎上,將發展改革、國土、水利、農業、海洋和漁業等部門的環境保護職能整合,標志著廣西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有利於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有利於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提高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有利於推動建成“黨委政府總責、生態環境部門統管、相關部門齊抓、排污單位守法、社會公眾共督”的大環保工作格局。

  此外目前,廣西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有12件項目列入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及其常委會自治區人大五年立法規劃,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立法已列入自治區立法的重點。

  自然保護區建設漸顯成效

  廣西是全國較早建立自然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數量較多的省區之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排名前列。自1961年建立第一處自然保護區——花坪自然保護區以來,截至2017年底,全區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78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為1.35萬平方公裡,約佔全區國土面積的5.68%,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3個。基本形成了布局較為合理、類型較為多樣化、功能較為完備、已發揮重要生態保護功能的自然保護區網絡。

  為保障新建國家級、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的質量,早在1992年,廣西規范新建國家級、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的申報審批程序。1993年,成立自治區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負責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的評審工作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初評工作。2003年,原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組織工作制度》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評審指標及賦分》,2013年根據國家和自治區對自然保護區有關申報評審的新要求,並結合廣西實際進行了修訂。

  “十二五”期間,廣西全力支持開展自然保護建設和晉升工作,全區新建1處自然保護區(王崗山),7處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恩城、邦亮長臂猿、元寶山、銀竹老山、七沖、大桂山鱷蜥、崇左白頭葉猴),完成大平山、青龍山、春秀、澄碧河、泗水河、建新、底定、地州、德孚、五福寶頂10處自然保護區,以及5個地質遺跡保護區的確界工作。

  據初步評估,廣西自然保護區網絡包含了廣西境內絕大多數重要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和野生維管束植物種類,有效地保護了9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82%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以及31%的紅樹林濕地,在廣西的自然保護和生態建設中具有重要和關鍵的地位。

  目前,廣西已形成了縱向分級管理,橫向綜合管理與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多年來,廣西嚴格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強化涉及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建設活動監管,加強自然保護區執法檢查。2012年~2017年間,廣西多部門聯合多次開展全區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查處了自然保護區內的破壞環境違法案件,規范了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秩序,強化了對自然保護區統一的管理,促進了自然保護區的執法檢查工作制度化。

  監測與執法手段愈加先進

  對區域大氣復合污染成因與霾污染天氣特征機理的分析,從過去因缺少高新科技裝備而“一籌莫展”,到如今能“更有底氣”地精准分析和預報預警。

  對復雜環境的監測,從過去單純靠人工進場作業,到如今可運用先進的無人機、無人船監測系統“赴湯蹈火”。

  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從過去的方法單一落后和“壁壘”重重,到如今建成走在全國前列的環境監管與預警信息系統等大平台,實現廣西“環保一張圖”。

  近年來,廣西環保高新設備不斷更新,信息化建設實現跨越式提速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

  位於南寧市佛子嶺路的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綜合大樓5樓一隅,一個被環保界人士稱為“超級站”的大氣復合污染自動監測站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超級站”的外表並不起眼,可機房裡的設備和監測手段,已走在全國前列甚至在國內獨一無二,獲得生態環境部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

  循著工作人員的解說,筆者見到了高能偏振氣溶膠激光雷達、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及能譜分析儀等10余種價值1000多萬元的高新設備。

  “1995年時,因為設備跟不上,我們隻能做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這3項空氣污染指標的監測和數據分析,以前形成的預警預報也大多數是‘萬金油’,由於不夠精准,沒有側重點,心裡實在沒啥底氣。”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技術保障室主任蔣建宏感慨萬千。

  讓人欣喜的是,從2015年開始,監測站加大了高新設備更新力度,除具備空氣質量新標准的PM2.5等6項污染物監測能力外,還具有分析大氣顆粒物(氣溶膠)理化特性、灰霾天氣分析等功能,可定量評價廣西空氣質量狀況,評估區域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成效,為預警預報、環境管理和綜合決策提供“更有底氣”的技術支持。當前,廣西正在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其所依托的一系列精准數據分析、預警預報,正是出自這個“超級站”。

  “超級站”所展示出的環保“威力”,還只是其強大功能的“冰山一角”。

  據介紹,作為全國唯一獨立獲批原環境保護部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機構的省級環境監測站,這個站目前擁有600余台價值近1.1億元的精密儀器設備,具備水、氣、土壤等11大類344項監測能力。從2015年起,這個站還建立起生態遙感監測實驗室,通過遙感、地理信息系統、高光譜攝影、三維建模及虛擬現實技術,開展生態遙感監測應用與研究。

  這些年,廣西環境監測中心站依托一系列高新環保裝備和先進手段,主要開展廣西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自然保護區監測與監管等工作,參與了廣西典型生態功能區生態10年變化、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典型海陸自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生態承載力研究,科研及運用碩果累累。

  此外,為改變過去廣西環境管理上存在的不足,近年來,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在頂層設計上,堅持信息化統一建設思路,健全大數據建設信息平台,重點打造電子政務服務,進而形成了以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廣西環保雲”,為廣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發揮了巨大效能。

  據自治區環境信息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廣西環境監管與預警信息系統大平台涵蓋了綜合行政辦公、項目審批、自然生態綜合管理、核與輻射管理、環境在線監測等20多個子系統,並通過三維GIS子系統提供統一的地理空間展示平台,建成了廣西“環保一張圖”,將各種環境管理要素集中起來,統一空間數據管理平台,實行分布式信息的集中管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在生態環境執法方面,近年來,廣西率先在全國實現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三級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全面覆蓋,走在全國前列。通過這套系統,可直觀地看到各個區域執法人員的分布情況、軌跡頻率、現場執法密度,實時、立體地掌握全區范圍內的執法動態。依托數據庫資源,對系統高危企業進行預測分析,分類得出自治區紅牌污染源有3756家、黃牌污染源有7512家、綠牌污染源有9200家,並將高危排名前100名企業列入“雙隨機”抽查企業庫,增強了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威懾力。

  同時,廣西近年來還實現了污染事件應急指揮信息化,這套應急系統實現了與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自動監控系統、氣象等其他職能部門系統的數據共享和“一體聯動”功能。

  這一系列環保高科技和信息化建設碩果,為廣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發揮了巨大效能。(梁玉橋)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