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保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自然解決方案

2019年02月02日08:2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濕地保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自然解決方案

2018年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的科研人員在洞庭湖濕地取樣。新華社發

【生態建言】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這個1996年由《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確立的全球性紀念日,旨在幫助世界各國公眾加強對濕地多種生態系統服務的認識,了解濕地對於人類和地球的重要價值,並呼吁採取實際行動保護這一被譽為“地球之腎”的生命搖籃。

2019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應對氣候變化”,旨在提醒公眾: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並非無能為力。事實上,濕地保護能夠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重大問題的自然解決方案。

  濕地是重要的“儲碳庫”

在人們的印象中,沼澤是一種熟悉的濕地類型。其實,有定義指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咸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都可以稱為濕地。

《濕地公約》是通過全球各國政府間的協同合作,以保護濕地及生物多樣性,特別是水禽和它賴以生存的棲息地為目的簽署的政府間公約,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70個締約方,指定了23377塊國際重要濕地。中國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后,近50%的天然濕地納入了保護體系。統計顯示,我國目前已指定國際重要濕地57處,其中內地56處,香港1處﹔內地56處濕地面積共計320.18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面積300.10萬公頃,有濕地植物約2114種、濕地鳥類約240種,濕地植被覆蓋面積達173.94萬公頃。

氣溫升高,海平面抬升,極端氣候與自然災害顯著增加,生物多樣性喪失……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不斷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科學家們發現,濕地生態系統所具備的獨特生態功能與全球氣候變化密切相關:一方面,全球氣候變化對濕地的物質能量循環、濕地生產力、濕地動植物等產生重大影響﹔另一方面,濕地是已知的各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源”與“匯”。植物死亡后一部分被封存在土壤中,另一部分則成為溫室氣體源的物質基礎,轉化成二氧化碳、甲烷等回到大氣中。濕地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為有機質。因此,濕地的消長會影響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的變化,進而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態勢與速度。

研究顯示,盡管濕地面積僅佔全球陸地面積的5%∼8%,但卻儲存有約525Gt的碳,約佔全球陸地碳庫的35%。其中,佔全球地表面積僅3%的泥炭地,其碳庫是全球森林生態系統碳庫的2倍。泥炭地大多在寒冷的地區發育形成,如西西伯利亞、西北歐、北美五大湖以北到加拿大哈德遜灣、青藏高原等地,低溫導致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速度緩慢而被積累下來,是良好的“儲碳庫”。紅樹林則是另一種具有高碳儲能力的濕地,其碳儲量約4Gt,70%分布在赤道南北緯10°的海岸線上。紅樹林突出的碳儲能力並非體現在絕對儲存量上,而在於它的固碳速率是熱帶森林的50倍。

濕地具有防災與服務多重功能

除了能夠固碳,作為介於海洋與陸地生態系統之間的一種生態系統,濕地像海綿一樣具有吸納洪水、提供水源的功能,能顯著提高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消極影響的能力,如抵御風暴潮、洪災、旱災和保護海岸帶等。

海岸帶濕地,尤其是紅樹林,在為人類提供食物和生計的同時,也是保護濱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生命線。2004年印度洋海嘯發生后,人們驚奇地發現凡是紅樹林保護較好的海岸帶地區,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都非常小,這讓全世界對紅樹林的作用有了極為深刻的認識。20世紀90年代,我國長江中游濕地曾遭遇大規模圍墾,嚴重削弱了該流域濕地調蓄洪水的功能,成為1998年洪災造成重大生命財產損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再次証明了濕地的重要功能。近20年來,我國在長江流域實施的“退田還湖”等政策有效提升了長江中游的防災抗旱能力。

濕地還具有重要的供給服務功能。自古以來,人們依水而居,逐漸發展成了不同規模、不同風格的城市。城市形成的初期,皆依賴濕地的區位和資源環境優勢。濕地為人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貿易條件﹔同時,濕地生態系統物種豐富,肥力和養分充足,具有較高的生物生產力,能夠持續提供人類所需的各種動植物產品、飲用水及工業用水。因此,濕地周邊既是人類擇居的理想場所,又具備城市發展的客觀條件,客觀上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對濕地美景的欣賞曾產生了歷史上重要的詩歌、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神話傳說和其他藝術作品,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並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習俗。“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是智者的象征,催生了許多重要的哲思精神,例如以屈原為代表的愛國精神和高潔品格,以范仲淹為代表的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這些都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歷代文人的精神氣質和品格追求。

濕地生態屏障亟待保護

盡管濕地如此重要,但在近幾十年的人類社會發展中,濕地卻成為受破壞最嚴重的生態系統。據《濕地公約》組織估算,自1970年以來,全球濕地減少了35%,以濕地為棲息地的動植物種群顯著下降,其中1/4處於瀕危狀態。目前存在的濕地也面臨著排水、污染、外來物種入侵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變得越來越脆弱。

濕地雖能固碳,但若遭受破壞也會變成溫室氣體的“源”。自然狀態下,濕地中“匯”的效應大於“源”,表現為碳積累,但濕地的水分、植被、溫度等因素的變化可能引發濕地碳儲能力的質變。有研究表明,近現代以來,隨著人類對濕地的開發利用,部分濕地發生了“源”“匯”轉換,表現為碳物質釋放大幅增加。

濕地排水是增加碳排放的主因之一。全球范圍內的沼澤濕地排水引起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排水之后還會大幅增加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其中泥炭地失火屬於暗火,難以扑滅,損失的是上萬年間積累下的碳物質,短期內不能恢復,是全球碳庫的巨大損失。過度放牧是人類活動導致濕地碳儲能力降低的另一個原因。研究顯示,放牧3個月以后,濕地區域溫室氣體排放的增溫潛力較非牧區增加5.6∼11.3倍。此外,水質的破壞也能引起濕地碳儲能力的退化。

隨著以上濕地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濕地在碳循環中的作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濕地公約》組織通過濕地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大會決議案,號召各國加強濕地與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制訂相應的國家對策,有效保護濕地,積極恢復濕地生態系統。近年來,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濕地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把增加濕地碳匯、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面對可能動搖人類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根基的全球氣候變化,保護濕地將為此提供自然解決方案,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構筑堅實的生態屏障。(雷光春)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