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且看綠景滿河山

2020年10月12日09:41  來源:黃河報
 

寧夏隆德縣林溝骨干壩除險加固工程(黃委水土保持局提供)

綠色,是這個時代的標志。從新發展理念的精准闡釋,到綠水青山的廣泛實踐,時代之綠涌動大江南北……

人民治黃7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乘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東風,昔日山光水濁的黃土高原,滄海桑田、山川巨變,一幅幅綠水青山美麗圖景盡現眼前。

黃河之患,因在泥沙,生態之憂,根在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

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地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積達45.4萬平方千米。嚴重的水土流失,既讓流出區深陷貧困,又使黃河復雜難治,善淤、善徙、善決,歷史上決口改道頻繁,至今仍“懸河”高懸……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黃河“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有條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設旱作梯田、淤地壩等”,同時,“水土保持不是簡單挖幾個坑種幾棵樹,黃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種樹,種什麼樹合適,要搞清楚再干”……

這一年,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循著總書記擘畫的重大戰略方向,深入把脈,精准施策,著力攻關,實現重大思路、重大舉措與重大問題研究系統謀劃,一體推進,開局見效。

頂層謀劃 系統把脈——面向未來的治理藍圖鋪展眼前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實施謀篇布局。

“這標志著我們邁出了‘萬裡長征’第一步。”黃委水土保持局局長王敏說。一年來,在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指導和黃委黨組領導下,水土保持局組織黃河上中游管理局等單位,數次踏上黃土高原,調研、考察、咨詢專家,提出黃河流域水土保持規劃思路意見,編制完成《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專項規劃》(簡稱《專項規劃》),這既為《綱要》相關內容編制提供了支撐,也使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有了一張高起點、高標准的發展藍圖。

王敏說:“開展頂層設計,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部署的首要任務,亦是一年來黃河水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半個多世紀的黃土高原治理探索中,人們總結出“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溝、坪、梁、峁、坡綜合治理,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科學配置,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協調發展”的具有黃河特色的水土保持模式。

這一模式成效矚目:截至目前,黃河流域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4萬平方千米,建成淤地壩5.9萬座,建設基本農田550萬公頃,平均每年攔減入黃泥沙4.35億噸。黃土高原近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治理,水力侵蝕面積較1990年減少1/3﹔植被覆蓋度由30%提高到60%以上。

但是,面對新形勢與新要求,開展新時期的《專項規劃》編制,仍需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為了讓《專項規劃》具有科學性、前瞻性,我們對黃土高原開展了廣泛、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王敏說。

針對淤地壩,組織9個組對7個省(區)18個重點縣的淤地壩建設和運行管理情況進行調研,提出了10個調研報告。“淤地壩該不該建、建在哪、怎麼建?老百姓、當地政府的接受程度如何,現在還願不願意打壩淤地?基本摸清楚了。”

針對旱作梯田,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用遙感手段分區、分類、分省進行統計,找出適合坡改梯的地方和需要改造的旱作梯田數量。

同時,還開展了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分布及成因專項調查,基本摸清了可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

在調研的基礎上,黃委又有針對性地開展了3項研究工作: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率研究、淤地壩重大問題研究、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目標及對策措施研究。

研究工作負責人之一、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土保持所所長肖培青博士告訴記者:“為實現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的量化考核,我們首創性開展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率研究,已提出水土保持率的定義、內涵及計算公式等成果。”她還帶領團隊在對淤地壩利弊、控制重力侵蝕、減蝕作用機制等分析基礎上,提出了淤地壩建設管理和安全運用對策措施,估算了淤地壩年均減蝕量,研判了到2025年、2035年淤地壩工程建設的目標、布局、規模和任務。

王敏說,隨著調查研究工作的持續深入,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保護與治理的總體布局日漸清晰——實行因地制宜、分區防治、分類精准施策。

將黃河源頭、祁連山、甘南黃河上游,子午嶺、六盤山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渭河、汾河等黃河重點支流源頭,以及各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作為重點保護區。以保護林草植被為重點,實行小治理大保護,著力做好預防保護,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

將黃河中游河龍區間,渭河、涇河、北洛河上中游,內蒙古十大孔兌(黃河內蒙古段由南向北匯流的10條相鄰的一級支流,多年平均向黃河輸沙2711萬噸),寧夏清水河上游,甘肅祖厲河,青海湟水下游等區域,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的7.86萬平方千米的多沙粗沙區,作為重點治理區。以支流為骨架,以小流域為單元,實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綜合治理。

“對於重點治理區,在治理措施上又做了進一步細化。”王敏介紹。在陝蒙接壤的兩河兩川、陝北無定河中下游和馬蓮河上游,以粗泥沙集中來源區為重點,科學布局新建攔沙工程,攔減粗泥沙﹔在多沙粗沙區,結合病險淤地壩的除險加固,進一步完善以淤地壩為主的溝道壩庫工程建設﹔在沿無定河中游—佳蘆河—臨縣一帶,大規模新建旱作梯田,蓄水保土,支撐當地增產增收致富﹔在甘肅董志塬、陝西洛川塬及黃土高原其他殘塬、澗地區,以保護農業耕地為根本,進行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遏制塬面、澗地進一步萎縮,實施固溝保塬﹔在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等風水蝕交錯區繼續實施防風固沙,筑牢西北、華北生態屏障。

王敏透漏,目前,黃委正在按照水利部統一部署,組織黃河上中游管理局等單位編制升級版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規劃。

專項行動 聚焦重點——綠色發展的理性之光引領航向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取得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事半功倍的效果,關鍵是要找准重點、抓住關鍵,在關鍵點和症結點上出實招、出妙招。

黃委水保局副局長朱小勇向記者打開一份黃土高原遙感影像:“你看,現在黃土高原大部分地方都綠油油的,剩下不綠的地方大多是人類活動區,這塊黃色區域是一個沒有採取防護措施的生產建設項目,遇到暴雨,裸露的土地很可能被沖得一塌糊涂,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被稱為“能源流域”,煤炭儲量佔全國一半以上,煤炭富集區主要位於沙漠黃土覆蓋區,區域生態脆弱,植被自我修復能力差。生產建設項目隻要擾動地表,就存在水土流失的風險,人類活動已成為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的主要影響因素。

如何化解人為水土流失——這一當前水土流失問題的主要矛盾,讓黃土高原的綠意更廣、更濃呢?

唯有以雷霆手段下猛藥、出重拳,方能藥到病除、強身健體。2020年8月31日,一場史上最嚴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專項整治行動在黃河流域全面打響,將持續至次年9月,整整一年。

“這是黃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求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重大舉措。”朱小勇說,“整治是手段,規范生產建設項目管理秩序,強化公民生態環境意識,把水土保持化為公民自覺行動才是目的。”

專項整治行動涉及范圍之廣、力度之大、手段之強,前所未有。

這一行動覆蓋黃河流域9個省(區)71個市(地、州)417個縣(市、區、旗),有500多個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參與,擬整治項目超過3萬個﹔將全面排查2011年《水土保持法》施行以來已建和在建的生產建設項目,重點對存在未批先建、未批先變、未實施防治措施、未開展監測、未驗先投、未繳納補償費等違法違規行為的項目進行集中整治﹔分為部署行動、清理排查、集中整治、“回頭看”4個階段,建立工作台賬,做到發現一處、查處一處、銷號一處。

要在1年時間內完成3萬余個項目的排查整治,談何容易。這其中有的還是“陳年積案”,且存在項目分布廣、基層水行政執法人員少、執法經驗不足等問題。

為確保整治實效,做到統一標准、統一要求、統一行動,黃委充分准備,創新手段。

開發黃河流域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專項整治信息平台。從6萬多個生產建設項目中梳理出2.8萬個符合條件的項目,作為本次專項整治行動的基礎項目,全部錄入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是專項整治行動的‘神經中樞’,我們將以此為基礎,落實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任務,監控工作進展,發現問題及時督導和推進。”朱小勇說。

編制《黃河流域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手冊》。逐一明確每項工作的責任分工、依據、標准、方法、內容、階段成果以及時間要求等。針對其中難度較大或容易產生歧義的工作環節,特別增加了詳細的注解和說明。

對流域相關市、縣2100多名水土保持監管人員進行了培訓。為擴大培訓范圍,採取“流域統一培訓,線上線下結合,省市縣同步開展”的方式,並進行了線上線下研討、答疑。

除此之外,黃委還搭建了在線答疑平台——QQ工作群,群成員達2000人之多。朱小勇告訴記者:“大家執法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咨詢我們,我們現在每天能回答上百個問題。”

為確保整治實效,黃委組織嚴密、環環相扣,讓違法違規項目無處藏身。

9月至11月,逐個排查認定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生產建設項目,錄入專項整治信息平台﹔12月至次年6月,對認定的項目逐個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如不限期整改,則追究責任、行政處罰、信用懲戒、挂牌督辦﹔次年7月至9月,對已整改銷號項目,尤其是挂牌督辦項目抽查復核,督促整改到位。

朱小勇介紹,對於“難啃的骨頭”,行政處罰不奏效的話,信用懲戒就是“致命一擊”。將拒不整改的生產建設單位和其他參建單位列入水土保持“重點關注名單”或“黑名單”,在全國及省級水利建設市場監管服務平台向社會公開,讓“失信”單位今后承攬項目受阻,是最令其懼怕的。

專項行動的沖鋒號已吹響,綠色發展的理性之光定會照亮黃土高原快速發展的前行之路。

創新驅動 靶向施治——用睿智大腦拯救荒原沉疴

下先手棋,打主動仗,始終是科研工作者不懈的追求,更是黃河科研人應有的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黃河流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黃土高原的主色調已由黃變綠,如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高原人民富裕起來?”這是中原學者姚文藝的常思之事。

他說,過去水土保持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結合比較薄弱,一些治理模式不能滿足民生改善的需求,致使群眾對水土保持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地方為生計而發生毀林開荒、上山放羊的現象。

“水土保持具有充分考慮自然、社會等各種因素,統籌協調各方力量,科學綜合各項措施,實現生態—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基本特質。”姚文藝說。

他把研究重點放在了黃河流域生態最為脆弱的砒砂岩區,這個面積僅1.67萬平方千米(佔黃河流域面積的2.2%)、每年向黃河輸入的粗泥沙卻高達1億噸(佔黃河下游河道多年平均淤積量的25%)的區域。

2013年以來,姚文藝領銜承擔了“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黃河中游砒砂岩區抗蝕促生技術集成與示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鄂爾多斯高原砒砂岩區生態綜合治理技術”。

他告訴記者,砒砂岩是種“奇葩”的石頭,無水堅如磐石,遇風、遇雨、遇凍、遇晒、遇外力,就鬆散為砂,植被難以在其表面存活。

“一期項目的研究目標是修復植被,減少水土流失﹔二期項目的研究目標則在修復植被的同時,更側重於促進當地生態經濟發展。”

他帶領團隊精心設計了草、灌木、喬木等搭配種植方案。比如,在砒砂岩覆土區的坡頂,大面積種植沙柳、油鬆等灌喬,搭配山杏樹、蘋果樹、桃樹﹔草木與中藥材甘草間作種植。同時,修建截流溝、截流池,滿足植物生長需水。

二期項目還找到了資源開發與生態建設的契合點。姚文藝介紹,砒砂岩區露天煤礦開採對環境的破壞非常嚴重,不但會留下碩大的採煤坑,而且採煤坑周邊丟棄的大量煤矸石與砒砂岩性質一樣,極易造成水土流失。項目組在昶旭露天煤礦建立試驗區,研究了採煤坑回填土壤改良技術、煤矸石改性技術等,從而把採煤區改造為旅游觀光採摘園,把煤矸石變成筑路材料。

姚文藝說,目前,35平方千米的科技示范園、10平方千米核心成果示范基地已初具規模,建立了灌草平茬飼料、砒砂岩改性材料加工生產線2條,開發了林果飲料、生物質飼料、砒砂岩改性材料等產品5項,並編制了相應的產業技術標准和技術工法。沙柳等灌草平茬飼料已上市售賣,棗茶葉已進入中試生產。

利用研發的新技術在砒砂岩區種植的蘋果樹

姚文藝對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間布局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說,黃土高原地區侵蝕類型多樣,各個區域的地形、地貌、下墊面、土壤、氣候差異都比較大,決定了其生態承載能力的不同,應該根據生態承載能力和水土流失類型來分區治理。

過去是有過教訓的。不考慮生態承載能力千篇一律地搞一個治理模式,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現象。比如:“小老頭”樹,雖然種活了,但是十年二十年始終沒有變化,瘦瘦小小,不見生長﹔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出現的土壤干層現象,有很厚的土層干了,植被也慢慢退化死亡了﹔人工造林出現的成活率低、生長率低、保存率低“三低”現象,等等。

姚文藝通過研究氣候、地貌、植被、侵蝕之間的耦合關系,界定了分區量化治理格局: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區,如毛烏素沙地,植被抗蝕力、降雨侵蝕力都弱,植被自我修復能力也差,應以自然修復加人工適當干預,恢復稀疏草被為主﹔年降雨量300毫米至450毫米的地區,降雨侵蝕力明顯增加,植被抗蝕力增加有限,應以淤地壩、梯田+封禁的工程措施為主,輔以種植低覆蓋度的灌草﹔對於年降雨量450毫米以上的地區,則要以生物措施為主,形成喬灌草多樣性植物群落,並輔以工程措施。

姚文藝還談到兩處亟須補強的“短板”。一是加強溝道治理。黃土高原地區植被得到快速恢復,但效果明顯的主要是坡頂和緩坡地帶,絕大部分溝道上仍然是裸露的黃土,極易發生重力侵蝕,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無定河流域2017年“7·26”暴雨形成的高含沙洪水就是例証。二是建立退耕還林還草長效補償制度和監督評價機制,以減少復墾、“偷牧”的潛在風險,公平公正地執行補貼政策。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有條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設淤地壩﹔今年4月在陝西調研后作出了建設高標准、新工藝新型淤地壩的重要批示。

記者了解到,黃土高原現有的淤地壩在發揮巨大攔泥治沙保水保土效益的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潰決風險高,淤地壩均為土壩,壩身不能過流,一旦遭遇超標准洪水,易潰易決,水沙危害嚴重﹔其次是管護壓力大,淤地壩數量眾多,位置分散,防汛要求每座壩落實“三個責任人”,管護壓力較大﹔再次是攔沙不充分,按照淤地壩原設計標准,需預留滯洪庫容用於自身防洪安全,導致滯洪庫容長期空置,不能發揮攔沙作用。

“如果壩體足夠堅固,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黃河設計院高級工程師蓋永崗告訴記者,黃河設計院董事長張金良領銜研發的一款可壩身過流的新型免管護淤地壩,可解決這三大問題。

“考慮到黃土高原地區缺少砂石骨料,無法修筑常規的混凝土壩,我們研發了黃土固化劑,把固化劑與黃土摻和后,用機械碾壓到壩體上,形成防沖刷保護層,這個保護層類似於混凝土,時間越長強度越大。這樣,壩體強度增加了,就不用擔心洪水沖垮壩體,也不用預留滯洪庫容,從而達到防潰決、免管護、多攔沙的目標。”

蓋永崗介紹,新型免管護淤地壩受到流域省(區)的歡迎,陝西省初步確定擬建設11座、內蒙古自治區擬建設5座新型免管護淤地壩,位於甘肅省西峰市的新型免管護試驗壩也正在建設中。

一項項重大技術創新,一次次重大思路撥開迷霧,黃土高原生態建設之路愈加開闊。“看得見悠悠青山,望得見潺潺綠水,端得穩‘生態飯碗’”的幸福畫卷正在漸次展開…… 

(責編:余璐、李昉)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