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海浪依舊 鷺島已換新顏

張碧涌 馬躍華

2019年05月27日08: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海風海浪依舊鷺島已換新顏

  海還是那片海,島還是那個島。如今的福建省廈門市,早已不再是那個偏遠荒蕪的漁村,不再是那個炮聲隆隆的海防前線,她已蝶變成一座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勇敢堅毅、吃苦耐勞的廈門人民,乘著改革開放的浪潮,用自己的雙手,把廈門變成了一座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對外交流密切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指出,“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鳳凰木輕舞,三角梅怒放。初夏時節,記者深入鷺島調研採訪,探尋廈門蝶變之路。

  對台先行先試

  “今年的目標,是為兒童編程小車拿下更多融資,拓展更大市場。”來自台灣的數學博士張安昇正在為夢想奔走。“頭一年我們的‘滬尾一號’面包店營業收入過千萬元,現在已經開了3家面包店。”老台商王江明和“台青”鄧宇鈞的“甜蜜事業”蒸蒸日上……

  2018年4月,在國台辦“31條措施”推出后,廈門率先推出惠及台胞的60條措施,涵蓋了廈台經濟交流合作、社會文化交流合作以及台灣同胞在廈門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居住生活等5個方面。

  說起在廈門創業的過程,來自高雄的林忠諭用“順風順水”形容。他說:“大陸的好政策,為台灣人才西進提供了廣闊空間。我在台灣的同行紛紛打來電話咨詢,表達到廈門創業或者工作的意願。”

  廈門與台灣隔海相望,與金門更是一衣帶水、雞犬相聞。廈門經濟特區因“台”而設、因“台”而特,改革開放以來,進行了許多探路性、試驗性、開拓性的對台工作。從1984年第一家台資企業“三德興公司”在廈門登記注冊,到1997年創辦首屆對台出口商品交易會,到1999年開辦大嶝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再到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國台辦命名的“廈門台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化,台灣已成為廈門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六大出口市場。目前,有12萬台胞常住廈門。

  2015年4月,廈門市政府與兩岸清華大學共同成立了清華海峽研究院。這是一個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新型產學研綜合平台,注冊於廈門,面向福建和台灣,輻射全球。旨在依托兩岸清華和廈門三方的人才、技術優勢,連接和整合海峽兩岸產業、金融、科技、教育、文化資源,在廈門打造人才高地、科技高地、創新經濟示范高地。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順應廈門發展實體產業的趨勢,清華海峽研究院今年1月成立了先進制造產業賦能中心。該中心主任吳新謙告訴記者:“我們整合兩岸技術團隊,專門找對社會資本而言還‘不成熟’的新興產業項目,主要是做中試孵化,實現‘從1到N’的量產,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最后一公裡。中心已設立了iFace、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永磁電機、增材制造4個實驗室,現在培育的新興產業項目未來有望為廈門帶動百億元產值。”

  擴大開放格局

  2015年4月,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正式挂牌。作為一項配套改革措施,廈門自貿試驗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隨即啟動建設,同年即被商務部評為全國自貿試驗區8個最佳實踐案例之一。2016年,海關總署在廈門口岸啟動全國首個“互聯網+自主報關”改革試點。2017年,廈門成為繼上海后全國第二個加入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的成員口岸。2018年,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廈門榮獲第二名。

  “過去企業搞進出口,要帶一大疊紙質材料,跑多個審批窗口,多次往返各個聯檢單位,信息也要重復錄入。現在有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企業上網注冊之后,隻需輸入業務申報數據,聯檢單位據此進行審批,一有結果企業就可以隨時查詢,通關效率大幅提高。”廈門自貿試驗區電子口岸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少華告訴記者,“單一窗口”從最初的“線下到線上”,現在已進入3.0版階段,真正實現了“一個窗口、一個平台、一次申報、一次辦結”。

  2018年,廈門口岸進口通關時間較上年壓縮37.54%,出口通關時間較上年壓縮51.59%,讓眾多外貿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劉少華介紹:“以前海關不接受個人報關,現在‘單一窗口’已經注冊了4.99萬個人用戶,而且可以通過網頁和客戶端雙模式報關。”為了助力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單一窗口”還整合了跨境電商、快件、郵政小包服務,對合格商品即查即放。

  為了加快自貿試驗區建設,廈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引進來”“走出去”注入新的活力。廈門自貿試驗區挂牌至今,累計推出380項創新舉措,全國首創69項,有273項在全市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為廈門市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廈門是投資興業的熱土,是企業發展的福地。”4月29日,在廈門市舉行的招商大會上,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向800多名海內外客商推介廈門優越的營商環境。如今,已有11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廈投資322個項目,有219家企業總部落戶廈門,3家本土企業躋身世界500強。胡昌升表示,對新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廈門將提供120萬至1000萬元的購房補貼,或提供100至200平方米的保障性商品房。

  作為我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廈門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成為境外資本的重要聚集地和對外交流對內輻射的重要窗口。數據顯示,外資(含港澳台)企業為廈門貢獻約70%的工業產值、60%的經濟增長、40%的進出口、40%的就業和30%的稅收收入。

  建設生態之城

  昔日的夜晚,漁舟停泊在碼頭,燈火星星點點,仿佛無數繁星,廈門八大景之“筼筜漁火”因此而得名。然而,筼筜湖這個承載著無數廈門人美好回憶的地方,也曾給廈門人留下過無法忘卻的痛楚。

  “我們那時候看電視,要‘垂帘聽戲’。”在筼筜湖邊,記者遇到了正在環湖步道散步的陳磐老人。他回憶說,20世紀80年代,筼筜湖區雜草叢生、垃圾遍地,湖水黑臭、魚蝦絕跡,人過掩鼻、車過關窗。由於蚊蠅滋生,沿湖老百姓白天在家都要放下蚊帳。“現在可是大變樣了!”陳磐說,“我每天都喜歡到筼筜湖邊散步。看著綠意盎然、碧波蕩漾、水天一色的美景,就很愜意。”

  筼筜湖是20世紀70年代廈門圍海造堤而成的城市內湖。由於水的動力條件差,加之周邊大量污水、垃圾直排湖區,筼筜湖水質不斷惡化,逐漸成為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30多年來,先后進行了4期大規模的綜合整治。”廈門市筼筜湖管理中心主任魏道軍向記者回顧了治湖過程。他說,1988年,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習近平同志牽頭,打響廈門治污的第一號硬仗——筼筜湖綜合治理,明確提出了“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的20字方針。此后,一代接著一代干,久久為功不放鬆,終於換來了今天的一湖碧水。而湖心的白鷺島,就是由歷年清出的淤泥堆積而成。

  站在筼筜湖邊,不時有飛鳥從記者頭頂掠過。筼筜湖管理中心副主任林雪蘋說,現在在這裡安家的鳥類已經達到70多種,在湖裡的游泳生物有50多種,中華鱟等珍稀物種也陸續出現,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她說:“市裡專門成立了執法中隊,按照湖區管理辦法嚴格執法,確保晴天污水不入湖。”湖水質量定期監測,大多數指標基本優於四類海水水質標准,部分指標優於三類海水水質標准。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廈門的亮麗品牌和寶貴財富,也是重要的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今年年初,好消息不斷傳出:2018年,廈門市生態環境質量滿意率高達91.2%,連續三年位列全省九市一區第一名﹔廈門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考核,連續三季度排名全國分區第一。

  紅樹林蒼翠,白鷺鳥翱翔。鼓浪嶼上,海內外游人在鄭成功雕像邊流連瞻仰﹔廈門大學校園裡,青年學子在陳嘉庚雕像前沉思佇望。作為閩南文化的發源地,僑鄉廈門正以開放包容的性格、海納百川的氣度、敢拼會贏的精神,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開拓進取、再創輝煌!

  

(責編:孟哲、王靜)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