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山脈、原始森林、成群的食草動物……每到鹿或牛遷徙、繁殖的季節,古人便追隨鹿群、牛群進行捕獵。捕到獵物后,他們用打制的石片對獵物進行分割,之后進行烤制。享用完食物,將動物骨骼扔進洞內深處,便躺在洞口檐下或向陽空地上休憩……這是考古學家“還原”的三四萬年前古人類的生活場景。
他們做如上“還原”的依據,是在河南省欒川縣龍泉洞舊石器遺址發現的2.3萬余件出土文物,尤其是其中的1處灰燼和4處火塘。而欒川龍泉洞舊石器遺址也因此名列“201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洞穴中驚現“品”字形火塘
龍泉洞為檐廈式結構,坐西朝東,光線很好,清晨溫暖,午后涼爽,離水源很近,既能捕獲獵物,又可防猛獸傷害,非常符合古人類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自2014年1月開始,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欒川縣文管所對龍泉洞遺址進行了持續性地發掘。
河南欒川舊石器遺址群項目主要發掘負責人、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館員顧雪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搬開龍泉洞洞口南側的兩塊大石頭后,他們首先發現了大量的燒石、燒骨,還發現有一層灰燼,在灰燼周圍有大量石英碎屑。根據這些遺物及跡象,他們推斷這裡應當是古人類在洞穴內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大概在2015年下半年,他們發掘到離洞頂上部測量控制點約4米深度的時候發現有用石頭塊圍成的圓形遺跡現象,初步判斷這可能是古人類的用火遺跡,后來這樣的遺跡又接連發現了3處。
科技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4處火塘都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最小的直徑約40厘米,大的有六七十厘米不等。其中3個火塘間距1米左右,呈“品”字形,另外1個在下方,相距高度約20厘米。顧雪軍說,“品”字形排列的火塘,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是沒有的。更為奇特的是,每個火塘周圍都用石塊圍著。
2017年,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的10余位考古界頂尖專家,應邀到現場進行了查看和研判,認為與北京周口店、鄭州李家溝遺址相比,龍泉洞遺址雖然並不是用火最早的——雲南江川棠箐舊石器遺址用火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00萬年以前,但是那些遺址的用火痕跡隻能看到一攤灰燼,而像龍泉洞遺址這般結構清晰的火塘,在同時期考古發掘中十分罕見。為復原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面貌提供了充分依據。
已會用灰燼保存火種
顧雪軍說,他們曾進行過實驗,在採用“品”字形搭出的火塘裡,明火熄滅一段時間后,仍能被重新引燃,並且可以用石塊控制火焰燃燒的程度和范圍。“這說明距今約3萬至4萬年前的古人類已經掌握了用火技巧,具備了生火、用火的能力。”
資料表明,早在四五十萬年前,猿人已經開始用火御寒、取暖、弄熟食物了。他們最初是通過採集天然火種和“鑽木取火”來獲得火種,但這兩種途徑都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后來開始嘗試保存火種。挖一個洞,並不斷放進樹枝等可燃物。但是,這樣總需有人看護,也需不斷尋覓可以燃燒的東西。
而龍泉洞古人類用火的技巧表明,他們已經學會了把沒有燒盡的火炭用灰燼掩埋起來,使火炭在低氧狀態下緩慢燃燒。需要用火的時候,再把火炭扒出來使用。這已經類似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階段用“灶坑法”取火用火了。
著名考古學家劉慶柱說:“用火是從古人類過渡到現代人類的關鍵。有火就有熟食。有了熟食,大腦的腦容量才可能增加。增加腦容量,古人類才能進化成現代人。”
“3萬至4萬年前是現代人形成的關鍵時期,現代人類就是在這一時間段出現的。欒川又位於中國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線上。龍泉洞考古發掘對區域性早期人類演化、中華文明起源脈絡、古環境變遷等課題研究意義重大。”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說。(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