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網絡購物又迎新一輪熱潮,快遞包裝減量化、可循環不斷推進——

包裝減一點 綠色加一分

本報記者  李心萍  呂紹剛  程  晨
2021年11月15日05: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表資料由北京印刷學院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朱磊提供
  本報記者 李心萍整理

 

  核心閱讀

  今年“雙11”期間,隨著消費市場迎來新一輪熱潮,快遞業的綠色化、減量化也越來越受關注。

  從包裝的減量、循環使用,到運輸體系的優化,隨著多方協同推進,快遞業的綠色化進程也在不斷加速。

  

  付定金、算滿減、付尾款、拆快遞……剛剛過去的“雙11”,網絡購物又迎來新一輪熱潮。

  根據國家郵政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發布的《關於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每年11月的第一周為“綠色快遞宣傳周”。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業的綠色化、減量化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主管部門、郵政快遞企業、消費者等多方正共同努力,讓快遞更加綠色。

  多方協同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

  前幾天,北京市朝陽區的何女士在辦公室接到快遞小哥電話,說她買的水果到了。何女士請快遞員把快遞放門口,小哥再三叮囑:“保溫箱千萬別扔,我下午來收。”

  何女士常用的這家電商平台採用可循環使用的保溫箱已有數年。“我常買的三文魚、鱈魚、羊排,都是用這種保溫箱包裝。每次送到后,我把東西拿出來,快遞小哥會把箱子拿走。”何女士說。

  這種循環使用的快遞保溫箱,正是郵政快遞企業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的一種嘗試。據業內人士介紹,快遞包裝主要有6類,主體包裝中10%是封套、55%是包裝箱、34%是塑料包裝袋,還有填充物、膠帶、內部處理的中轉袋,種類多、用量大。推動快遞包裝減量化,是推進綠色包裝工作的重要內容。

  據一家郵政快遞企業的倉內管理人員介紹,今年“雙11”期間,該企業單倉循環箱日使用量超過5萬個,替代了過去每天超過20萬個的紙箱和塑料包材。另一家郵政快遞企業則聯合電商平台共同推出6萬家站點激勵包裝回收、1萬家站點試點舊包裝循環寄件項目,並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和推動快遞包裝回收。

  近年來,為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國家郵政局推動在電子商務法等法律中增加快遞包裝治理相關條款,引導寄遞企業圍繞綠色包裝等重點領域加強科技創新﹔在《快遞暫行條例》《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和《快遞服務國家標准》中明確了快遞生產作業相關要求,並印發《郵件快件包裝廢棄物回收箱應用參考》,穩步推進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通過快遞運單電子化、包裝減量化等方式,我國快遞業綠色化、減量化的探索已經取得進展:2020年,用電子運單替代傳統紙質快遞運單,相當於節約833億張A4紙用量﹔將瓦楞紙箱的瓦楞紙層數從5層減少為3層甚至更少,將包裝袋厚度從0.06毫米減至0.03毫米,將膠帶寬度從60毫米及以上縮小至45毫米及以下。

  通過推動郵政快遞企業在郵政快遞網點設置符合標准的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對回收后外形完好、質量達標的包裝箱、填充材料等重復使用,以及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快遞員上門、驛站回收等,國家郵政局正探索構建郵件快件包裝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式。截至目前,全行業已投入使用380萬個可循環快遞箱(盒),有效減少了包裝箱、包裝袋和填充物的用量。

  3月12日起施行的《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明確了包裝選用要求和原則,規定寄遞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包裝物管理制度,優先採用可重復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物,減少包裝物的使用。《辦法》要求寄遞企業合理進行包裝操作,不得過多纏繞膠帶,盡量減少包裝層數、空隙率和填充物。此外,鼓勵寄遞企業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回收流程,對包裝物進行回收再利用。

  當前快遞包裝綠色化實踐亦面臨困難

  目前,快遞包裝的管理正不斷完善,但其綠色化實踐仍面臨一些困難。

  “我從廣州往北京寄行李,看到快遞員一圈圈往箱子上纏膠帶,真是看不下去,簡直太浪費了!”北京的劉先生無奈地說:“我說別纏那麼多,壞了算我的。快遞員說不行,他們有他們的標准,得保証安全。”記者走訪了多家郵政快遞企業,不少快遞員都表示,當前的主要工作還是把快件安全送到客戶手上,有時就不會過多考慮儉省包裝材料的問題。

  消費者有循環使用、減量化的意識,卻缺少實踐渠道﹔郵政快遞企業進行相關嘗試,又勢必要考慮寄件安全、成本增加等問題。

  採訪中,也有一些快遞員告訴記者,他們在工作中會根據具體情況減少包材使用,按照相關規定根據箱子大小採用“一”字、“十”字等封裝方式,當物品重量不重、包裝不易漏時,就盡量少纏膠帶﹔根據物品具體情況判斷,少用或不用填充物。他們還會在派件時問客戶是否願意將箱子回收,並保留一些基本沒有問題的箱子。

  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技術方面的探索也一直在推進。一名從事快遞包裝設計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以瓦楞紙箱為例,很多紙箱為了好看或者防水,生產時會再覆蓋一層塑料膜,但這也造成紙箱難以回收利用,“很多農產品比如水果,在運輸過程中會有水分蒸發,或者在放進冷庫時容易受潮,不覆膜的話紙箱容易塌,無法保護商品。目前,一些機構也在探索新工藝,以求擺脫覆膜技術。”

  “不管包裝材料還是填充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的成本都是普通材料的好幾倍,所以隻能用在附加值高的產品上。”這名業內人士說。

  至於循環包裝,一家郵政快遞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快遞循環箱方面,包裝的成本主要有兩塊,一是包裝箱的物料成本,一般情況下,為保証包裝能多次循環,採購塑料箱的成本為同規格紙箱的15—20倍,箱子使用壽命為30—40次。之所以循環運營成本比較高,主要原因是在快遞場景下,前期需要投入使用循環管理系統,運營過程中還要投入包裝回收調撥、清洗維護等成本。整體核算下來,對比紙箱,現階段循環包裝沒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據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快遞包裝綠色治理面臨三方面問題:

  首先,法律法規標准體系仍待完善。快遞包裝涉及包裝生產企業、包裝銷售企業、商品生產企業、寄件人(電子商務經營者和一般用戶)、郵政快遞企業、收件人、社區物業、廢品回收企業、垃圾處理機構等多方主體,現行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的對象主要是郵政快遞企業,對其他主體缺乏有效約束,制約了治理成效。

  其次,上下游協同有待加強。來自上游電商經營者的包裹佔快遞業務量70%以上,通過郵政快遞企業對上游用戶的引導,目前,76%的電商快件在寄遞環節不再二次包裝。因而推動電商等上游產業落實綠色包裝要求,成為快遞包裝治理的關鍵。

  再次,綠色供給不足。目前行業綠色供給相對不足,聚焦行業實際需要的綠色產品、技術和模式欠缺,自然條件下可生物降解包裝推廣成本較高,可循環包裝應用模式亟待創新,且替代成本居高不下。據統計,如果全行業全部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袋、環保膠帶替代目前使用的普通塑料包裝袋、普通塑料膠帶,按照2020年業務量計算,全行業將增加187.9億元成本,佔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的2.1%左右。

  綠色快遞,人人有責

  為號召消費者參與快遞包裝回收,一家郵政快遞企業聯合電商平台新鋪設1.3萬個綠色回收箱,今年“雙11”期間每天還准備了50萬個新鮮雞蛋,送給參與快遞箱回收的消費者。

  值得關注的是,使用習慣也關系著環保快遞包裝的推廣和應用。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快遞是一個完整系統,現階段,一些可循環、可降解包裝材料可能在物理性能比如抗壓性上稍微差一點,那麼如何適應這些材料,對整個系統都是很大的考驗。”

  《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從包裝選用、封裝操作、包裝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全面規定了寄遞企業的義務。但是,寄遞企業履行相應義務多數離不開用戶的配合,例如,對快遞員依照規范進行的包裝操作,用戶不宜提出過多纏繞膠帶等不合理要求﹔自備包裝物不符合規定,快遞員要求更換或者代為更換的,用戶不得拒絕或阻礙﹔對寄遞企業投入使用的可循環包裝物,收件人應當在取出內件后將可循環包裝物歸還快遞員等。

  據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全面落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規定,全面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健全完善法規標准政策體系,持續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

  國家郵政局呼吁廣大用戶積極參與、認真配合郵政管理部門和寄遞企業的相關工作,共同為構建綠色快遞、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貢獻。

  (王露純參與採寫)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15日 14 版)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