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領跑 公眾參與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武夷山國家公園桐木村周邊風光。 |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2版發布儀式在線上舉行。據介紹,此次更新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共收錄125034個物種,13259個種下單元,較2021版新增10343個物種及種下單元。這標志著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工作邁出新的一步。隨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扎實推進,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價值越來越受到關注。
讓生物資源的本底更清楚
拿出手機,打開一款名為“生物記”的APP,一名野外調查工作人員就能快速識別生物物種,記錄物種出現的時間、位置及環境信息。相較於過去借助書籍和標本進行人工比對,如今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更顯“輕裝上陣”。
生物記APP的開發者,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林聰田博士。他告訴記者,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技術,開發有針對性的生物智能識別模型,能大大提升生物物種鑒定與識別的效率,更好回答神奇生物“是什麼”的問題。
“了解生物資源本底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前提。”林聰田介紹稱,他所從事的生物多樣性信息學研究,正在尋求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構建基於聲音與影像的生態智能監測解決方案,助力保護區及縣域生物多樣性調查,進一步摸清生物多樣性的“家底”。
除了認識物種,探索物種分布、追蹤物種遷徙,也是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必修課”。多年來,中國生物的分布數據雖然已經大量積累,但卻分散於不同的論文專著及數據庫中,難以形成科學有效的應用。
而在中國科學院A類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的支持下,一幅整合了近5萬個物種、400多萬條分布數據的中國生物地圖徐徐展開。在這張數據地圖上,動物、植物及微生物重點類群的分布地區一目了然,能夠有力支撐重點物種的保護工作。
“為了廣泛收集數據,中國科學院還聯合抖音自然、愛鳥國際等平台和組織,發動更多人參與物種觀察與信息收集,目前已收集超過30萬幅生物影像,新增了10%的分布位點。”林聰田說。
發揮旗艦物種的傘護效應
2021年11月,一隻野生大熊貓體態圓潤、活力滿滿的身影,被四川省都江堰市國有林場的紅外相機記錄下來。經專家辨認,這隻“國寶”正是3年前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放歸野外的“小核桃”。它的出現,是一次令人興奮的“報平安”。
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胡義波看來,野生大熊貓攜帶的遺傳變異對於大熊貓種群保護至關重要。“一個物種所包含的遺傳變異越豐富,它的演化潛力就越高,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就越強。”胡義波指出,遺傳因素在物種瀕危與滅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中不容忽視的關鍵組成部分。
為探究大熊貓的瀕危機制,胡義波跟隨魏輔文院士,開展分子糞便學和保護遺傳學研究,發現大熊貓並非“生來脆弱”,它們仍具有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和演化潛力,從遺傳多樣性層面消除了人們對大熊貓種群未來的擔憂。
除了大熊貓,雪豹、小熊貓等動物界的“明星”也是胡義波的研究對象。物種千千萬,為什麼對它們青睞有加?胡義波告訴記者,保護好大熊貓等旗艦物種,能夠發揮“傘護效應”,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效益的最大化。
“在大熊貓棲息地中,還分布有8000多種野生動植物,其中既有金絲猴、羚牛等瀕危哺乳動物,也有許多中國特有的鳥類和兩棲爬行類動物。”胡義波說,為大熊貓打造適宜生境,不僅能復壯其野生種群,還能庇護同域分布的眾多其他物種。
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大熊貓棲息地破碎化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金錢豹、雪豹等與大熊貓同域共存的食肉動物也頻頻現身。多種多樣的生靈悄然回歸,唱響新的生命交響曲。
凝聚守護多彩生命的合力
談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未來,林聰田和胡義波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關鍵詞:公眾。
“生物多樣性數據的獲得,僅依靠科研工作者是遠遠不夠的。”林聰田表示,公眾科學是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公眾更便捷地獲取物種知識,吸引公眾參與物種識別與記錄,不僅能夠形成大量數據反哺科研,同時也能增強生物科普的有效性,促進生態文明的踐行。
胡義波認為,人類對野生生物資源的過度利用是導致物種瀕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公眾應該對此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積極推進大熊貓、雪豹等旗艦物種保護,也是考慮到它們更為公眾熟知和喜愛,能夠喚起更多人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注,從而實現旗艦物種帶動的區域生物多樣性整體保護。”
實際上,生物多樣性並非一國一域的局部問題,而是牽系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命運。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不僅建立起全方位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還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既向世界共享生物物種名錄等重要數據,又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梳理並整合生物資源,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注入正能量。
“未來,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希望能建立更加成熟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數據共享機制,讓生物多樣性資源惠益更多人。”林聰田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