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科技為野生動物保駕護航(保護生物多樣性系列報道)

本報記者 劉發為
2022年03月15日05: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哲古湖地處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措美縣境內,冬日的哲古湖,湖光、雪山、野生動物相映成趣。
  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攝

  目前,青海省分布有脊椎動物605種,其中中國特有種117種,青藏高原特有種120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7種。圖為在青海拍攝的兔猻。
  鮑永清攝(新華社發)

  在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黑葉猴。
  瞿明斌攝(人民圖片)

  丹頂鶴在遼寧省盤錦市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嬉戲。
  孫小偉攝(人民圖片)

  從2019年至今,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推出了上千期短視頻節目《秘境之眼》,向觀眾展示了許多野生動物生活的有趣瞬間,跟隨鏡頭,觀眾可以深入高山、密林、濕地、荒漠的秘境之中,一覽中國的原生態之美。

  目前,中國超過80%的自然保護區已經安裝了紅外相機,每天都在記錄著大量的野生動物影像。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不僅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野生動物的模樣,而且更有助於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繁衍生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野生動物保護有了更多的利器。

  搭建更全的數據寶庫

  2021年11月23日,白雪皚皚,玉樹瓊枝。一隻野生東北豹走過紅外相機的鏡頭前,眼眸閃亮,豹尾輕甩,身上的花紋清晰美麗。

  這一段珍貴視頻的獲取,得益於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該系統運用、研發和集成了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新型實時傳輸監測終端等大量現代信息技術和新型設備,建成700M中試基站42座,安裝無線相機3000余台,信息化基礎設施和通信網絡信號在林區大范圍覆蓋,傳回的數據搭建起一個寶貴的數據庫,形成了“互聯網+生態”的國家公園自然資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

  有了這套系統,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家底”被摸得更透徹。不僅如此,利用紅外影像、高分相機等視覺處理設備可以找尋動物,跟蹤保護區內的動物生活起居,而且還能監測盜獵行為。目前,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通過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已獲取和識別超4000次東北虎、東北豹和100多萬次梅花鹿等野生動物活動及自然資源監測影像。

  同被列入首批國家公園的武夷山國家公園,也正在變得越來越智能。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人們可以通過大屏幕了解武夷山國家公園山水林田湖草的方方面面。

  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平台綜合運用互聯網、物聯網、衛星遙感、無人機、GIS等信息技術手段,主要包含一張圖、自然資源、資源監測、巡護執法、視頻融合、防火預警、林業有害生物、游憩管理、“天空”一體及科普宣傳等10個子系統,實現了對武夷山國家公園的全方位、一體化監測。

  “智慧中心防火預警平台具有透煙、透霧、紅外夜視等功能,實現了對國家公園森林火情24小時遠程監控。”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設備一旦發現疑似煙火,就可通過后台火情預警分析系統,實現林火自動檢測、識別和報警,並提供現場信息,使指揮中心能在第一時間通知防火部門趕赴現場。

  在高科技手段搭建起來的監測系統幫助下,保護人員對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有了更詳細、更准確的了解,這些寶貴的數據,為保護野生動物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條件。

  實現更有效率的保護

  以前,在野生動物保護地區,巡護員在執行巡山任務時,走了多遠、在什麼位置,都難以實時掌握,而且一旦發現異常情況,也很難及時進行處置。如今,科技正在改變巡護員的傳統工作方式,讓森林巡護更加便捷、高效、精准、安全。

  位於四川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園區,山區地形復雜,極端天氣時有發生,中興通訊的5G技術可以提供惡劣天氣預警和巡護打卡功能,實時傳遞護林員的位置信息和巡護軌跡,能夠有效保護護林員的安全。在巡護過程中,巡護員一旦發現重要信息,可以通過5G技術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將現場情況實時上報給后台,專家分析后再將分析報告實時發送給巡護員,如有異常,可以及時採取措施。

  不僅如此,武夷山國家公園建設的專門巡護系統,已經可以實現無人機巡護,以前巡護員難以到達的地方,現在隻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巡護到位。

  科技手段的應用,不僅讓巡護更加便利,也讓野生動物保護更有針對性。

  “老虎身上的條紋像我們人的指紋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通過條紋來記錄不同老虎的生存狀況,以便實行更好的保護。以前要收回虎臉等很多的數據,過程很漫長,但現在我們依靠科技組成的監測系統,借助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更容易識別到老虎在哪裡活動,而且還能實現虎的個體識別,進行精准保護。”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馮利民告訴記者。

  研究發現,人為干擾是影響野生動物正常生存的重要因素,而科技不僅提高了巡護效率,也減少了不必要的人為巡護干擾,而且還織就了一張天羅地網,給盜獵者以強大的威懾。正如馮利民所說:“科技幫助我們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實現了‘看得見虎豹,管得住人’,讓人類對自然的干擾降到最低。”

  凝聚更多向善的力量

  科技向善,正在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野生動物保護上。

  打開淘寶,搜索穿山甲、象牙、犀牛角等關鍵詞,映入眼帘的不是商品,而是“綠網計劃”的專題頁面,上面還配有相關宣傳教育內容,號召大家保護野生動物。目前,魚翅、熊膽、海龜、活體螢火虫等超過3萬個物種被納入阿裡巴巴禁售目錄,平台對銷售相關捕獵工具的交易也進行嚴格管控和打擊。

  “綠網計劃”由阿裡安全、阿裡巴巴公益基金會、百度安全於2020年11月聯合發起,核心內容就是關注野生動物保護。“綠網計劃”一經發起,許多互聯網平台迅速響應,紛紛加入。“綠網計劃”上線至今,凡是消費者搜索野生保護動物的關鍵詞,都會跳轉到科普宣傳頁,引導消費者合法消費、理性消費,倡導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不僅要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更需要讓更多人了解野生動物的更多信息,在心中種下保護意識的種子。在這方面,科技有著獨特的優勢,互聯網平台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打開微信小程序,搜索“神秘雪豹在哪裡”,點擊進入后,一張動態的雪豹圖片似乎要從手機裡一躍而出,點擊雪豹不同的身體部位,即可了解到許多關於雪豹的小知識。小程序內還包含“同域物種生物鏈圖譜”,能夠看到與雪豹相關的生物鏈上的每一個物種的簡介﹔還可看到“雪豹動保大事記”,了解雪豹的進化史、保護史。

  為提升大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騰訊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多方開發了這一小程序,利用騰訊雲小微AI知識圖譜技術,根據雪豹保護專家的經驗,梳理雪豹保護的知識結構及體系,以趣味的交互方式展示雪豹及其保護的相關知識。用戶還可通過捐贈微信步數解鎖紅外相機,沉浸式體驗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祁連山國家公園鹽池灣片區、張掖片區的雪豹“巡視員”工作,增加對野生動物的了解。

  有了科技的加持,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保護人員也可以從多種渠道熟悉野生動物的習性。科技進步,給野生動物保護帶來的不僅是便利高效的手段,更帶來了保護理念的與時俱進——不打擾,少打擾,讓野生動物真正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各得其所,各安所居。

  

(責編:胡永秋、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