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年時間,這裡的水草已經有兩米多高了。”在石臼湖濕地的湖面上,看著連片茂密的龍骨草,以及不時被驚起的各種水鳥,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石臼湖管委會主任陶健格外高興。而最讓他欣慰的是,曾經困擾石臼湖多年的圍網養魚,去年開始全面拆除,“往日的石臼湖又回來了。”
作為長江中下游地區少有的通江湖泊之一,石臼湖地處皖蘇交界,總面積207平方公裡,從地圖上看形狀呈長方形,因其“形似石臼”,才有了這個名稱。不僅如此,因其被安徽省的博望區、當涂縣以及江蘇的溧水區、高淳區四縣區環繞,湖面也被一分為四。如今,在長江大保護的格局下,石臼湖濕地將再現李白筆下“湖與元氣運,煙波浩難止”的詩意景象。
圍網養魚,讓湖面遍布竹竿漁網
今年年屆60的陶健,1984年退伍后就跟石臼湖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他的印象裡,石臼湖曾是水鳥的樂園,每年冬天都會聚集數萬隻越冬的候鳥,成為丹頂鶴、大雁等大型瀕危鳥類的重要棲息地。而本地的白鷺則是湖上的“常住居民”,數量常年保持在上千隻。
據陶健介紹,上世紀80年代,石臼湖仍然具有較好的濕地生態系統功能。而隨著水產養殖的發展,湖泊被成百上千的竹排和圍網所覆蓋,導致水生植物種類大幅減少,水鳥種類和數量隨之下降。
在石臼湖面的巡邏艇上,博望區農委主任戴海波打開一幅石臼湖的地圖,隻見湖面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色和黃色的小網格。“這些是周邊漁民圍網養魚后,在湖面上形成的‘疆域圖’。”戴海波說,湖面被人為阻隔后,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候鳥也幾近絕跡。“因為大型鳥類無法飛起來,自然也就不再停留了。”
從2017年開始的石臼湖整治工程,首先從拆除圍網養魚開始。博望鎮26名黨政干部以及26名沿湖村干部包保到戶,分7個工作片區組織實施石臼湖圍網拆除工作。“我們向漁民承諾,如果國家將來實施了更高的補償標准,則按照新標准來實施。”戴海波說。如今,絕大部分漁民同意上岸,而剩余的幾戶也將在今年10月前簽訂合同。
實施“漁民上岸”,禁絕湖面生產
根據拆圍規定,按照圍網長度給予養殖戶適當補償。但補償標准怎麼拿,當時心裡還沒底。為此,當涂縣黨員圍網戶韋向陽一家很具有示范意義。經過做工作,韋向陽和鎮、村干部最終達成每米20元的設施補償協議,並最終上升為全市的補償標准。
戴海波說,博望區共有漁民400余戶,其中僅石臼湖沿岸就有183戶。“漁民從小到大在湖裡捕魚為生,觀念根深蒂固,拆除起來難度不小。”
為此,博望區投入1.5億元,制定圍網拆除作戰圖,對簽約戶、拆除戶、驗收戶實時更新,及時發布。在城區為漁民建設安置房,每戶漁民優惠10萬元。而對於漁民原有的漁船、住家船等,則根據大小評估其價值后予以回收、拆除。
當涂縣湖陽鎮面對全鎮7萬多畝的拆圍任務,確立了村域分段、四線推進、先易后難、次序拆除的原則,確定了自拆、強拆兩步走的方案,並嚴格實行先黨員后群眾、先干部后群眾的順序,黨員干部帶頭簽訂拆除協議。
“圍網拆掉以后,也就是有點個人損失。但是總體來講,如果要還原來這個石臼湖生態的話,我們拆了也值得”。石臼湖自然保護區鎮庵村村民韋向陽,去年底對自家原來圍的300余畝塘口實施了自行拆除。
漁民們普遍文化程度低,上岸后如何維持生計?漁戶靠捕魚每年收入都在七八萬元上下,如何確保收入不降低?博望區通過開展就業培訓、提供公益性崗位等措施進行妥善安置,並在各項社保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讓漁民上岸沒有后顧之憂。
生態對標,助推區域一體化
從馬鞍山市博望區出發,不到30分鐘的車程即可抵達南京市。與石臼湖相對的,即是橫山。一山一湖,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得博望區提出“等高對接,積極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東向發展目標。“等高對接,首先是生態高標准對接。”博望區區委書記郝軼琦說,博望區為此曾多次拒絕了風能發電、光伏發電等項目的進駐。去年底,南京市一家公司投入10.5億元的生態旅游項目落戶臨近的湖陽鎮,項目第一期就是1800畝蘆葦濕地生態保護及旅游。
去年10月,安徽省林業廳批復了《安徽當涂石臼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按照《規劃》,除對石臼湖自然保護區的圍網養殖進行拆除外,還將在枯水期輔以必要的人工恢復,如在常年積水的水面周圍種植挺水、浮葉混合植物群,並在裸地形成生態隔離帶。在石臼湖岸邊,記者看到當地正在整修堤壩,在防洪的同時也為鳥類覓食構筑了安全區。
陶健介紹,新的石臼湖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堅持以保護濕地生態環境和水禽資源為重點,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活動對濕地鳥類的干擾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下一步可能還將落實禁漁期政策,實現石臼湖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石臼湖沿岸皖蘇兩省三區一縣在漁政管理上開展聯合執法,現在已拓展到環保和生態領域,並建立輪值牽頭執法機制。“通過開展聯合水質監測,石臼湖裡的水已不低於三類水質。”戴海波說。此外,為了從根源上杜絕生態問題,博望區還對湖岸周邊區域及通湖河流進行截污治理、綠化美化。
石臼湖,在經歷了圍湖造田、圍網養魚的歷史嬗變后,得益於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正逐步恢復往日的湖光山色……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12月28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