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江河源頭,是怎麼確定的?(把自然講給你聽·水)

徐 平
2023年07月13日06: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長江正源沱沱河。
  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攝

  長江南源當曲。
  新華社記者 張 龍攝

  長江北源楚瑪爾河。
  本報記者 姜 峰攝

  確定河流源頭,有的以“長度”為判斷標准,哪個離入海口距離最遠,哪個就是源頭。有的以“水量”為標准,看哪個源頭對河流補水貢獻較大。江河源頭的確定也要兼顧歷史習慣、河流走向、海拔高度等多種因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水,源頭到底在哪兒?作為我國第一長河,長江流經11省份,它的源頭又在哪裡?歷史典籍裡的傳說、文人墨客的足跡,充滿了對江河源頭的探究。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江河源頭總像是蒙上一層神秘面紗。對大江大河源頭的追尋、解密,延續千百年,其確定也常常伴隨著爭議。

  一般來說,確定河流源頭的原則有幾個考量因素。有的以“長度”為判斷標准,哪個離入海口距離最遠,哪個就是源頭。有的以“水量”為標准,看哪個源頭對河流補水貢獻較大。此外,江河源頭的確定也要兼顧歷史習慣、河流走向、海拔高度等多種因素,往往是經過艱苦勘探、科學考察后綜合考慮的結果。

  以長江為例,關於長江正源的爭議主要在沱沱河和當曲之間。從兩者的長度上看,沱沱河與當曲相差很小,基本上在測量誤差范圍內,但沱沱河源頭距長江入海口直線距離最遠,其源頭各拉丹冬的藏語意為“高高尖尖之山峰”,能充分體現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特點﹔從流向看,當曲干流走向與通天河及長江幾乎相反,向西偏北方向流出……綜合各類因素,沱沱河作為長江正源更合理。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科學家組織的科考隊,首次將長江源追溯到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此后陸續探明“長江三源”: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

  如果你來到長江源頭,一定會驚訝,奔騰萬裡的長江的源頭竟是這樣的涓涓細流。縱觀大江大河,無論是水量還是長度,源頭的佔比並不大,可是為何還把江河源稱為江河“生命源”?

  拿三江源來說,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滋養著大半個中國。從涵養水源的角度看,這裡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天寒地凍、高山聳峙,造就了連綿雪山冰川。據統計,這裡的雪山冰川面積約4900平方公裡,冰川資源蘊藏量約2000億立方米。強大的水資源儲蓄能力,讓這片土地成為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區,無愧“中華水塔”的稱號。

  看世界大江大河,其源頭也多為水資源豐沛、地形地貌多樣的地帶。清水活源,才能為奔騰千裡的江河供應源源不斷的動能。

  從2012年起,我們團隊持續對長江源進行科考,江水、冰川、凍土、草地、魚類,科考范圍不斷擴大﹔三維激光掃描儀、遙感系統、無人機,科考的技術手段越來越豐富……我們鑽取冰川冰芯解讀江源氣候變化,在冰湖中發現了長鰭高原鰍,首次在長江源發現魚類越冬場,對江源區碳匯潛力精准“畫像”等。通過摸清生態本底,把脈江河健康,為江河源保護治理提供決策支撐,喚起全社會保護意識。

  越深入江河源,越是敬畏自然。比如,三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亞洲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但與此同時,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冰雪消融等生態問題仍然存在,生態保護任重道遠。因此,必須採取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政策,加大系統保護和修復,嚴格控制人類活動強度﹔在體制機制創新上,還應探索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開展流域和區域協同保護﹔加強基礎問題研究,持續開展科學考察、加大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江河之源、涓流奔淌,一路匯眾流、蓄勢能,終成奔涌之勢。久久為功守好江河源,才能更好地筑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作者為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總工程師,本報記者王浩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3日 17 版)

(責編:牛鏞、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水利部針對南方5省區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人民網北京7月6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消息,依據《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工作規程》,水利部於7月6日13時針對江蘇、安徽、湖北、重慶、貴州省(直轄市)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據預報,7月6—9日,西南中部東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北部、東北中部南部及湖北大部、陝西東南部等地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
水利部針對北方4省區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預報,7月4-5日,遼寧、吉林、黑龍江中部南部、內蒙古東部等地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受其影響,遼寧省遼河、渾河、太子河,吉林省第二鬆花江,黑龍江省嫩江、鬆花江、牡丹江,內蒙古自治區綽爾河、洮兒河等河流將出現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 依據《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工作規程》,水利部於7月4日18時針對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省(自治區)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並向相關省級水利部門和水利部鬆遼水利委員會等單位發出通知,要求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汛情發展變化,加強監測預報預警、會商研判和應急值守,重點做好水庫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