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平原空氣污染治理面臨“卡脖子”難題

將借鑒京津冀治污經驗,重點解決秋冬季突出問題

2019年02月19日08:3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汾渭平原空氣污染治理面臨“卡脖子”難題

  2019年第一天,包括西安市在內的汾渭平原經歷了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6個城市持續5天以上重度污染。

  汾渭平原去年就被列入全國環境污染重點防控區域,涉及的陝西、山西、河南三省開展聯防聯控。去年10月至12月,汾渭平原區域PM2.5平均濃度下降7.2%。但汾渭平原污染空氣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面臨重化工、劣質煤、河谷帶等“卡脖子”問題,減排是治理的重中之重。晉、陝、豫三省政府工作人員表示:汾渭平原空氣污染治理難以一蹴而就,還需下大力氣啃下產業結構調整、污染物減排的“硬骨頭”。

  積極應對

  多地PM2.5平均濃度下降

  新年以來,汾渭平原已連續兩次遭遇重污染天氣,其中西安、咸陽、渭南和臨汾市重度污染持續7天,汾渭平原7個城市發布空氣污染紅色預警。

  2018年7月,在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汾渭平原被納入環境污染三大重點防控區域之一﹔2018年9月,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以下簡稱“協作小組”)成立,晉、陝、豫三省11個市(區)成為聯防聯控區域。

  通過協調協作,各地對汾渭平原空氣污染治理採取了多項積極應對措施。其一,持續打擊“黑加油站點”。協作小組辦公室區域協調處負責人郭輝說,2018年年底前,三省制定行動方案,深入開展打擊“黑加油站點”專項行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研究建立長效監管和聯合整治機制。

  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旬,河南省查處“黑加油站點”2412家、流動售油車1346輛,扣押不合格油品4408噸。山西省共取締黑加油站點372個,查處黑加油車124輛,查沒非法油品298噸。

  其二,治理“散亂污”企業,科學實施實施錯峰生產。陝西省政府副秘書長王曉馳說,陝西省以“散亂污”綜合整治為契機,積極優化產業結構。累計摸排“散亂污”企業27705戶,目前已整治19449戶。

  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馮先志說,河南省制定《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指導意見》,實施差異化錯峰生產,明確管控條件,引導企業主動實施綠色化改造,減少污染物排放。截至2018年12月,河南省實施錯峰生產企業4076家。

  其三,推進清潔取暖。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高建軍說,截至2018年12月,山西省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18056家,完成清潔取暖改造86.45萬戶,淘汰燃煤鍋爐4766台。鋼鐵、化工、水泥等重點行業排放限值改造率達93%,焦化企業排放限值改造率達50%。

  其四,開展“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駐點跟蹤研究專家組聚焦解決各市大氣污染治理實際需求,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為各地區加強大氣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各地認真配合專家組開展工作,積極採納專家組的合理化建議,提高科學治霾水平。

  郭輝說,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成立以來,三省及所轄11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大決策部署,狠抓落實,協同治污,聯防聯控,扎實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2018年11月13日汾渭平原協作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聯動機制方案》,進一步凝聚汾渭平原各城市、各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治理大氣污染的合力,建立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聯動機制,保障汾渭平原秋冬季重點時段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汾渭平原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聯動方案(試行)(征求意見稿)》,已在廣泛征求意見。

  郭輝說,去年10月至12月,汾渭平原區域PM2.5平均濃度下降7.2%,在三大重點區域中改善幅度最大。

  空氣質量欠佳

  減排成空氣污染治理重點

  盡管採取多項措施,但汾渭平原有些環境問題依舊突出。2018年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汾渭平原5個城市連續5個月處於后20位。

  生態環境部印發的《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中,確定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4%左右。但監測顯示,汾渭平原區域內5市,2018年10-11月重污染天氣數總計出現20天,同比增加了8天。去年10月,咸陽和三門峽PM2.5濃度不降反升,同比分別上升18.9%、8.5%。空氣污染治理形勢嚴峻。

  郭輝說:“與其他地區相比,汾渭平原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問題更為突出,污染治理難度較大。這一區域人口密度大,產業聚集,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再加上地形條件,非常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

  郭輝說,產業結構方面,產業布局密集且裝備水平低,汾渭平原作為我國焦炭原煤的主產區,每天大約生產76萬噸原煤,17.5萬噸焦炭,氧化鋁、焦化、鋼鐵等產能,分別佔到全國的31%、18%和4%。

  從能源結構方面看,汾渭平原的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比重相對偏高,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斷擴大。陝西、山西是產煤大省同時也是煤炭消費大省,汾渭平原煤炭消費更集中,煤炭在能源消費中佔比近90%,遠高於全國60%的平均水平。煤炭利用效率較低,散煤戶均消費相對較高。更為嚴重的是,一些灰分大、硫分高、產生污染物量大的劣質散煤還在流通使用,尚未杜絕。

  從交通運輸結構方面看,短期內以公路運輸為主的運輸結構還無法徹底扭轉,“公轉鐵”基礎薄弱,機動車污染治理和監管還不成熟,多個城市油品抽檢合格率偏低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這些結構性問題與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質量緊密相關,很難一蹴而就解決,是今后汾渭平原大氣污染治理必須要啃的“硬骨頭”。

  從地形氣象條件方面看,汾渭平原特殊地形和氣象條件,使污染物不易擴散。受山脈阻擋和背風坡氣流下沉作用影響,汾渭平原地區易形成反氣旋式的氣流停滯區,在污染階段地面匯聚形勢明顯,污染物匯聚后不易擴散。汾渭平原屬於河谷地帶,平原內城市之間污染物排放相互影響也較明顯。

  以陝西關中為例,關中盆地位於汾渭斷陷盆地的西段,是喜馬拉雅山運動形成的一個新生代斷陷盆地。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全年靜風率35%,冬季達45%﹔據陝西省氣象局資料,關中地區風速有明顯減弱趨勢,平均每10年減弱0.09米/秒。風速較小,不利於污染物擴散,受地形阻隔難以擴散,導致污染物易堆積,助推了霧霾天氣的形成。

  協作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指出,目前,汾渭平原14個市(區)已經統一了預警分級標准和修訂了應急預案,但因應急方面協調機制還不健全,尤其是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協調方面的工作還存在短板,對各地開展預期信息公布工作的指導作用不夠及時有力,導致預警啟動不及時,無法有效組織開展區域應急聯動。

  此外,有些地區還存在應急減排措施不實、清單編制滯后等問題。雖然各地預案基本實現涉氣企業全覆蓋,但是減排措施清單缺乏針對性管理,部分工業企業應急減排措施未落實到生產環節、工序和工藝,不少措施可操作性差,達不到減排比例要求,削峰作用不明顯,應急減排效果有限。

  散煤燃燒加劇區域污染,但一些地區在能源結構轉化上卻遭遇“卡脖子”難題。 “當前影響呂梁、晉中、運城、臨汾市空氣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散煤燃燒問題突出。特別是採暖期散煤用量大幅增加,嚴重影響空氣質量。但現有氣源、熱源又不足以支撐清潔取暖改造。”高建軍說。

  在監測方面,部分城市大氣監測觀測基礎能力建設不足,缺少顆粒物組分數據、立體監測數據等,無法有效支撐跟蹤研究工作。

  新機制、新措施

  建設“治理閉環”

  記者從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第二次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下一步汾渭平原空氣污染治理將著重探索新機制和新措施,破解目前存在的難點。

  首先,汾渭平原將逐步建立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測和會商體系。一方面,建立汾渭平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數據共享的工作機制,實現14市(區)污染源排放清單及分布情況、預報產品、基礎氣象資料和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每天標況數據的共享,更好地分析汾渭平原整體空氣質量狀況,提高汾渭平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精確度﹔另一方面,建立汾渭平原空氣質量預報預測中心和預報預警聯防聯控會商工作機制。

  同時,將建立快速、統一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完善快速應急聯動響應機制,確保啟動區域應急聯動時,汾渭平原各相關城市迅速響應、有效應對。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污染過程分析和應急響應工作評估。

  還將統一工作標准,探索在區域內推行統一的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揚塵控制技術標准以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排放控制標准,實現治理力度的統一和治理要求的一致,防止污染物在區域內的轉移。

  另外,還將探索建立汾渭平原聯合交叉檢查執法機制。參照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聯合執法機制,探索建立汾渭平原三省聯合交叉執法檢查工作制度。從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入手,組織三省14市(區)在同一時間聯合交叉執法,整合執法優勢力量,提高執法效率和覆蓋面積,有效破解區域結合部的監管盲區、死角問題,解決跨區域、流動性的涉氣違法難題。

  另一方面,汾渭平原還將進一步加強“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在加大“散亂污”排查力度的同時,對排查出的企業要進行分類處置,疏堵結合。對短期內升級改造能夠達標排放的,要加快進行升級改造﹔對改造后仍無法達標排放的,要進行取締關閉,一律實行“兩斷三清”,杜絕整治工作“一刀切”。同時,要嚴厲打擊、聯合打擊在汾渭平原區域流竄、死灰復燃的“散亂污”企業及集群。

  對問題較為突出的散煤燃燒,將進一步加強治理,加快散煤清潔化替代進程,從源頭上減少秋冬季散煤消費數量。依法嚴厲打擊銷售、使用劣質煤行為。通過推進劣質散煤輸入整治,加強劣質散煤市場管控,嚴厲打擊違法銷售劣質散煤行為,實現禁燃區內無劣質散煤銷售、使用。加強燃煤使用單位散煤質量管控,煤質抽檢覆蓋率達到100%。落實清潔煤儲備方案,做好緊急情況下清潔煤採暖底線保障。對查扣、沒收的劣質散煤建立健全管理台賬,依法規范處理,嚴防造成“二次污染”。

  辦公室負責人指出,汾渭平原在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應借鑒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好的經驗和做法,重點解決秋冬季時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當地部分干部說,改善能源結構,還需要增加對汾渭平原的氣源分配指標,需進一步協調上游供氣企業,減少競拍氣量,增加民生用氣供給。同時,加大對產業布局調整支持力度,從資金、政策等方面,支持當地加快推動一批重污染企業實施徹底關停、轉型發展、就地改造或域外搬遷,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基層工作人員表示,三省聯動機制還缺少制度與行政保障,協調難度較大,需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目前從考核方式來看,主要考核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未統籌考慮轄區內縣(市、區)空氣質量,不能完全反映區域整體情況。也造成了各地在實施污染治理上隻抓市區環境的弊端,不利於聯防聯控重點區域整體質量的改善。因此可考慮適當修改當前考核辦法,對各市的考核應將各縣(市、區)的空氣質量指標一並納入考核體系通盤考慮。(姜辰蓉)

(責編:朱傳戈、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