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興黃河:走進幸福裡

2020年08月07日09:13  來源:黃河報
 

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的“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航向,大河上下凝心聚力,在加快幸福河建設步伐的同時,努力建設幸福單位,切實寫好民生答卷,不斷增強黃河職工的獲得感、歸屬感。山東博興河務局,這個隻有40名在職職工的縣級河務局,2019年被山東河務局確定為“山東黃河新名片”,今年,他們又按照省、市局的相關部署,因地制宜,盡心竭力,在幸福單位建設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黨建引領幸福路

開始研究啟動幸福單位建設之時,博興河務局黨組再次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大報告,重溫了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認識到幸福單位的建設,必須以黨建引領,才能明確建設方向,保証建設質量。在此思想指導下,局黨組制訂了三步走的黨建引領方案。

第一步是夯實黨建基礎。以黃河先鋒黨支部、山東黃河過硬黨支部創建為抓手,在實踐中創造了“三抓一爭”支部工作法,帶領全局干部職工齊心協力,苦干實干,開展了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主題實踐活動,在“博興黨建”等主流媒體上宣傳博興黃河黨建做法和成果,與縣移動公司開展“同心強黨建、和創新未來”等共創活動。組織各科室黨員自己創意、自己動手,在局機關辦公樓大廳、走廊與樓道布置“黨建文化牆”:一樓走廊是幸福河建設,二樓走廊是廉政勤政,三樓走廊是黨建,樓層步梯牆上還設置了“追夢牆”“監管牆”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樓宇文化”。

第二步是打造黨建品牌。為了更好地引領幸福單位建設工作,形成博興黃河黨建工作的特色,局黨組把打造黨建品牌作為黨建工作的一項重點,精心安排部署,廣泛征求意見,確立品牌名稱和內涵,召開多次動員會、推進會,落實工作任務,形成了齊抓共建的工作機制。全體黨員共同參與,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做好黨建品牌的研究與設計工作,明確品牌內涵和具體推進措施,先后提出了4個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標志方案,經過投票表決,最終將“鳳德”品牌標識確定為博興黃河黨建標志。“鳳德”整體造型以博興黃河河道為原型,進行了擬形化處理,似一隻騰飛的鳳凰,“鳳德”二字出自《論語》,意為德行名望,古為今用,體現博興黃河的地域特征和歷史文化底蘊,寓意建設幸福河的黃河精神。

第三步確立幸福目標。博興黃河黨建工作的重要目標,是建設幸福單位,寫好民生答卷。這是一項系統性的民生工程,既需要頂層設計決策,又需要全局上下聯 動。在局黨組的領導下,該局成立了青年職工聯誼會,以年輕黨員為主力,層層分工,深度參與到幸福單位建設中,各黨支部、青聯會多次就幸福單位建設召開專題討論會,根據省、市局《幸福單位建設實施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分析各種條件,理順建設思路,討論建設目標、內容、方案等,確立了幸福單位建設的初步目標,改善工作、生活和學習設施及條件,把單位建成溫馨港灣、精神殿堂,讓職工吃得滿意、住得舒服、干得開心,讓職工真正工作、生活在幸福裡。於是,經過全局上下研究討論,確定了“幸福裡”品牌建設,這個“幸福裡”,有每位職工對生活的熱情、對未來的期待、對單位的歸屬感。

幸福在這“裡”

在對全局進行詳細考察、調研之后,該局梳理出以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職工食堂雜亂、擁擠,無法滿足職工用餐需求﹔近年來新招錄職工較多,宿舍不充足,無法滿足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文明創建、基層段所文化設施不足﹔“利奇馬”台風對生產和生活設施造成的損害尚未完全修復。建設幸福單位,首先就要將這些短板進行彌補。

博興河務局是一個小局,又是一個老局,隨著近年來人員增多,辦公、生活條件越來越捉襟見肘。一方面是辦公場所嚴重不足﹔另一方面辦公樓西面幾間堆滿雜物的廢舊鍋爐房卻在閑置。幸福單位建設工作啟動后,局黨組研究決定,將廢舊鍋爐房進行升級改造,並於今年6月開始動工,一個多月后,這裡已經成為嶄新的書吧和公寓。

7月14日,我們走進了職工書吧,書吧佔用了一間半房子,外間一圈都是連牆的書櫃,分為政治、哲學、社會科學、軍事、藝術、中國文學、外國文學等專區,共10余個門類3200多冊圖書。裡面的半間是一圈連椅,主要供職工在此閱讀時使用。據局長王軍介紹,改建這個書吧,局裡共投資12萬余元,圖書屬於與縣圖書館共建,並編入其分館,圖書借閱管理引入了先進的“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職工及家屬既可來此閱讀又可借閱,科學而方便。為了讓職工更舒適地閱讀,書吧還特意安裝了明亮、柔和的照明系統,業余時間,職工們可以來書吧安靜地讀書,一方面讓身心得到舒緩﹔另一方面補充新的知識。這裡是全局干部職工一個極好的學習平台,一處理想的“精神樂園”。

書吧隔壁是兩間女職工公寓,每間公寓內有兩個單人席夢思,6扇門大衣櫃,長沙發,圓茶幾,二桌二椅,還裝有空調、地暖、衛生間,兩間公寓不僅滿足了單身女職工的住宿要求,也讓她們在此找到了“家”的感覺。

在書吧及公寓正門綠色牆體的上方,挂有3個楷書大字“幸福裡”,“幸福裡”已不僅是一個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實物,是寬敞、明亮的職工書吧,是兩間整潔、舒適的女職工公寓。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

民以食為天,就餐問題,可以說是職工最關心的問題。為了給職工創造一個干淨舒適的就餐環境,經過多次調研,對機關食堂進行了“改頭換面”式的設計和裝修,將原本雜亂的廚具換成了集成式的整體廚房,餐廳裡破舊的餐桌、長凳換成了統一的卡座式桌椅,牆壁上懸挂著具有藝術美感的裝飾畫,窗戶上安裝了百葉窗帘,營造了一個干淨整潔的就餐環境。軟件設施也及時跟進,局青聯會牽頭以微信公眾號作為平台,自主研發了后勤保障系統“博興黃河”公眾號,提前制訂品種多樣、豐富實惠的營養菜單,方便職工線上查看菜譜、按時報飯,並根據職工反饋進行調整。幸福,就這樣從舌尖流向心頭。

局機關大門多年沒有修飾,風吹雨打,磚牆已經開裂脫落,不僅有礙觀瞻,還關系到單位形象,甚至影響文明創建。這次,局裡下決心把大門進行整修,把原來殘破的深色門牆變成了嶄新的白色鋁板,既顯得純淨,又與機關大樓的外觀更為協調,門口破舊的小屋也變成了煥然一新的警衛室。每天早晨上班,職工走進嶄新的大門,陽光正好照耀在“幸福裡”3個大紅字上,每位職工的心頭都會漫過一層暖流。

幸福單位建設是一項綜合性、整體性的工作,不僅是硬件設施的改造,管理水平也快速提升,局裡新出台了一批具有支撐性的規范管理制度與措施。落實職工工資、津補貼及福利政策,確保職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保障職工的正常福利待遇。按照相關文件規定,按最新標准提高離退休職工福利待遇,讓退休職工共享單位發展成果。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培訓,大膽提拔、使用年輕干部,全局“80后”中層領導干部比例達到70%,組織開展“幸福之聲· 線上讀書營”“520向祖國、母親河告白”等職工文化活動,這些措施讓工作、生活環境改善了,職工精氣神提振了,各項工作的推進更順了。

自開展幸福單位建設以來,博興河務局以創建黃河先鋒黨支部為抓手,加強組織規范化建設、支部標准化建設,大力培育經濟發展長效項目,推進“河地融合”發展,有效提升了博興黃河治理能力﹔密切了黨群關系,促進了干部職工的團結,營造了和諧的工作氛圍﹔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強化理論武裝,形成了全局“一盤棋”、干部職工“一條心”的單位氛圍﹔定時召開民主生活會,積極聽取職工意見建議,組織開展思想教育和業務水平培訓,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努力保障職工權益,改善工作、生活設施,贏得了職工高度認可﹔公共區域環境管理正規有序,助推了“山東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向著山東河務局“事業進步、工作和諧、集體團結、隊伍穩定、職工認可、環境優美”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博興河務局,幸福在這“裡”。

筑造幸福之基

由於堤防短,博興河務局隻有王旺庄一個管理段。該管理段在距離機關30多千米的黃河岸邊,掩映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之中,是一個佔地2萬平方米的院子,幽靜又寬敞,連打漁張閘管所、博興黃河水政監察大隊等單位或部門也設立在這裡。

王旺庄管理段不僅環境好,工作、生活環境也非常舒適,白牆青瓦兩層別墅式辦公樓,西洋風格融合了古典氣息。來到職工宿舍,隨意走進一間門上有“宿舍(七)”字樣的房間,主人不在,屋子裡一張大床,一個大衣櫃,兩把藤椅,一張藤編茶幾。還有空調、液晶電視、電話。王旺庄管理段負責人劉濤說,這是李陽的宿舍,管理段目前共7名職工,宿舍一人一間,從他2008年調來時就是如此,前些年先裝了液晶電視,2018年又裝了空調,為了方便工作,專門為每間宿舍配備了內部電話。靠牆放著的一把吉他很引人注目,但李陽當時去工段上巡查了,也沒法讓他來上兩曲。

管理段院子的東南方有一個雞圈,南邊兩間庫房裡,放著滿滿幾箱新收的雞蛋。副段長傅廣澤說,雞圈養有260隻蛋雞,由於養得好,產蛋率很高,包括局機關職工,每人每周都會分1.5千克到2.5千克的雞蛋,這是由全局職工共同出資、共同勞動、共同享有的勞動成果。沿著雞圈和庫房中間的通道向后走,是一個1000平方米大的菜地,種有豆角、黃瓜、辣椒、茄子等十幾種蔬菜,這裡收獲的蔬菜,也會不定期分享給局機關職工。

辦公樓東邊有一塊約300平方米大的海棠園,幾十棵海棠樹結滿了果實。走過海棠園,東邊有一排平房,管理段的職工食堂在這裡。在廚房,見到一盆排骨,炊事員說,中午做紅燒排骨﹔還有一箱牛奶,傅廣澤說,那是職工吃早餐時發的,局裡為了保証營養,在早餐時間為每人提供一盒牛奶。

副局長李玉亮介紹,管理段食堂一天的伙食標准為25元,個人掏5元,早、午、晚餐分別是1元、3元、1元,差額一部分由職工養雞種菜補充,另一部分由局裡補貼。為保証職工吃得滿意,食堂每周五公布下周食譜,職工有意見可提前提,食堂會考慮多數職工的意見進行修改。據了解,王旺庄管理段被評為山東河務局五型段所,職工食堂也被評為山東河務局職工滿意食堂。

管理段西側建有一個標准化籃球場,此外還有健身室、圖書室等,閑暇時刻,職工可以在段上開展豐富的業余活動。

工作方面,管理段負責管轄臨黃堤10.291千米,南展堤3.75千米,還有一處王旺庄險工,工程長度1900米。為了方便職工巡查管護,局裡專門為管理段配備了一台電動汽車。

考慮到管理段職工屬於外勤工作,難免會出現一些磕傷、碰傷,局裡特意為管理段設置了醫療箱,配備了創可貼、雙氧水、雲南白藥噴霧劑、止血帶、藥用棉花、三角繃帶、脫脂棉等常用的醫療用品,還有一些簡易醫療器械、急救小冊子等。同時,還明確了衛生員,對其進行專業培訓,並在管理段開展急救演練、教授急救知識,使所有職工都能掌握日常傷害的急救方法。

“無論大事小情,局裡都為我們管理段安排得非常周到。如今在管理段工作,真是非常舒適。”今年已58歲的老職工李志民說。

在採訪中,我們還了解到一個有意思的情況,在博興河務局,更多的職工都願意來管理段工作,原因有好幾個:一來局機關男職工宿舍是兩人一間,宿舍設施也沒有段裡好﹔二來段裡每月多一項浮動工資,從五六十元到八九十元不等﹔三來在段裡直接接觸工程技術,科技創新項目多,有利於技術職稱申報,基層鍛煉成長快等。

多年來,我們一直強調基層為本,民生為重,強調政策向基層傾斜,在這方面,博興河務局可謂做的比說的多。管理段是山東黃河最基層的單位,管理段的“幸福指數”高了,幸福單位建設就有了牢固的基礎。

“張”望幸福

與王旺庄管理段緊鄰的,就是著名的打漁張引黃閘。

打漁張引黃閘1956年建成,是山東省開發最早、規模最大的引黃灌溉工程,也是全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工程。從1989年開始,打漁張引黃閘通過引黃濟青工程向青島供水,2013年開始,除向青島供水外,又增加了向濰坊、煙台、威海等膠東城市的供水任務,逐漸形成了膠東調水的大格局。經過60多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規模宏大的打漁張引黃工程系統,渠首的閘群,延伸6000多千米的輸水渠道,5萬余座的大小涵閘,蔚為壯觀,先后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4A旅游景區等。渠首的閘群,匯集了1956年建成的引黃閘,1981年建成的新閘,還有老一干、引黃濟青、三合干、十三條渠、稻改干等進水閘。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舒同題寫的“打漁張引黃閘”,也是難得的書法珍品。

除此之外,打漁張引黃閘還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文化史實,這裡是周恩來骨灰撒放地之一,打漁張引黃閘由蘇聯專家援建,建閘之時調動民工、工人、干部及改造人員達10萬人。

這些都是打漁張引黃閘彌足珍貴的文化旅游資源,這些資源如果能夠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不僅能夠打造一張濱州黃河特色文化新名片,也有助於提高博興河務局的幸福指數。濱州市也十分重視黃河的生態保護和文化建設,市委書記連續兩次帶隊到打漁張引黃閘調研,對打漁張引黃閘的文化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

博興河務局看准這一點,從去年就開始進行了多次實地考察調研,並與相關文化單位合作,計劃從打漁張涵閘博物館、“萬民工”群體雕塑、紀念周恩來西府海棠林、水利文化陳列館、中蘇黃河風情園5個文化主題項目入手,深入挖掘、開發打漁張引黃閘的文化、歷史、水利等文化旅游資源,打造一處新的展示黃河文化、開展紅色教育的基地,達到保護水利遺產、傳承黃河文化、促進當地旅游、吸引社會關注、增加經濟收益的多重目的。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進程中,把黃河基層河務部門盡快建設成為幸福單位。(記者 王繼和 郭旭帆 通訊員 丁海洋 盧令明)

(責編:余璐、李昉)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