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元宵節恰逢“超級月亮”光臨,我國北方不少地區的人們都欣賞到了皎潔明月。然而,南方多地的人們由於陰雨天氣,隻能望天興嘆,徒呼奈何。
最令人苦惱的是,這樣的陰雨天,已經持續多日。據中央氣象台統計,2018年12月以來,南方多地平均降水日數均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很多南方人感嘆:“太陽是去流浪了嗎?”
春節期間,記者回到南方家鄉,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真冷。陽光成為稀罕物,長時間的陰冷天,使得周圍不少人出現感冒發燒等症狀。
目前的氣象預報顯示,3月上旬前,這種罕見的陰雨天氣仍將持續。持續不斷的陰雨天到底是怎麼回事?對生產生活有哪些影響?我們該怎麼應對?藍藍天工作室採訪了氣象、農業等領域的專家。
南方一些地區為什麼出現罕見“連陰雨”?
這種連續不斷的陰雨天氣(中間可以有短暫日照),在氣象上有個專屬名詞叫“連陰雨”。氣候監測顯示,自2018年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偏高,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有利於冬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偏西且穩定維持,加上南支槽階段性活躍,引導了大量低緯度的水汽向我國南方地區輸送﹔同時,入冬以來冷空氣活動多,且勢力較強,冷暖空氣頻繁在南方地區交匯,導致南方地區入冬以來始終持續處於陰雨寡照之中。
南方持續陰雨天氣成因示意圖(來源:中國氣象局)
中央氣象台高級工程師馬杰詳細解釋道,我國南方地區雨水充沛,是魚米之鄉,而北半球同緯度地區大多都是沙漠或荒漠,這主要是由於青藏高原將西風帶系統分成兩部分。其中高原以南稱為南支系統,它的波動有利於印度洋水汽向我國南方地區輸送,而高原北部的北支系統則不斷引導冷空氣影響我國。兩者在南方地區交匯,就形成了降水。今年這種“合拍”的情況,發生頻率偏高,所以造成南方陰雨日數較多。
這種情況算極端天氣嗎?“造成連續陰雨的主要因素是氣象條件,每年都會有,隻不過今年更加明顯而已。對陰雨日數的統計表明,貴州東部、江西、湖南等地已經創了歷史極值。因此,這可以說是極端天氣現象。”馬杰表示。
南方持續性陰雨寡照天氣有3個特點
氣象專家介紹,近期南方持續性陰雨寡照天氣具有以下3個特點:
陰雨持續時間長。據中央氣象台統計,2018年12月以來,江淮南部、江南及貴州大部、廣西北部、福建北部等地降水日數普遍有40—55天,較常年和上年同期偏多10—15天﹔貴州、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等7省平均降水日數,均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日照時數顯著偏少。江淮南部、江漢、江南等地日照時數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單日日照時數≦3小時的天數普遍達55—70天﹔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日照時數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廣西為第二少。其中,除江蘇、福建單日平均日照時數分別為2.5小時和2.6小時外,上述其余省份都不足2小時,湖南不足1小時。
伴隨階段性低溫。南方地區陰雨寡照期間伴隨有階段性低溫,尤其是2月7日以來,江淮、江漢、江南大部及貴州中東部、廣西北部氣溫偏低2—6℃,加重了陰雨寡照的不利影響。
預計這種天氣會一直維持到3月上旬末
“老這麼下雨,家裡都發霉了,快沒有干燥的襪子可以穿了!”南方不少地區的人們急切盼望太陽“回家”。但目前的預報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太陽還會繼續“流浪”一段時間。
中央氣象台預計,2月下旬,江淮、江南、華南及西南地區東部仍將多陰雨天氣,大部地區降水日數有6—9天,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3倍,江南、華南的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有50—100毫米,局地還將超過120毫米﹔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3℃。主要降水時段在23日至24日、26日至27日,其中23日至24日,江南南部、華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而26日至27日,強降雨區有所北抬,主要位於江南中北部。
中央氣象台預計,3月上旬,南方地區仍多陰雨天氣,大部地區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這種天氣會一直維持到3月上旬末。
農業生產等方面怎麼應對持續陰雨天氣?
持續陰雨寡照和階段性低溫天氣,對南方地區公眾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
農業專家表示,整體上,連續陰雨天氣和低溫對受災地區的油菜、蔬菜等有一些不利影響。不過,目前看來供應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對油菜的影響。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副所長張學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南方一些地區這次連續陰雨、低溫為多年來所僅見。陰雨連綿加上低溫,影響光合作用,油料作物成長積累不足。因為油菜是越冬作物、耐寒,目前只是受災后生長緩慢。如果后期氣候正常,可能不會造成減產。如果現在溫度偏高,3、4月份出現陰雨、倒春寒,容易形成倒伏,對油菜生產威脅大。
——對蔬菜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研判認為,陰雨、低溫對蔬菜的直接影響是成長緩慢。不過,對蔬菜的極端影響,一般發生在零下5攝氏度以下。現在溫度並沒有那樣低。目前,南方的大棚蔬菜在御寒方面有保障,野外蔬菜都是越冬蔬菜,有一定的耐寒性。所以,整體上,蔬菜供應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最近中國農科院在湖南、湖北農情考察的情況,印証了以上判斷。
農業專家認為,從氣象條件看,受厄爾尼諾影響,今年氣象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發生幾率增大,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倒春寒”、冬春連旱,農業災害風險大,需要提前准備,未雨綢繆。
專家建議,目前要及時清溝排漬,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注意除濕保溫,有條件的地方可採取加熱或補光增溫措施。
湖北省宜昌市遭遇階段性低溫陰雨寡照天氣,茶葉、露地蔬菜出現低溫冷、凍害現象。(來源:中國氣象新聞網)
對受到持續陰雨寡照和階段性低溫天氣困擾的南方公眾,馬杰叮囑大家:
出行需防范道路濕滑等對交通的不利影響﹔
山區的公眾需注意防范持續降雨和局地強降雨可能誘發的地質災害﹔
陰雨天氣多,易造成體感溫度偏低,公眾應注意防寒保暖﹔
濕度大、氣壓低,部分人會因為戶外活動減少,出現憋悶、心煩、情緒低落的情況,請注意調節情緒﹔
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霉菌,還需注意飲食和衛生。
最后,提醒您: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太陽當然沒有去“流浪”,它和我們隻隔著一個雲層,很快就將普照大地!(高雲才 趙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