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科學評估地震預警機制 為預報難題補缺

2019年06月19日08:26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評論:科學評估地震預警機制,為預報難題補缺

  對地震預警系統的應用目前尚有不同意見,但地震無情,邊應用邊改進或許是更為務實的思路。

  於6月17日22時55分發生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的地震,已造成多人死傷,部分房屋、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受損,救援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我們祈禱救援工作能夠更順利、高效,將地震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地震發生后,無論是信息發布,還是救援力量的響應,都非常迅速。人們在關心災區的救援進展時,一則“成都180所學校和110個社區,提前61秒收到預警”的消息也引發格外關注。尤其是這次預警倒計時數十秒的網傳視頻“畫面”,似乎讓人看到,在理想狀況下,相當一部分人能夠通過接收這種預警信號,在地震波到達前作更多准備。

  對此,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高級工程師孫士宏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他認為宜賓地震的預警系統可以做,但地震預警系統在內的一些項目推廣都缺乏科學論証。

  但即便如此,在地震預報至今仍是世界公認難題的情況下,對於此次地震預警應用進行科學評估、對於地震預警機制投入研究,仍不失為一個有價值的可選項。

  首先,我們需要區別一下預報和預警。預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前對地震作出預測,這在目前仍是個世界性難題。而預警是指地震實際已經發生,“根據縱波和橫波之間的時間差,和地震波‘賽跑’,來贏取提前預警的時間”。最通俗的一種解釋是,破壞性更大的橫波傳播速度約每秒4公裡,以這次地震為例,它從震中傳到200多公裡之外的成都,中間需要幾十秒的時間。

  隻要預警足夠及時和迅速,這段時間差就可以用來讓人“逃生”。實際上,目前像日本等國家,在對地震的研究中也主要是在預警上下功夫。中國屬於地震多發國家,特別是在汶川地震發生后,相關研究也在跟進。

  據報道,宜賓地震的這套地震預警系統在2011年6月就正式投入使用,最早在2011年12月四川汶川發生的3.8級地震中得到運用。此后,在雲南巧家,四川蘆山、九寨溝等多次地震中,也都發出過預警信息。其預警的准確性與實用價值,仍需在更多實踐中予以逐步評估與確認。

  事實上,從學界聲音來看,對地震預警系統的推廣,一直也有不同意見。如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預警的時間就越短﹔離震中越遠,提供的預警時間越長,但意義也隨之削弱。而部署地震預警系統,也不只是技術問題。像收到信息后,一個普通的高速列車駕駛員是否有權馬上停車?如果預警不准,如何避免“狼來了”的心理效應等,都還待進一步探討和解決。

  而即便是相關預警機制行之有效,要最大限度發揮其價值,我們也還有一些“配套”需要補齊。一是,這次包括成都在內,雖然有多地的小區、學校都通過警報或者電視、短信的方式收到了預警信息,但從不少成都市民的反應來看,相當一部分人並不知道預警系統的存在,即便是收到了信號,很多人第一反應也未想到地震,遑論作出足夠的應急准備。這說明,預警常識的告知以及日常的預警演練也該同步跟進。

  二是,預警系統的應用也面臨著打通“最后一公裡”的挑戰。比如,目前四川地震區有79個縣開通了電視、手機預警服務,佔四川地震區的60%,而從全國來看,開通電視預警的隻有四川。但隨著智能手機及5G等技術的應用普及,地震預警信息的發布渠道將更多元化、實時化,或能夠減少應用推廣的成本。

  鑒於我們地震多發的國情,在對相關預警機制科學評估后,逐步推動其在震區人口密集區域及重要公共場所,如學校、醫院等的應用,自有其價值,也值得有更高層面的嚴肅考量。畢竟,地震無情,比起等待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邊應用邊改進,或許是更為務實的思路。

(責編:孟哲、王靜)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