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本報記者  朱  雋  常  欽
2022年06月27日08: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6月25日是第三十二個全國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土地資源利用水平穩步提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持續下降,全國永久基本農田落地到戶各項任務總體完成……各地區各部門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著力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

  嚴守耕地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國土三調結果顯示,2019年底,我國耕地面積19.18億畝,人均耕地面積1.36畝。同時,我國耕地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總體質量不高。通過土地衛片執法、耕地保護督察等發現,違法違規佔用耕地問題依然時有發生。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監督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所在,必須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加強耕地保護。”

  2018年以來,全國共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29.07萬宗,移送紀檢監察機關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4047人。自然資源部直接或聯合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6起,挂牌督辦19起,公開通報222起土地違法案件。

  嚴守耕地紅線多措並舉。強法治,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改完成並頒布實施,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農建設用地和林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嚴管控,切實落實非農建設佔用耕地“佔補平衡”,明確佔一補一、佔優補優、佔水田補水田,並新設立了耕地“進出平衡”制度,明確要求對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的,必須在年度內補足同等數量、質量的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自然資源部耕保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耕地恢復必須有計劃、有目標、有節奏地推進,堅決防止簡單化、一刀切。”

  “下一步必須下大力氣推動相關措施真正落實落地。”自然資源部耕保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加快推動耕地保護法等立法進程,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耕地年度“進出平衡”、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禁止性規定等要求和政策措施將上升為法律規定,建立更加科學、簡明、可操作的整體性制度體系。與此同時,要嚴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實好“兩個平衡”。嚴控耕地轉為非農建設用地,緊盯補充耕地真實性,完善新增耕地質量驗收辦法,嚴格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嚴控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穩妥實施耕地“進出平衡”,確保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不再減少。

  提高用地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土地利用方式上,決不能再以過度消耗土地資源為代價,要堅定不移轉變資源利用方式,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們既嚴控新增,又盤活存量,通過建立倒逼機制,完善激勵措施。”

  實施“增存挂鉤”,推動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改革土地計劃管理方式,在依據規劃嚴格控制總量和空間布局的前提下,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深化新增計劃安排與存量土地盤活相挂鉤機制,推動地方下大力氣盤活存量。截至目前,全國共處置2018年底前批而未供土地1372萬畝、閑置土地436萬畝。

  提高土地征收成片開發門檻,控制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數據顯示,“十四五”新增建設用地控制在2950萬畝,比“十三五”減少15%。嚴格各類建設項目定額標准審核,進一步嚴格新上工業項目建筑密度等開發利用標准。2017年以來,自然資源部審查核減建設項目佔用耕地36.5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5.17萬畝。

  “無論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還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都需要土地資源作支撐。在土地資源緊約束的前提下,全社會必須增強節約集約用地意識,全面提高用地效率。”自然資源部利用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將全面修訂各行業用地定額標准,強化重大建設項目生成階段節約集約用地的剛性約束。進一步完善增量安排與消化存量挂鉤機制,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在土地要素配置中的作用,積極探索工業用地供應方式轉變,健全盤活閑置和低效產業用地的市場機制。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探索有效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的路徑。

  “保耕地、促集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自然資源部耕保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耕地本身就是生態空間,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整個生態系統﹔節約集約可以倒逼少佔耕地,在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的同時,釋放更多生態空間,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7日 03 版)
(責編:楊曦、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