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要“面子”也要“裡子”

2019年04月18日08:37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城市建設要“面子”也要“裡子”

三裡河公園楊柳依依,碧水盈盈。 張黎攝

北京市民陳玉蘭的家在北三環,春日的一天,她特意和幾個老鄰居一起,前往草廠胡同三裡河公園遛彎。隻見公園內,楊柳依依,碧水盈盈。若不是一旁的青磚黛瓦映襯,眼前這小橋流水般的景象,讓人很難想象,這不是江南,而是胡同深處的北京城。“真沒想到這兒這麼美,沒白來,我要多拍幾張照片回去給孩子們也看看。”陳玉蘭說。

2018年至今,北京市借力“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營造清新整潔靚麗的城鄉環境。從過去的舊城改造邁向街巷整治,再到如今的街區更新,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力求整體上提升人居環境和城市品質,不僅實現了老城復興,也彰顯出了大國首都的氣韻神態。

修舊如舊,有機更新

老胡同煥發新生

“都有點認不出來曾經的家在哪了,但比那時候可漂亮多了。”面對整治一新的草廠地區胡同群,祖輩都居住在這裡的居民連連稱好。從私搭亂建、垃圾成堆、臟亂無序,到整潔大方、水穿街巷、庭院人家,胡同裡的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胡同是老北京生活的縮影,一個“老”字,意味著胡同整治不能脫離固有的歷史風貌,不能拋開一磚一木裡那些古風民俗、市井人情。

從草廠地區的整治實踐看,在三裡河景觀建設中,河道范圍內的480戶居民告別了破舊的平房而搬遷。9條胡同進行了市政改造、架空線入地和胡同景觀整治,河道沿線兩側的房屋得到修繕,還保留了樹齡達數十年的原生樹木38棵。

在復原三裡河河道時,有的地方甚至特意拐了個彎,對文物古跡進行避讓,以此保護歷史傳承的記憶。為保障河道始終清澈,採用了生物活性炭濾層、生態浮島、曝氣增氧等設計,去除污染物,保持水質。

如今,草廠區域不僅恢復了這片京城唯一南北走向胡同群在清末民國時期的風貌,而且堅持以各個院落都能看到最早的歷史痕跡為標准,保証“原汁原味”,老街坊們的“兒時記憶”猶在眼前。

既有修舊如舊,也有有機更新。為了提升居民生活質量,草廠地區還通過市政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公廁革命”、街區環境整治景觀提升和院落疏解修繕與業態植入等工程,對老胡同進行整治提升,提高了居民生活幸福指數。

配規劃師,設街巷長

背街小巷展新顏

與草場胡同不一樣,北京市西城區椿樹街道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圍繞著安徽會館,這裡形成了一條長約1公裡的慢行系統,沿線還修建了花壇、涼亭等供居民休息,就像家門口“小公園”。

“拆了80多處、近千平方米的私搭亂建,胡同才逐步恢復老模樣。”椿樹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勇介紹說。不僅如此,胡同還與琉璃巷、西南園胡同、鐵鳥胡同等7條胡同連了起來。現在除應急車輛外,私家車不允許隨意出入胡同,街坊鄰居們期盼的“慢生活”安逸閑適。

“疏解整治促提升”讓胡同煥新顏,這些變化就在百姓身邊。兩年來,在京城的核心區,已有1282條背街小巷提升改造,西總布胡同、楊梅竹斜街、三裡屯西街等一批精品街巷正在涌現,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

而此前曾有市人大代表提出,為了防止出現“千街一面”的問題,街區設計方式應更加多元,因地制宜打造不同的景觀。

對此,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在2018年的整治工作開始前,結合《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設計管理導則》《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設計導則》,從街巷地理位置、區域特點出發,依據歷史文化街區和非歷史文化街區的不同要求開展設計。

每個街道都配有責任規劃師,全程參與,深入挖掘街巷的歷史底蘊,走訪群眾和沿街單位,收集轄區內需求,最終形成功能定位、風貌和諧、服務設施完善等綜合提升的街巷設計方案並在街巷內公示,以獲取最大范圍內轄區公眾的認可。

此外,街巷長、小巷管家也在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和強化日常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12月底,北京市共在1.9萬余條大街小巷選派街巷長1.6萬余名,懸挂街巷長公示牌2.33萬塊,招募小巷管家近3萬余名。

騰籠換鳥,留白增綠

做減法讓城市更有“喘息”

除了核心城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地區,也全力做好“疏解整治促提升”這篇大文章。

2018年,通州區累計拆除違法建設2000余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777公頃,均居全市首位,實現了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范圍基本無違建。騰退后的空間正在建設綜合公園、綠地和口袋公園,城市綠肺大面積擴容。

“以前這兒是一個養殖小區,又臟又亂,現在成公園了,漂亮著呢。”劉女士推著嬰兒車在劉庄公園裡晒太陽。通過疏解整治促提升,通州區永順鎮將1.7萬平方米的養殖小區拆除騰退,騰退后的土地被納入新建的劉庄公園,周邊居民出門遛彎有了好去處。

同樣在城鄉結合區域的朝陽區將台鄉,騰退土地142萬平方米,近80%用於留白增綠,使得北京東五環沿線增綠110萬平方米。昔日電線交錯、污水橫流、出租大院扎堆的景象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積的城市森林。來自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的數據顯示,2018年,各區首次按照“場清地淨”的標准拆除違法建設、騰退土地超過6500公頃,可用於“留白增綠”的地塊超3200公頃。

作為全國首座減量發展的城市,北京在城市功能“量”上做減法,謀求發展勢能“質”的提升。這條“減”出來的道路,正引領城市邁向高質量發展。

草廠胡同一角。 張黎攝

記者手記

讓居民有

“家”的感覺

街巷是城市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器官”。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不僅要打造干淨漂亮的外在環境,更重要的是要讓這裡的居民有“家”的感覺。

而整治“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正是從街巷入手,延伸到城鄉的空間騰退、環境改善提升,使得城市脫胎換骨,百姓收獲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北京生活了33年的資深環保專家彭應登,許多研究課題與北京緊密相連。他告訴記者,“作為超大城市,北京許多‘城市病’產生的根源,都出在了具體的實施落實中。”現在及時“糾錯”,關鍵在於頂層設計,要把嚴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結合,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高承載能力。

彭應登坦言,目前北京下大力氣“留白增綠”,雖然難度大,但對於今后構建北京及周邊一體化的生態格局,無疑意義深遠。

“疏解城市痛點,重塑空間定位,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運動式發展”,作為學者,彭應登更期待這是一場“持久戰”,把城市規劃、功能定位變成長效機制,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顯然,首都的環境改造不再是簡單的拆違與風貌恢復,而是一場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的生態重塑。那些街頭巷尾裡的“精雕細琢”,不僅賦予城市光鮮亮麗的“面子”,更給予居民舒適整潔的“裡子”。

擦亮古都“金名片”,啟動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北京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新方法、新模式。“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逐漸明朗。(記者張黎)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