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發布《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關於禁止銷售和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決定實行煙花爆竹禁放政策。這是全國禁燃大軍裡最新增加的一個城市。之前,連空氣質量一向優良的山東威海也加入了禁燃行列。
近年來,為防治大氣污染、減少安全事故隱患,各地逐步加大對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的管控,推出了不同的禁放、限放措施,取得了明顯效果。據中國煙花爆竹協會統計,目前,我國已有900多個城市實施禁放、限放措施,且數量還在增加。最新消息顯示,北京市去年將五環內全部區域變為煙花禁放區后,今年又推出新舉措,規定從1月30日起,購買春節煙花爆竹實施實名制。
“聽說要刷身份証才能購買,而且出了問題還要追溯個人責任,心裡挺不踏實的,不買也罷!” 曾經的“追炮族”、北京海澱區居民張捷說,過去還可以到河北燕郊一帶買些帶響的天雷、二踢腳,從去年開始也不容易買得到了,而且隻能到遠郊的集中燃放處燃放。
“沒了硝煙、閃光和炸響,咱們呼吸順暢、睡得踏實,文明過春節不是挺好的嗎?”朝陽區居民、退休大媽李芳認為,舊習俗與時俱進,適應現代文明發展要求,是大多數人的訴求。再說了,也沒把路都堵死,“好這一口兒”的還可以到指定地點燃放嘛!
禁放、限放煙花爆竹,獲得的安全效果非常明顯。“去年春節期間,因燃放致傷到醫院急診的病人幾乎沒了,燃放導致的火災火警也沒了,我們的節日安全工作壓力也小了很多。”北京市東城區一位街道辦事處負責人表示,過去為了保障春節燃放安全,政府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如今實施禁放和限放措施,確實減輕了社會負擔,人們能過一個更加安全祥和的春節了。
據了解,今年北京的煙花爆竹零售點從去年的80多個減少到30多個,但保証每區至少設置一個。除在五環路以內(含五環路)不設置零售點外,城市副中心也首次被列入不設置區域。銷售時間也有限制,為1月30日至2月9日(農歷臘月廿五至正月初五)。
春節不放或少放煙花爆竹,減少的只是感官刺激。追求闔家歡聚、平安快樂、環境清新,這才是根本。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04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