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數字生態引領環境管理提“智”增效

林祥聰

2019年04月23日08:46  來源:中國環境報
 

借力福建省生態雲實現環境決策科學化、監管精准化、服務高效化

運用生態雲平台開展大氣環境分析研判

生態雲守護綠水青山,八閩大地生態畫卷壯美動人

  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福建省牢記總書記囑托,始終注重生態文明與“數字福建”的融合發展,站在打造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趕超戰略“生態引擎”的高度,全面推進生態雲平台建設,2018年5月,在全國建成首個省級生態環境大數據雲平台並投入使用。

  一年來,福建省充分運用生態雲建設成果,著力推動精准治污,引領環境管理轉型,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供科學助力。平台建設經驗得到相關部門肯定並轉發全國推廣。

  拆牆通路,打造“全省一盤棋”

  系統建設分散,應用“煙囪”和數據“孤島”林立,業務協同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低……

  長期以來,這些困擾生態環境監管的共性難題,如今在福建省正被打破。大數據應用正以磅礡之勢融入福建省生態環境保護的方方面面,已成為助力精准治污、引領管理轉型、親清服務企業的重要力量。

  從頂層設計入手,福建省按照“大平台、大整合、高共享”的集約化建設思路,形成了省政府統籌部署、各級各部門聯動推進、國家級團隊技術保障的長效機制。

  以生態雲平台建設為契機,福建省在國內率先完成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規劃,縱向上至國家部委、向下穿透至市縣及相關企業﹔橫向匯聚相關部門業務數據以及物聯網、互聯網等數據,匯聚運行37個信息化系統,各類數據126類90多億條430T,其中包括21個相關廳局數據,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數據集成匯聚共享網絡,形成由場景和縱深構成的數據之美、架構之美。

  夯實硬支撐,鍛鑄軟實力。福建省生態雲平台採用業界先進的大數據平台技術進行建設,確保平台的先進性、實用性和前瞻性。平台網絡資源、硬件資源和超算資源全部由國內唯一的全網絡且單體最大的數字中心——“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雲計算中心按需保障,目前已使用66台虛擬機、27台物理機、19個數據庫實例、41個超算節點,數據總容量718T,超算能力達120萬億次/秒。

  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不僅是簡單的數據堆砌疊加,而是對業務的吸收、轉化、重構,平台建立“一數一源、一源一主”機制,每類數據隻能由一個權威部門生產並對質量負責,確保數據源的唯一性、真實性、可追溯,避免“一數多頭”和“數據打架”。同時,持續校正數據採集的准確性與檢測規則的合理性,對海量數據去偽存真。

  精准治污,“大數據”彰顯“大作為”

  龍岩雁石橋斷面在徑流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通過生態雲平台溯源,及時發現問題,採取精准治污措施,斷面水質從2018年年初的劣Ⅴ類提升到下半年的Ⅲ類﹔

  在2018年福建省沿海城市的臭氧污染聯防聯控中,雲平台通過分析研判環境監測數據、氣象數據等,提前實施應急管控措施,有效減少了污染物濃度峰值和污染天數﹔

  雲平台還能智能分析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利用和處置的全過程數據,及時發現企業危險廢物超期貯存問題,2018年以來,推動危險廢物削減4.2萬噸。

  福建省充分發揮生態雲的作用,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全面掌握區域、流域發展水平和產業分布、資源消耗、污染排放、環境質量等狀況,圍繞“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指揮決策”需要,採用時序算法、語義分析、環境業務模型等分析算法引擎,深度挖掘海量“沉睡”數據價值,實現可靠溯源、有效預測、精准治污,推動經驗判斷向科學決策轉變,助力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

  把脈治污,守護淨水。雲平台集成了閩江、九龍江、敖江等福建省內主要河流機理模型及統計模型,結合全省流域水質“一張圖”、涵蓋全省12條干流及600余條小流域的“流域脈絡圖”等,實現對水污染的擴散模擬、污染源的溯源分析,為污染源的排查治理提供精准服務。

  研判應對,守護藍天。雲平台建設了大氣立體監測網絡數據分析、預警預報、移動源動態污染排放、大氣環境敏感點識別等模塊,實現城市空氣質量7天准確預報、3天精准預報,推動大氣污染治理由被動響應向主動預見轉變。

  動態管控,守護淨土。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土壤環境質量、污染分布、重點污染源、風險防控敏感點位等進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掌握規律、輔助決策。

  用大數據守護綠水青山,2018年,福建省9市1區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達到95.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7個百分點。全省主要流域Ⅰ類∼Ⅲ類水質比例為95.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4.8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66.8%,連續40年位居全國第一。藍天白雲、清水綠岸、鳥語花香已然成為常態。

  管理入“雲”,“智變”引領質變

  福建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打通各種污染源監管數據,建立完善環境執法、應急處置等核心業務模型,形成智能化場景應用,切實提高污染監管精准化水平。

  不搞“一刀切” ,精准“切一刀”。生態雲平台建立了兩萬多家企業的“一企一檔”,對736家企業、984個點位實施在線監控,每天對20多萬條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實現自動預警、全天候監管。設定高違法風險企業預警規則,圈定高風險違法對象,結合全省兩萬多名網格員力量,打通執法監管“最后一公裡”。

  2018年,全省城鄉社區網格員上報有效完整的環保網格監管事件達65827件,全省執法人員執行任務40270件,查處環境違法案件7309起,處罰案件4465起,處罰金額2.86億元。

  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生態雲建立了兩個重點化工園區和86家高環境風險企業的3D立體模型,以及216家企業全景數字化、53家企業排污管網數字化、3450家環境風險源信息庫,實現環境風險源、應急物資儲備、避災點以及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居民區等環境敏感區域GIS一張圖,結合應急處置現場視頻,實現一個頁面操作、一張圖調度指揮,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和人員疏散等提供強有力支撐。

  輻射安全更加可控。雲平台實時獲取核電廠周邊21個自動站監測數據,全面掌握評估核電廠周邊輻射環境狀況。對全省核技術利用單位、放射源和射線裝置實施精細化管理,實現對移動放射源的實時跟蹤和監管,做到過程可視、風險可控。建立輻射應急“一圖一卡一冊一系統”快速響應模式,確保事故發生時高效應對、科學處置。

  轉變不僅體現在生態環境監管上,更體現在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創新上。生態環境保護的日常工作基本都整合在生態雲平台這個“數字神經系統”上,從而可實現快速、以“集群式”的方式傳遞環境決策或命令的目的,盡可能地形成一條最短的指揮鏈。

  同時,依托生態雲系統,福建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的每個干部都從原有的“環境管理決策任務的執行者”身份,轉變為“環境管理責任的承擔者”,有效激發了基層生態環境部門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全省上下一盤棋的強有力組織模式。

  親清服務,助力企業綠色領跑

  4月10日福建省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台上線至今,注冊企業就達27286家。

  如今,在福建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台開通賬號,享受各項服務,已成為眾多福建企業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企業發展效益和質量的新助力。

  福建省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關於“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的重要要求,充分運用生態雲建設成果,在反復征求企業、專家和群眾代表意見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新需求,拓展新應用,建成全國首個省級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台,力求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新型政商關系、促進企業實現自我管理、實現全民共治共享提供新的助力。

  以往企業辦事登陸網址多、系統多、賬戶多、密碼多,事項繁雜,常常讓人暈頭轉向。親清平台打破了這種尷尬,突出“進門好辦事”,實現“一個門戶、一號通行、一網通辦、多表合一”,避免企業重復錄入和填報,最大限度減輕企業負擔。

  針對過去政府部門在制定政策、落實監管時“剛性約束多、人性關懷少”“說做什麼多、指導怎麼做少”的問題,企業在落實環境政策的時候對“怎麼做、做什麼”心裡沒底的問題,親清服務平台突出“服務更暖心”,做到有政策指導、有親情提示、有咨詢互動、有治理方案。

  為改變過去企業對環境管理家底不掌握、對整改措施不明晰、對違法后果不了解等共性問題,平台通過實施一企一檔,列出企業環保責任清單,讓企業更加明晰自身需要落實的環保責任和環境管理狀況,更具針對性地解決自身環境問題。平台還開通了在線咨詢功能,企業遇到困難問題時,可以通過平台及時尋求幫助,獲得專家的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持。平台同時引入環境影響評價、危廢處置、環境治理等第三方服務機構,並公布誠信情況,便於企業更及時、更有效、更專業地獲取信息和對接咨詢,為企業提供最優治理方案。

  同時,親清服務平台還可以通過上傳視頻自証守法,依托生態環境大數據分析實施差別監管、強化信用獎懲等方式,推動企業守法更自覺。

  后續,平台還將增加更多領域、更多類型的第三方服務機構信息,匯聚形成各類環保產業交易服務平台,推動政府、社會、企業及市場有機聯動,有力促進環保產業發展。

  親清服務平台有效解決了企業環境需求快速增加與環境服務短缺的問題,讓環境監管既有剛性約束,又有親情溫度。“運用這個系統平台,真正讓我們感受到了貼心服務。”福建三鋼(集團)有限公司安全部副部長任成忠說。

  潤澤民生,打造共治共享格局

  提到“清新福建”“福建藍”,人們除了會聯想到八閩大地一望無垠的藍天、清澈見底的河流、郁郁蔥蔥的遠山,更多的還能把“大數據”和其聯系起來。

  福建生態雲專門建立了公眾統一服務平台,優化“福建環境”APP功能,整合環境信息發布、環境問題投訴等公眾服務功能。強化環境信息公開,規范信息發布和解讀,全面、准確傳遞政府權威信息。通過“我的周邊”模塊,向公眾實時展現用戶周邊水、空氣、輻射環境質量以及污染源數據,並設立留言和互動功能。2018年以來,生態雲平台共接到環境問題線索2.7萬件,到期辦結率100%,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得到了群眾好評。

  同時,雲平台對外開放212個對外服務接口,向政府部門、科研單位、企業公眾定向推送數據,根據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人員的使用日志,自主辨別用戶“興趣點”,變“人找數據”為“數據找人”,讓數據“智”動起來。

  持續推進的福建生態雲平台建設,正在不斷縮小更多鴻溝、釋放更多紅利、激發更多動能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企業安全感和融入感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成效不斷顯現。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福建省還將繼續以務實態度和滴水穿石的韌勁,持續推進福建生態雲平台的完善和應用,以持續完善優化“精准治污、助推管理轉型、親清服務企業”三大功能為核心,持續推進全省“專項行動”任務支撐系統、環境監管網格化監督系統、機動車污染防治監管系統等建設,為實施“1+7+N”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供強力支撐。持續加強執法、應急、固廢、核與輻射等環境監管大數據運用,引領管理轉型﹔深化親清企業服務平台應用,優化環評、審批、企業治理方案等方面的服務,實現“一源一碼、一企一檔、一區一策”,線上線下融合,激勵約束並重,共同促進、引領企業實現自我管理。讓數據進一步“動”起來、“活”起來、“全”起來,加大新技術的利用,助推由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向智能化、智慧化的飛躍,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責編:初梓瑞、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