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音符

2019年03月31日10:4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春天的音符

  小鳥天堂——深圳紅樹林(油畫)裴建華、裴悅舟

  嚴冬轉瞬即逝,春天已翩翩然來到人間。自古以來,畫家喜愛春天、贊美春天、描繪春天,春天的寓意豐富而深刻,春天的景色處處皆可入畫。漫步在藝術的百花園,作品爭奇斗艷、姹紫嫣紅,令人目不暇接,隨意採摘幾朵細細品味,已不知不覺陶醉其中。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生態環境狀況明顯改善,這些可喜的變化不僅讓我們的生活環境煥然一新,更為畫家們以“春”為題材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取之不竭的素材。目前正在組織開展的文化和旅游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等活動,以及近日舉辦的“美在河山——中國美術館藏風景題材作品展”“打開的窗口是美麗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美術作品展”等眾多展覽中涌現出許多佳作,如清風扑面,讓人耳目一新。畫家們或是直抒胸臆,描繪春日勝景,或是從平凡的生活場景入手,反映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

  裴建華、裴悅舟創作的《小鳥天堂——深圳紅樹林》以概括的筆觸塑造出郁郁蔥蔥的紅樹林,點綴其間的成群飛鳥將觀者的視線引向遠方,海天相接處高樓鱗次櫛比,人造之美與自然之美盡收眼底。畫家特意使用高純度的藍色和綠色刻畫遠景細節及海面波光,於明暗、冷暖對比間營造出春光明媚的視覺效果。

  紀連彬的《黑土地之春》是一幅具有強烈的現代主義裝飾性的作品。色彩斑斕的色塊鋪陳出氣勢宏大的畫面,紅色和綠色形成的鮮明補色關系在黑色的背景上顯得格外強烈,若隱若現的人物形象和升騰的朵朵祥雲已經被畫家轉譯成抽象的色彩和符號,共同構建起五彩斑斕的生態圖景。與其說畫家想表現的是黑土地上的人物形象,不如說他真正想表達的是一種精神,是孕育在春天肥沃土地中的頑強生命力,也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乃至全人類的生存狀態和生活理想。

  位於我國青海省的三江源有著“地球之腎”“中華水塔”之稱。共產黨員索南達杰為保護三江源生態而犧牲﹔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立,標志著我國創新了生態保護體制和持續、長效機制﹔三江源生態移民,形成了今日的長江源村等移民村。《三江源禮贊》的作者周宗凱,以上述三個筑牢三江源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標志性事件為藍本,創作出三聯畫草圖,生動描繪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成就。

  森林火災嚴重威脅著森林生態資源安全。在韓飛和夏卉怡共同創作的版畫草圖《綠水青山的守護者》中,畫面主體人物和左側扑滅森林大火的場景,以紀念碑的形式藝術地再現了森林衛士默默堅守在莽莽林海中,歷經血與火的考驗,赤誠守護祖國綠水青山的事跡。

  鄉土油畫家陳曉光長期執著於民族題材油畫創作,他在《古渡春濃》中呈現了山區少數民族的一派春光,連排的渡船將畫面分割成上下兩個部分,拖拉機、摩托車等現代交通工具暗示出邊遠山區人們富足、美滿的生活,遠處的村寨、校舍掩映在一片翠田青山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動人景象躍然紙上。

  周加華的《鄉村系列·春回大地》、蔡國棟的《三月春》、王克舉的《柳埠春早》等作品借景抒情,生動描繪了祖國的春日美景﹔周蓮榮的《生態·睦》、許苑林的《生態家園》、董婷竹的《綠樹新月》等作品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聚焦生態建設,謳歌祖國新貌﹔張重慶的《春潮》、劉春龍的《春風輕輕吹起》、李榮林的《早春》、楊季的《迎春花》等作品以寫實手法,朴實描繪出春天萬物復蘇、草長鶯飛的怡人景色﹔藍榮賢的《喜春》、蔡豪杰的《香江春水》等作品表現出港澳台畫家對春日的細膩感悟﹔朴承浩的《春雨》、崔俊的《春天的夢》、劉樺的《春日思想》、陳均的《初春》等作品則展現出年輕生命個體對生態環境變化的獨特體驗。

  春天的美在於百花怒放、欣欣向榮,在於溫晴明媚、平易近人,春天是一年中最具生命力的日子,春日美景更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直接體現。在觀覽眾多以“春”為主題的佳作后,我們能夠更加堅定地認為,祖國的發展必將突飛猛進,而更具創造力的美術作品也必然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

   (作者:馬強,系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副教授﹔曲丹兒,系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博士后)

(責編:賀迎春、董菁)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