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以中華智慧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新時代新步伐)

鄭  曦
2021年11月23日09: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中國風景園林同中華傳統文化一脈相連,蘊含了中國傳統人居生態環境營造“師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與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生態文明思想一脈相承。以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為指導,傳承並創新中國傳統風景園林中系統有序、韌性有余、取用有度的優秀文化基因與生態智慧,必將為促進生態人居環境治理、實現綠色發展、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作出貢獻。

  在“天人合一”理念指引下,中國塑造了綿延千年的“山—水—城—居”人居環境模式。中國人“因天材、就地利”進行城市選址,以自然山水為先導,以營建園林的方式營建城市,形成了“人與天調、天人共榮”的山水城市景觀系統。蘇州是中國山水城市的范例。古代蘇州城的選址基礎是源於太湖和周邊淺山組成的區域景觀系統,經過對水系的生態梳理,滿足防洪、灌溉農田、漕運等城市基礎設施需求。整個城市運行與資源調配完全建立在這個自然體系中。今天的蘇州保持著獨特的水陸棋盤格局,星羅棋布的城市園林體系與城郊淺山風景體系相互融合。這是傳統生態智慧所孕育的山水城市的生命力。

  山水城市的營建方式對於當前城市建設具有極高的借鑒價值和傳承意義。城市不是脫離自然而孤立建設的單體,城市的開發建設不應該是無序擴張和無規則增長,而應該遵循自然的山水格局,保護蘊含文化認同的歷史風貌,尋求與自然的高度融合,最終為人民營造詩意棲居的生活環境。

  按照“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原則,中國風景園林在營造中深刻遵循著自然的生態規律,以系統觀的生態手段應對自然災害,構建更加穩定和具有生命力的區域人居生態系統。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通過水患治理重塑區域景觀系統的典范,在缺乏現代科學的先秦時期,其工程設計之精巧、布局之合理令人驚嘆,它成功解決了魚嘴分水、飛沙堰泄洪排沙、寶瓶口引水等許多復雜的水利工程問題,化自然災害為生態福祉,將洶涌的岷江洪澇轉變為滋養川西平原農業發展的生命血脈,在兩千多年后仍能繼續發揮作用。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全球多個城市出現嚴重的內澇災害,給人民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相比較消極的防洪筑堤工程和挖湖蓄水工程,更倡導從傳統的生態智慧治理手段中汲取經驗,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應對城市與自然的沖突,並通過順應自然的方式將這一沖突變成支撐城市生態安全和人民生產生活的綠色基礎設施,讓城市更安全,並重新調和人與生態環境的平衡。

  中國上千年的農耕文明所承襲下來的“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的朴素生態思想,在中國風景園林和人居環境營造中處處體現。廣布於我國長三角和珠三角的桑基魚塘,作為世界上最早的生態農業模式,時至今日仍然得以延續和發展,體現了適應、節制、循環的中華生態哲學理念。“塘基種桑、桑葉喂蠶、蠶沙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的農業生產流程,促進系統中的營養物質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實現了對水土資源的巧妙利用與精心維護,不僅達到了復合循環、協同互利、共生多贏的目標,還創造了藍綠相間、錯落有致、極具水鄉韻味的地域景觀,從而成為可持續的生產與生活、人地和諧的典范。桑基魚塘所蘊含的“整體、循環、協調、再生”的中華傳統生態智慧,與當前“碳達峰、碳中和”的全球低碳發展理念高度吻合:通過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格局,構建自然資源集約高效利用機制,在世界經濟復蘇中逐步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與升級,構建環境、經濟、社會效益多贏的新格局。

  新時代的中國風景園林擔負著“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重要使命,在傳承淵深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努力實現著對傳統生態智慧進行創新性發展與升華的重任,不僅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也為全球生態治理方案探索出一條以中華智慧引領的有效發展之路。

  (作者系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

(責編:王仁宏、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