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筷·一隻桶·一個樁——浙江代表關注民生“關鍵小事”

2020年05月27日09:51  來源:浙江日報
 

公筷、垃圾分類桶、電動自行車充電樁,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群眾關切的事情要努力辦好。無論是參會履職還是在會議間隙,我省全國人大代表都特別關注民生“關鍵小事”。

一雙筷

能否撬動分餐制

5月26日在駐地餐廳吃早飯時,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銳代表和記者聊起了筷子。這次到北京參會,她提交了使用公筷、推廣分餐制的建議。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堅決防止疫情反彈,堅決守護人民健康”。

“使用公筷、推廣分餐制的建議,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身為科研人員的劉銳代表,分析了合餐制的利弊:優點是拉近關系,滿足人們對食物多樣性的需求﹔弊端是容易傳播疾病,造成食物浪費,影響環境衛生。

劉銳代表認為,當下推廣分餐制並不是沒有基礎。現在,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對分餐制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廣泛。一些政府部門和高校在內部餐廳已嘗試推出公務接待套餐。

劉銳代表在調研中注意到,我國的中餐餐飲行業大多隻提供桌餐服務。一些酒店或餐廳提供的所謂分餐服務,只是在每個菜品上放置分食湯匙。她建議,除了積極提倡使用公筷,餐飲業應該普遍提供套餐制等形式的分餐服務,有關部門還應制定政策和相關標准,推動餐飲業實施分餐服務,推動分餐制普及。

一隻桶

如何分得更精准

省僑聯副主席陳乃科代表利用休息時間了解浙江代表團駐地的垃圾分類情況,為的就是修改完善他帶來的關於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建議。

讓陳乃科代表印象深刻的是,政府工作報告在闡述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時,特別提及垃圾處置。他說,目前生活垃圾分類已成為社會共識並取得明顯成效。以浙江為例,通過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全省生活垃圾增長率從2016年的12.2%下降到2019年的0.7%,資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5%,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但垃圾分類普及率仍需提升。陳乃科代表曾在一個設區市做過調研,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自覺執行率遠低於知曉率。究其原因,27.6%的人認為“分類過於復雜”,18.1%的人認為“對於垃圾分類標准不清楚”。

如何破題?陳乃科代表說,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明確了“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概念,將生產者對其產品承擔的資源環境責任從生產環節延伸到產品設計、流通消費、回收利用、廢物處置等全生命周期。為讓群眾真正做到“想分類、能分類、會分類”,建議生產者切實擔負起責任延伸制度,在產品包裝上加注垃圾分類種類標識,並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色彩統一化、符號整體化,使群眾對具體分類方法一目了然,進一步提升分類意識和分類效果。

一個樁

怎樣安全又便利

會議間隙,天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天任代表特別關注將於7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

“電動自行車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綠色交通出行工具,關系民生。”張天任代表介紹,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我國電動自行車年均產量超過3000萬輛,市場保有量近3億輛。不過,他認為,隨著城鎮化深入推進、共享經濟等新商業模式涌現,中國市場消費升級,以及綠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等,電動自行車應用空間會更加廣泛。

張天任代表在會前調研發現,目前充電安全是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之一。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引起的火災時有發生,一大原因是充電不當。由於小區物業條件限制,不少居民把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室內、走道及樓梯等公共區域充電,入戶充電、“飛線充電”等現象屢禁不絕,火險隱患很大。

因此,他建議把“老舊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納入政府實事項目,集中充電點應配備智能充電樁、煙感報警、自動噴淋等設施,加強對新建住宅小區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的推廣和落實。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形成多元化、共享化的集中充電新格局,實現精細化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電動自行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周詠南 翁浩浩)

(責編:余璐、李昉)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