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格裡沙漠邊緣污染物已轉運

陳杰

2020年01月23日09:06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騰格裡沙漠邊緣污染物已轉運

  2019年10月17日,無人機從120米高空俯瞰污染面積最大的污染點,污染面積約90畝,部分污染物被從騰格裡沙漠吹出的沙子覆蓋。

  2019年12月26日,無人機再次從120米高空俯瞰最大污染點。曾經的污染物、受污染土壤被挖出后裝入防滲漏噸袋,大部分已轉運至固廢填埋場。

  2019年10月17日,志願者在寸草不生的窪地上下挖10厘米,就能看到沙子下的污染物。

  2019年12月26日,數十台挖掘機進行作業,將裝有污染物的噸袋鉤起,放入重型自卸車的車廂內。

  2019年12月27日,中衛工業園一般固廢填埋場,自卸車正將裝有污染物的噸袋倒入大坑。

  2019年12月27日,中衛工業園一般固廢填埋場,一輛鏟車正在平整卸下的噸袋,並覆土壓實。

  2019年12月2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生態環境局工業園分局挂牌成立。而此前兩天,中衛市分管環境的副市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才到北京向生態環境部作出匯報。

  兩人匯報的是騰格裡沙漠邊緣、中衛市美利林區的污染處置情況:污染物已基本清理,正運往中衛工業園規范處置,風險得到及時管控。

  此前的2019年10月16日,新京報記者曾在這裡發現大片污染物,總面積約180畝。

  冬日裡,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城區西北方向十多公裡的林子內寒風凜冽,數十台挖掘機、重型自卸車正在14個污染場地內展開作業。橘色的挖掘機一次可以鉤起兩三個白色噸袋,裝載到旁邊白色、紅色的自卸車上。

  據中衛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趙鳳山介紹,如今的美利林區,污染物轉運處置已完成70%,預計2020年1月可全部完成。

  專家認定:污染物不具有危險特性

  2019年12月26日,新京報記者在美利林區污染物轉運現場看到,生態環境部工作組、自治區專項處置工作組均在現場監督。此外,中衛市還聘請了第三方環境治理公司北京博誠立新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誠立新”)。

  14個污染場地中最大的一片約90畝,挖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坑,都是清理污染物留下的。據中衛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張龍介紹,清理出的污染物及受污染土壤都被裝入了防滲漏噸袋,正運往中衛工業園區接受規范處置。

  2019年12月30日,中衛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趙鳳山告訴新京報記者,《中衛美利林區沙漠污染問題污染物危險特性鑒別報告》已通過專家技術審查會評審,專家組認為污染物不具有易燃性、反應性、感染性、腐蝕性、毒性等危險特性,可作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管理。

  為接收污染物,中衛工業園區的一般固廢填埋場內預留了一片深度五六米、面積數萬平方米的大坑,坑底鋪設了防滲膜。2019年12月27日,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輛輛裝滿噸袋的自卸車駛入,每卸一車噸袋,推土機就往上覆蓋一層黃土,不計其數的噸袋已將大坑填滿過半。

  趙鳳山說,目前14個污染地塊已清理完畢,轉運處置完成度超過70%,“預計2020年1月可完成轉運處置。”

  地下水檢測

  針對污染物后續處理等問題,博誠立新總經理陳波洋表示,污染物轉運處置並非清理工作的終結,對污染地塊的清挖效果還要進一步評估。

  由於污染地塊位於中衛市上游,距中衛水源地僅約15公裡,所以評估重點為地下水檢測。檢測包括周邊鑽孔取水調查、水文地質條件調查等,目的是測出污染物的浸出濃度。“污染地塊治理后,地下水符合Ⅳ類標准就算合格。”

  依據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2年發布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Ⅳ類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用水區。“但我們還是會看最終的檢測數據,並通過建模來預測,最后再確定要不要採取地下水修復工程措施。”陳波洋說。

  據趙鳳山介紹,美利林區污染問題發生以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區黨委書記陳潤兒及區政府主席咸輝、副主席劉可為多次作出批示,並深入現場督察指導整改。

  目前,污染地塊的清挖效果評估已基本完成,正在編制調查評估報告。下一步將根據評估結論制定科學合理的土壤、地下水風險管控措施或修復方案並組織實施,確保整改徹底到位。

 

(責編:孟哲、初梓瑞)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