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水源且看再生水

再生水將大規模應用,建議分級利用,優先滿足工業等高端用水

2018年12月11日08:33  來源:中國環境報
 

北京新航城將興建兩座再生水廠,處理規模共達8萬噸/日,2018年10月開工建設,2019年9月建成。我國再生水將大規模應用,成為繼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后的第四水源,再生水在高端工業用水、飲用水水源補給等方面有望發揮更大作用。

這是記者從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北控水務集團共同舉辦的“新生水及水資源高效利用國際研討會”上獲悉的。

我國再生水利用前景廣闊

利用的核心和關鍵是安全、穩定、高效,比長距離輸水和海水淡化等更具環境效益和經濟性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胡洪營認為,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水生態破壞和水空間萎縮是目前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事。污水再生利用是提升城市供水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緩解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戰略和必要途徑。

“我國再生水起步雖然較晚,但是城市再生水日生產能力和再生水利用量逐年提高。同時,‘一帶一路’國家多為水資源短缺國家,再生水利用可以助力‘一帶一路’合作,支撐水行業走出去。安全性、功能性、經濟性是再生水的特征。再生水利用的核心和關鍵是安全、穩定、高效。”胡洪營說。

北控水務高級副總裁楊光認為,新生水在解決新水源問題,減少排放和污染等方面,比長距離輸水和海水淡化等更具有環境效益和經濟性。

以江浙水鄉為例,水很多,但是好水少,屬於結構性缺水,難以滿足高端工業水需求。“在不同地區因地制宜,對水資源進行分級利用,讓天然水用於飲用,讓新生水成為第四種水源滿足高端工業用水或者回補水源地,將是很好的選擇。”

“再生水可以洗飛機、沖廁所、清洗樓宇外立面等,成本低於南水北調和海水淡化,是更高層次利用水的概念。”楊光說。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劉書明表示,希望本次會議能夠更好地促進國內外污水處理高品質回用研究和應用交流,推動包括新生水在內的高品質再生水的回用以及相關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新加坡新生水廠的啟示

緩解水荒,水質標准遠高於普通再生水

在我國,工業高端用水需求緊迫,未來新生水市場可期。而遠在新加坡的樟宜Ⅱ新生水廠曾獲得2016年度GWI全球水峰會最佳水務交易大獎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新加坡建國以來,第一個由外國公司投資建設運營的水務項目。

新生水廠由北控水務建設運營,處理規模22.8萬噸/日,不僅為2016年新加坡緩解水荒做出了貢獻,還憑借融資速度、創新的融資方式、優先降低的運行成本,成為新加坡首個由國外公司主導的PPP項目。

“新加坡是世界水高地、水樞紐,本土水務上市企業實力強,加之國家扶植本土企業,所以外國公司進入的難度較大。”有業內人士表示。

什麼是新生水?胡洪營表示,再生水是污水或廢水經過適當處理,達到要求的水質標准,在一定范圍內能夠再次被有益利用的水。這裡所說的污水是指在生產與生活活動中排放的水的總稱,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業污水,被污染的雨水等。再生水是我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標准中規定的規范術語。

“新生水並非嚴格的環境學上的說法,而是來源於新加坡的NEWater,有品牌商標的感覺。”

北控水務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周敏告訴記者,新生水是再生水的一種,但是其水質標准遠高於普通的再生水。“新生水如果按水質指標來講,不但大幅超過國內飲用水標准,也超過聯合國衛生組織和美國環保署等發達國家的飲用水標准。”

世界水高地有望在中國

面對水需求的短缺和不平衡,再生水將成為我國第四種水源

周敏表示,新加坡從國家角度推動新生水。“新加坡模式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一定不是完全照搬。新加坡模式對我們最大的啟示是政府對於水資源的高度認識和前瞻性規劃,配套出台了眾多政策,也包括促進新生水領域發展的機制。我國和其他缺水國家要從技術+模式+政策多個維度,共同推動新生水發展,才是解決之道。”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表示,新加坡的經驗告訴我們,在水資源利用上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關鍵是怎麼做。人不可避免地在社會裡會飲用回收利用的水,美國在旱季50%的自來水是來自處理過的水。實際上,新加坡的新生水也是非直接飲用的,經過處理后的新生水會混合到水庫裡,由水庫再到飲用水廠處理后再飲用。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海水淡化成本約為5元~6元/立方米,跨流域調水的成本更高,而新生水的應用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成本控制和定價。

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朱列平表示,新生水成本在0.5美元/噸左右,飲用水定價約為1美元/噸,這是國際普遍接受的水定價。

此外,朱列平提到,現在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利用為膜技術帶來了市場。“全國目前有200萬支膜在使用,無論是新建水廠還是淘汰舊膜,對於膜企業的市場也比較可觀。”

未來世界水高地有望在中國,有行業專家、水務企業負責人曾經做出這樣的預判。這不僅是指技術創新,還有產業間的相互融通,商業模式的不斷突破。更為重要的是,面對水需求的短缺和不平衡,再生水將成為第四種水源逐漸走進公眾視野。(記者張蕊)

(責編:初梓瑞、庄紅韜)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