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朱鬆梅 通訊員 秦磊)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門別類放置和運輸。記者日前從朝陽區獲悉,全區150多個黨政機關單位已全部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霄雲路的朝陽區政府服務大廳,是全區政務服務的總樞紐,8層樓,近500名工作人員。不久前,這裡的政務服務窗口、機關辦公區和食堂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
走進三樓食堂的洗刷間,一綠一灰兩個大垃圾桶格外顯眼,牆上還貼了數張垃圾分類宣傳畫。早餐時間剛過,記者掀開兩個垃圾桶,發現綠色桶盛滿了食物殘渣,灰色桶則是酸奶盒、餐巾紙等其他垃圾。
“去年底我們啟動垃圾分類,不但完善了分類垃圾桶等硬件設施,還對員工開展了培訓。大家大概半個月時間就習慣成自然了。”物業項目經理馬吉興說,不僅是廚房,在辦公區和對外窗口區,同樣設置了可回收、廚余、有毒有害、其他四種分類垃圾桶。每一桶垃圾的收運日期、數量和去向都可追溯,還有物業人員負責協助投放和分類。
不僅是朝陽區政府服務大廳,如今,朝陽全區逾150家黨政機關都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陳仁林介紹,按照《朝陽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朝陽對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部署。“黨政機關率先推行垃圾分類,能夠起到很好地示范作用,提升全社會的分類意識。”陳仁林說。
朝陽區城管委、區城管執法局、區環衛中心等單位聯合組成垃圾分類督導檢查小組,採取現場詢問、實地檢查、查閱檔案相結合的方式,隨機對區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檢查指導。檢查的重點包括有無制定本單位垃圾分類工作方案﹔是否開展過垃圾分類的宣傳培訓﹔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投放率﹔分類垃圾桶配備情況﹔收運合同簽訂情況等內容。
此外,為保障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環節的有機銜接,實現垃圾分類全流程閉環管理,朝陽區正在加快推進各類環衛設施建設、計量稱重改造和精細化管理系統搭建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已建設完成16座農村地區生活垃圾中轉站,並於4月底前陸續啟用。今年還將完成129座垃圾樓升級改造工作,確保每個街鄉至少有一座分類轉運設施。同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三期項目建設,確保區域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正常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