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中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已現雛形

分區管控 生態更美

刁星彤
2021年09月21日05: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加快推進光伏基地建設,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圖為工作人員在大隴鎮雙潭湖光伏發電場清理水草。
  張明偉攝(人民圖片)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志願者走進墩頭鎮的小學,利用廢棄的麥秸稈指導學生編織草帽等。
  周 強攝 (人民圖片)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銀川科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魚菜共生系統內打理薄荷苗。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攝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的美麗風光。
  朱紅生攝

  在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和平鎮的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在鋰離子電池回收生產線上忙碌。
  王晉焱攝(人民圖片)

  近年來,新疆哈密市通過劃定生態紅線、禁牧還草、圍欄養殖等措施,讓生態環境得到逐步恢復。圖為成群的馬鹿徜徉在草原上。
  蔡增樂攝(人民圖片)

  沿江1公裡范圍內落后化工產能全部淘汰,干流沿線城市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長江經濟帶逐步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加快治理銀北土壤鹽漬化和農業面源污染,寧夏建設賀蘭山東麓綠道綠廊綠網﹔按照“一河一策”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陝西省 “全口徑”開展黃河干流陝西段入河排污口專項排查,初步建立排污口台賬,黃河流域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目前,神州大地環境管理進入生態優先、分區管控、精准施策的新時代,各地“三線一單”落地應用見成效,在機制、體制全面鋪開的當下,中國“三線一單”已現雛形。

  

  精准施策

  進入新時代,經濟需要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需要高水平保護,為此,要求環境管理逐步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在此背景下,“三線一單”應運而生。

  “三線一單”是指以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為基礎,編制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力求用“線”管住空間布局,用“單”規范發展行為,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的環境管理機制。作為環評管理的重要改革內容和環境保護管理的重大制度創新,“三線一單”近幾年在區域戰略環評、規劃環評基礎下,順應新的環境管理需求不斷完善起來。

  生態保護紅線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環境質量底線指結合環境質量現狀和相關規劃、功能區劃要求,確定的分區域分階段環境質量目標及相應的環境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資源利用上線以保障生態安全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的,結合自然資源開發管控,提出的分區域分階段的資源開發利用總量、強度、效率等上線管控要求﹔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則是指基於環境管控單元,統籌考慮“三線”的管控要求,提出的空間布局、污染物排放、環境風險、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禁止和限制的環境准入要求。

  2019年,第一梯隊長江經濟帶11省(市)及青海省全部完成了“三線一單”發布工作,全面進入落地實施應用階段﹔2020年底,第二梯隊北京等19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線一單”成果全部通過技術審核,16個省(區、市)政府已正式發布。目前,31省(區、市)通過開展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三類環境管控單元,並根據單元特征提出針對性的管控要求,“三線一單”成果全部通過生態環境部組織的技術審核。

  “‘三線一單’編制過程主要考量的是環境資源的承載能力,”西北政法大學環境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丁岩林介紹道,“相比於十幾年前的‘主體功能區劃’,‘三線一單’更注重保護而不是開發。”

  精細管理

  劃定分類管控區域、嚴格把控“三高”企業准入、及時騰退不合理工廠和建筑、堅持生態優先推進鄉鎮綠色發展……“三線一單”在各地不斷推進中。

  山東省“三線一單”落地應用見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16市“三線一單”成果全部發布實施,共將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2358個陸域和428個海域環境管控單元,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通過“三線一單”精准施策,確定了大氣和水環境質量底線目標以及土壤環境風險防控目標。據蒙陰縣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三線一單”劃定了縣內水環境優先保護區664.61平方公裡,佔縣域面積的41.5%﹔同時,把縣經濟開發區等劃定為重點管控區。在分級分類的嚴格管控下,2020年全縣空氣環境質量同比改善11.1%,優良天數達到245天﹔44條河流全部優良達標,3處城鎮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准,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湖南出台了《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明確規定長江干流和湘江岸線1公裡范圍內不准新增化工園區,推動沿江化工企業搬遷,切實強化源頭預防和管控。加快推動五大重點工礦區轉型升級,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多家重化工企業全部退出。如今,泛舟岳陽洞庭湖區域,不時可見江豚飛躍出江面,濺出水花。

  “‘三線一單’最大的利好在於精細化管理,”丁岩林說,“這是一個綜合化、集成化的工作,清單編制人員要參考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和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相關政策文件,同時依據行政區劃以及各類法律法規。在如此全面深入的編制過程下,‘三線一單’的分區更科學,也讓政府的權責清單、環保清單、審批清單更精細。”

  由於陝西省秦嶺珍稀動植物多、生態保護形勢嚴峻,其“三線一單”的編制過程更為嚴格。按照保護優先、銜接整合、有效管理的原則,陝西將全省行政區域統籌劃分為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三類環境管控單元,共計1381個。

  “截至今年5月,已經完成涉及秦嶺6市生態環境管控和准入清單,”丁岩林介紹,“負面清單實行的是法無禁止皆可為,但隨著社會、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原有的負面清單可能漏掉了有些對生態環境有危害的產業,加之更新不夠及時,所以在秦嶺重點保護區施行‘正面清單’即‘允許目錄’,‘允許目錄’之外的產業和項目不得進入。一般保護區施行‘限制目錄’和‘禁止目錄’。‘限制目錄’內的產業、項目必須滿足相關規定,‘禁止目錄’內的產業和項目一律不得進入。”

  綠色轉型

  除了保護生態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外,“三線一單”落地應用還倒逼企業走上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將24家熱鍍鋅企業逐一落入所在街道管控單元,在相應的單元清單中提出了產業集聚、轉型升級的准入要求,對位於優先保護單元和周邊環境較敏感的熱鍍鋅企業,逐步將它們遷入產業園區或工業聚集區,令其實施生產工藝和設備以及污染防治設施升級改造,成功地依據“三線一單”成果推動熱鍍鋅產業實現布局優化。

  湘西高新區圍繞“三線一單”劃定的產業發展方向,引導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目前已基本形成高新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文化旅游、現代服務業等五大主導產業,並逐步形成了核心生活區、科教文衛區、金融服務區、工業集中區等既保持聯系又彼此獨立的合理分區,承接產業轉移引進的34家高新技術企業構成了數條盈利優質、高效環保的產業鏈。

  未來,“三線一單”將以其科學、嚴格的管控標准對項目開發建設進行限制,丁岩林認為,“目前政策規定會對‘三線一單’進行每5年一次的定期更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精細化管理將成為‘三線一單’的最大亮點。”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