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生態論苑)
要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堅持系統觀念,齊抓共管,更好地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考察時指出,水是濕地的靈魂,自然生態之美是西溪濕地最內在、最重要的美。要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
去年底,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濕地保護法,該法將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專門針對濕地保護進行立法,確立了保護優先、嚴格管理、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將為濕地保護修復提供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濕地分布廣、類型豐富、面積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濕地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以泥炭沼澤濕地為例,作為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存儲地,泥炭沼澤僅佔地球陸地表面面積的3%,但其碳儲量可達全世界森林的兩倍,保護好泥炭沼澤對減緩全球氣候變化意義重大。濕地還能科學合理利用、發展生態旅游。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濕地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保護修復濕地生態和水環境,水清岸綠的怡人景致越來越多。目前,全國已初步建立起以國家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為主體的濕地保護體系,濕地保護率超過50%。同時,在保護優先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發展生態旅游等產業,促進了百姓增收和經濟發展。
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認識到,一些地區濕地保護與利用的矛盾仍然存在。前不久,第二輪第五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有的地方濕地保護不嚴不實,部分濕地劃界不嚴格,甚至被違規佔用、虛假增補﹔有的地方濕地破壞時有發生,國家濕地公園保育區內違規建有砂石料場,濕地自然保護區面積大幅縮水。
實施濕地保護法,就是要著力破解濕地保護與利用的矛盾和問題,對系統推進濕地保護修復,更好地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以嚴密法治保護好濕地,需要堅持系統觀念,齊抓共管。首先,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著眼,加強協同保護。濕地保護法明確了林草部門牽頭、其他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濕地保護、修復、管理有關工作,形成保護合力。
其次,在保護重要濕地的同時,不能忽視一般濕地的保護。濕地保護法將濕地分為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及名錄制度。要科學劃定濕地名錄並及時更新。從實際看,一般濕地數量大,這些濕地的生態功能和價值不容忽視,也應下大氣力保護好。
第三,要在保護的前提下開展合理利用。濕地保護法進一步明確了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系。充分發揮濕地的多種功能,合理利用濕地自然和人文資源,才能推動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
今年11月,《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將在湖北武漢舉辦,主題為“珍愛濕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彰顯了國際社會對我國濕地保護修復理念和成效的認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濕地保護法有效落實,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華民族將在綠水青山中實現永續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03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