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戴口罩出行。 武俊杰 攝
每年春季是楊柳飛絮時節,白色絮狀絨毛的楊柳絮,隨風漫天飛舞,給民眾生活帶來煩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官員14日表示,北京精准定位五環內28.4萬株楊柳雌株,有的放矢開展綜合治理,力爭到“十三五”末楊柳飛絮明顯改善。
近年來,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持續開展楊柳雌株資源清查。截至2018年底,全市五環內共有楊柳雌株28.4萬株。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巡視員王小平介紹說,目前,28.4萬株楊柳雌株有超過六成長勢良好,正值飛絮旺盛期,是京城春季漫天飛絮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除五環路以內,各區對轄區內五環外的楊柳樹雌株資源分布也進行調查,並開展識別標記工作,形成了完整的北京市楊柳樹雌株資源數據庫,為今后綜合治理楊柳飛絮提供數據支撐。
針對楊柳飛絮,北京因地施策,不同區域採取不同治理方案,醫院、幼兒園、學校、城市公園和大型社區等人流密集區域,是治理楊柳飛絮的重點區域。農村地區和近郊人口密度小,楊柳飛絮相對較小,根據影響程度,逐步進行治理。而山區和遠郊區,人口密度小,楊柳樹分布比較偏僻,則讓楊柳雌株自然生長。
14日,在首都機場高速路輔路的楊林大道現場,一架高壓噴霧車正對著楊樹樹冠噴出高壓水霧,水滴順枝條流下夾裹著飛絮落在綠化帶中。同時,園林工人正在修剪高大柳樹多余的枝條,通過控制花序數量,減少飛絮產生。
除了採取高壓水槍沖洗、疏枝等措施之外,北京還及時清理飄落到地上的楊柳絮,避免飛絮再次隨風飄逸﹔修剪楊柳雌株過大過密的樹冠,減少飛絮產生。同時,對老、殘、病等楊柳樹雌株逐步更新改造,從根本上減少飛絮總量。
王小平表示,今年北京將加快林地綠地裸露土地治理,科學應用鄉土地被植物,改造建設附屬綠地和綠化隔離帶,形成有效的立體緩沖區,增加對楊柳飛絮的吸附滯留能力。
為了從源頭控制楊柳飛絮,今后北京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將嚴禁使用楊柳樹雌株,通過科學配置樹種,營造多樹種、多品種、喬灌草相結合的混交林模式,不斷增加園林綠化樹種的多樣性,提高物種的豐富度,實現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於立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