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碎片化棲息地 生態廊道為物種繁衍搭起“鵲橋”

記者 喬 地

2020年05月29日08:32  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深圳首條用於野生動物保護的生態廊道建成,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其實,生態廊道在我國並非新鮮事。近些年,秦嶺野生大熊貓頻頻現身、金錢豹帶崽“散步”,原因就是秦嶺隧道附近在2015年就建設了野生動物通道,恢復了秦嶺野生動物棲息版圖﹔在遼闊的林海雪原,橫貫俄羅斯和我國的東北虎棲息地之間的生態廊道,近日也發現了野生東北虎的新個體。

  可能很多人對生態廊道的概念比較陌生,其實,生態廊道指的是各個孤立生態系統之間的通道,可以方便物種擴散、遷移和交換等。

  河南省林業局保護處處長卓衛華解釋,由於人類世界的發展,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變得碎片化或呈塊狀分布,如同孤島一樣相互不連通。這勢必會導致動物各種群之間的棲息地相互孤立,種群得不到交流,使近親繁殖愈發嚴重,最終導致物種退化甚至滅絕。

  河南省鄭州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工作人員林斌說,不少人認為,世界上許多珍貴的瀕危動物面臨的巨大問題是盜獵盜殺,“其實更嚴重的是近親繁殖”。

  統計顯示,目前世界上僅存的600多隻亞洲獅,全都是1908年人類捕捉飼養的13隻亞洲獅的后代,如今它們的體型大不如前。

  專家認為,生態廊道能將各自孤立的棲息地連通起來,野生動物通過這些廊道串門溝通,進而交配繁衍。一旦走廊范圍擴大,棲息地擴大,就能很好地避免近親繁殖。

  河南省林業勘探設計院研究員王萬裡介紹,除了天然形成的生態廊道外,更為常見的就是人造廊道。所謂人造廊道,就是根據當地生物多樣性特質,人為打造的適宜野生動物棲息的環境。它在更多情況下疊加天然廊道而成。

  例如秦嶺大熊貓走廊帶,就採用人工生態通道工程連通公路兩側大熊貓自然生境﹔在大熊貓走廊帶公路兩側及林中空地,栽植大熊貓主食竹種秦嶺箭竹,同時開展植被修復,增加大熊貓食源,逐漸消除大熊貓棲息地的碎片化,促進大熊貓種群的發展壯大。

  據了解,生態廊道建設完成后,工作人員還將應用各種技術手段來監測動物的活動情況。此前最為常見的是通過野外高清紅外攝像機進行攝像監測,近年來,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等新技術也開始加入其中。如2019年,阿裡雲和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開發了“野生動物AI識別系統”。程序員隻要向AI系統“投喂”大量的野生動物圖像,機器就會找出其中規律,從而學會辨別物種,分析野生動物行為。

  此外,專家們也在嘗試將太陽能無人機航測技術等手段,以及基於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動物溯源系統,應用到對生態廊道的科研監測中。除監測動物外,監測系統還可以對人、車輛等進行分析。

(責編:丁亦鑫、李昉)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