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扶貧,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

2020年10月16日09:55  來源:光明日報
 

在我國,貧困地區和生態敏感地區存在著高度的交叉重疊狀況:寧夏西海固,過去苦寒甲天下,如今生態依然脆弱﹔雲貴川山區,生物多樣性豐富,人均收入卻在全國處於較低水平﹔居住在青藏高原三江源頭的人們,為了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默默地守護著“中華水塔”……生態敏感區往往與貧困如影隨形,這成為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於是,有人認為,生態環境保護與扶貧開發的目標相矛盾,二者如魚與熊掌一樣,不可兼得——其實不然。

人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過程,就是增加自然資本、守護自身福祉的過程。從根本而言,隻有保護和修復好綠水青山,才能有更多的金山銀山源源不斷地轉化而來——綠水青山是一切人類社會財富的源頭和支撐,如果人類失去了自身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即使有再多的社會財富和人工建設,也隻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生態環境保護上,我們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惠澤的應該是包括貧困人口在內的全體民眾。對那些因為守護綠水青山而放棄一時一地短平快發展的貧困地區,我們必須多看一眼。

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改善生態環境同樣是為了民生。為此,國家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鼓勵生態脆弱地區的貧困人口參與生態管護﹔通過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建設與修復項目,吸納一定比例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參與工程建設,並支付合理的勞務報酬,使其守土有責而無后顧之憂﹔支持農戶依托當地優勢資源發展兼具生態與經濟效益的農林產業,實現“造血式”扶貧……

生態扶貧,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我們需要秉持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能把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有效轉化的帶頭人作用﹔我們需要積極推動自然生態資源變資產、生態扶貧資金變股金、貧困人口變股東等改革……既要改善發展環境,也要激活微觀活力﹔既要讓當地的綠色資源更加活泛,讓綠色希望廣泛播散,也要不斷增強綠色集體經濟發展的實力和動力。

從綠水青山通往金山銀山的道路不會千篇一律。在加強自然生態保護的前提下,各地完全可以根據區位優勢、資源稟賦、文化傳統等特點,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綠色發展,全方位、全過程激活貧困地區在旅游觀光、可再生能源生產、健康養生、生態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發展潛能,充分體現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本土化特色,做到一村一品、一地一風格,在充盈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綠水青山中,吸引游客駐足體驗,深度感受行走在綠水青山中的愜意,盡情享受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綠水青山是優質生態產品的耕地和產床,也是培育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外市場的希望所在。生產者可以依托當地的資源稟賦,調整優化生態產品結構,提升辨識度、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適度適時適量擴大供給規模﹔消費者可以優先選擇採購貧困地區的生態產品,在享受優質產品的同時,為扶貧盡一份力量,從而促進貧困地區的優質生態產品供銷兩旺。從消費終端推廣消費扶貧,有利於讓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生產出更多富有品牌價值、能夠持續增收的優質生態產品,進而更好地回饋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形成生態美、百姓富的良好局面。

總之,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並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通過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加大生態補償力度、積極發展生態產業、創新消費扶貧等方式,有機地協調統一起來,相互促進增益,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作者:樊良樹,系華北電力大學副教授)

(責編:余璐、林露)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