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倩
如果你去過美國,你一定對密西西比河不陌生。從愛達荷州到紐約州,這條將美國一分為二的河流包括了41%的內陸水域,最終流入三角洲附近的墨西哥灣。
每年夏天,墨西哥灣就會出現一條“死亡帶”。在這條“死亡帶”上,死氣沉沉,幾乎看不到任何海洋生命的跡象。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近日發布一份研究報告稱,預計今夏墨西哥灣“死亡帶”的面積將擴大至約7829平方英裡。報告稱,這個數值將大於“死亡帶”近5年來的平均面積5770平方英裡。
1.“死亡帶”幕后推手
養豬場和玉米園
如果事實真如報告預測的那樣,那麼今年“死亡帶”的大小將相當於一個馬薩諸塞州。報告指出,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廢水排放是墨西哥灣“死亡帶”形成的主要原因。今夏“死亡帶”面積預計將擴大,在於密西西比河流經的許多地區遭遇了今春的強降雨,導致河流流量創歷史新高,致使墨西哥灣的養分負荷增加。
長時間以來,生活、生產污水隨著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灣,為部分藻類提供養料,刺激海藻瘋長,導致海洋中的氧被大量消耗,從而形成低氧區甚至是缺氧區,讓海洋動物難以生息繁衍。
墨西哥所靠近的五大湖西南角,既是美國最主要的玉米園之一,也是美國豬肉生產的核心區。這裡有大型的工業化養豬場,大量人工肥料和豬糞肥被用來給農作物施肥。因而這裡形成了玉米種植帶,為美國種植了大量大豆和玉米。然而,農業生產工業化造成了土壤中硝酸鹽和磷酸鹽過量累積。這些化學物質污染地下水,流入世界上第四長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最后匯入新奧爾良以南的墨西哥灣,形成了生命絕跡的缺氧區。
美國地質調查局指出,2019年5月,共計15.6萬公噸硝酸鹽、2.53萬公噸磷排放到密西西比河,最終進入墨西哥灣。硝酸鹽含量比1989年—2019年的長期平均值高約18%,磷含量則高出49%。
據了解,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的這份報告是基於徑流養分和河流數據作出的預測,旨在調整密西西比河在美國境內的污水減排目標。
全球范圍的海洋“死亡帶”並非隻有墨西哥灣。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院長唐議告訴記者:“全球最大的幾個缺氧區,有些是因為人類活動,而有些是天然形成的,如位於熱帶地區的秘魯和阿拉伯半島沿海。但一般來說,河流三角洲附近的‘死亡帶’通常是人為造成的,而且這個趨勢在不斷擴大。”
2.海水中的慢性毒藥
缺乏管控的塑料污染
如果一隻海龜足夠幸運,它可能生活在離上述缺氧區很遠的海域。但不幸的是,下一個轉身,它可能游入一片被塑料垃圾覆蓋的海域,一不小心,一根細小的塑料吸管進入鼻子,讓它呼吸困難而死。
對很多像海龜這樣的水生生物而言,塑料垃圾就是海洋中的“PM2.5”。
“最終出現在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僅有20%來自海洋,剩余80%來自陸地,主要來自沒有垃圾管理、或是管理不當的國家。”致力於海洋塑料污染和海洋公約研究的資深科學家Melissa Wang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全球關於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有關的全球性文書有18項、區域性文書36項,但重點有所區別,真正能促進海域管控的公約、條款卻不多。”
“比如《聯合國海洋公約》和《聯合國水道公約》旨在保護海洋環境和水道,但並未明確提出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對策。《生物多樣性公約》和《移棲物種公約》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物種遷徙,但對塑料垃圾的影響不夠重視。再比如,《國際化學品管理戰略方針》中的確提到塑料等化學品的范圍、周期等,但尚沒有明確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內容,缺乏廣泛的約束性,並且將於2020年到期,后續條款還需要進一步探討。”Melissa Wang補充道。
近年來,塑料制品在人們的生活中無孔不入,隨之而來的塑料污染在海洋中逐漸凸顯。在一些海域,塑料的數量甚至是浮游生物的6倍,因此有些魚類錯把塑料微粒當成浮游生物誤食。誤食后,較小的塑料微粒可能滲入魚類的腸道壁,囤積在周圍的組織中,由此進入食物鏈。
“加速全球海洋中的塑料污染管控十分必要。”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安立會告訴記者,“這既包括各國的政策、舉措,也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塑料垃圾解決路線圖。”
“現在我們迫切需要一種漸進的整體方法,不僅對已經存在於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症下藥’,還應探索出可行的方法,降低塑料變成海洋塑料垃圾的風險。最重要的是,必須設計政策框架,以便讓從生產到處置的整個環節都有利於海洋環境的保護。”Melissa Wang表示。
3.逼死海洋生物的最后稻草
非法捕撈
當前,由於水體污染、塑料垃圾數量驟升等原因,在一些本應魚、貽貝、甲殼類水生動物等資源富足的地區,部分食材已經慢慢消失在人們的餐桌、甚至水產市場了。
諷刺的是,在一些地區漁獲逐漸減少的同時,歐洲餐館裡的海鮮食材依舊新鮮且充足。
而在這些珍饈背后,是一張張非法漁獲織就的網。據估計,每年流通的非法漁獲量約50萬噸。非法、不報告和不管制捕魚(IUU)已經成為當前階段保護並維持魚類數量的一大難點。
長期從事遠洋漁業相關事務的資深研究員潘文婧告訴記者,“當前,世界上一些國家與地區非法捕撈、丟棄漁獲、數據統計不當或者不向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匯報相關數據等,使得現有數據無法完全體現海洋生物所處的險境,也給全球漁業資源保護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海洋地圖集》(2017)數據顯示,非法漁獲佔全球漁獲總量的31%。一些漁船在如印尼群島這樣難以追蹤IUU船隻的地方非法捕魚。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白令海,IUU捕撈率高達33%。
如何有效預防和懲治非法捕撈以及如何平衡可持續捕撈與海洋物種保護,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各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說到非法捕撈,一名韓國藝人近日就在泰國捅了簍子。韓國野外生存綜藝節目《金炳萬的叢林法則》因捕撈瀕危物種引起熱議。韓國藝人李烈音拍攝時,非法捕撈並且煮食泰國瀕危巨型蛤蜊——硨磲,或將面臨泰國5年監禁。李烈音表示事先並不知道硨磲是瀕危物種,但泰國政府態度堅決,指控這是明顯的刑事犯罪行為並表示將不會撤銷指控。
案件發生后,輿論不斷發酵,也讓公眾對海洋物種的敬畏之心提升到新高度。事實上,不論是企業行為,還是個人行徑,對海洋生態環境心存敬畏不可缺失,否則等來的也許是牢獄之災,或者更可怕的后果。
海洋生物的存亡直接影響著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對人類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蝴蝶效應”。在海洋生態系統越發脆弱的今天,與其挖空心思想要靠海吃海,不如探索可持續的方法管護海洋自然資源,為海洋生物、也為人類自己營造更健康、可持續的生存環境。(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