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山西朔州持續科學改良、因地制宜治理——

農牧融合發展 鹽鹼地變了樣(美麗中國·關注鹽鹼地治理④)

本報記者 劉鑫焱 付明麗
2023年08月08日06: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山西朔州市地處大同盆地,有鹽鹼耕地167.9萬畝。近年來,當地採用多種方法,通過增施有機肥、添加化學改良劑等措施治理中輕度鹽鹼地,結合區位特點統籌農牧融合發展,以稻治鹼調整種植結構,實現了鹽鹼地增產增效。

  

  “雁門關外野人家,不養桑蠶不種麻。”這句古詩,說的是山西省朔州市一帶,曾經自然條件惡劣、農業生產落后的景象。

  山西有450萬畝鹽鹼地,其中,大同盆地鹽鹼地面積最大,佔全省的2/3。地處其中的朔州市有鹽鹼耕地167.9萬畝,還有鹽鹼荒地12.34萬畝。多年來,朔州市盤活鹽鹼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讓鹽鹼地變了大模樣。

  50年持續治理,鹽鹼地增產30%到60%

  上世紀70年代起,朔州市開始改造鹽鹼地。特別是到了90年代,當地以大同盆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契機,修造灌渠壓鹽洗鹽、開挖排鹽溝排鹽,以每年4萬多畝的速度,集中連片開發治理鹽鹼地。

  現在的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董事長陳永和,當時擔任山陰縣東雙山村黨支部書記,對這段歷史記憶猶新。當時,東雙山村有3000多畝鹽鹼地,鹽多鹼也多,下雨水汪汪,晴天白茫茫。“山陰干旱缺水,當時主要是打井灌溉洗鹽。政府出錢、村民出力,打了16眼60米深的井,3年治理了1500多畝鹽鹼地。”陳永和介紹。

  東雙山村將井、機、電、渠、林、路“六配套”的鹽鹼地分給村民,第一年種下小麥,后來又種葵花、甜菜等耐鹽鹼作物。經過持續治理,鹽鹼地變成了“熟地”,玉米畝產2000斤,小麥畝產600斤。

  鹽鹼地地租少,產量卻不少,不少種植大戶開始大面積承包。2020年,山陰縣潮潮農業合作社負責人溫新院承包了200畝鹽鹼地種玉米,沒成想,種了兩年,沒賺錢反倒賠了。

  “鹽鹼太大,按以前的種植管理方式見效慢。”溫新院從2015年開始承包鹽鹼地,種耐鹽鹼玉米、施有機肥,收成不錯,可這次卻犯了愁。

  趕巧的是,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鹽鹼地改良技術團隊負責的山西省“特”“優”農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支撐工程需要試驗田。一方有地,一方有技術和資金,雙方一拍即合。

  “分析土樣,這片鹽鹼地平均pH值達到了9.78。”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鹽鹼地改良技術團隊成員黃高鑒介紹,他們通過施加化學改良劑和添加耐鹽鹼微生物菌劑的有機肥進行初步改良。“種植技術是最關鍵的,我們採用起壟膜下滴灌壟側播種技術。”黃高鑒解釋,這種技術避鹽、增溫、保墒,可在鹽鹼地利用過程中起到水、鹽、肥、熱協同調控的效果,有效解決出苗率低的問題。

  “確實有效果,今年試驗田玉米出苗率有85%,我自己種的20畝對照組隻有60%左右。”溫新院說。

  近年來,朔州市通過增施有機肥、添加化學改良劑、深耕深鬆等一系列化學措施和農藝措施改良治理中輕度鹽鹼地。此外,隨著灌溉條件改善、優良品種推廣應用和大型農機的普及,鹽鹼地增產30%到60%。

  生態循環、有機旱作,增加鹽鹼地有機質

  山陰縣地處雁門關農牧交錯帶黃金種植區,是全國產糧大縣、山西奶牛養殖大縣,2018年入選山西省首批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在山陰,鹽鹼地種青貯玉米和苜蓿等飼草喂牛,牛糞加工成有機肥料改良鹽鹼地,鹽鹼地再種雜糧作物,這種農牧一體化、農牧大循環的路子已延續了多年。

  2017年,當時的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依托陳永和的合作社開展項目,培肥土壤,配套有機旱作栽培技術。此外,該合作社引進中國農業大學的有機肥技術,不過兩三年,當地青貯玉米從畝產2噸增長到6噸,高粱從畝產400斤增長到1000斤。2021年,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科研團隊又來到陳永和的合作社,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其中一個子課題是“草—畜—糧”種養結合、用養結合、生態良性循環的有機旱作農業產業模式。

  這次研究有何不同?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建華帶著記者去地裡找答案。

  在山陰縣安岸庄村,200畝試驗田裡,連片的高粱、玉米、大豆等作物高矮不一。“每種作物都種了十幾個品種,再加上每個地塊施肥量不同,長勢就不一樣。”張建華解釋,“以前主要目的是培肥土壤,模式也比較粗放。現在,我們想找到一種更加精准科學的模式,什麼樣的生產規模、什麼樣的技術模式能夠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大化?”

  為此,團隊要進行一個全鏈條的閉環試驗——什麼飼草品種優質、豐產?用什麼技術栽培糧、草作物?奶牛如何精准飼養?糞便等種養廢棄物如何資源化利用?草、糧、牛怎樣配比能實現種養生態平衡?

  “目前,我們已經篩選出11個適合雁門關外種植的飼草和雜糧品種,包括高粱、燕麥、苜蓿等。”張建華說,“等到今年收獲后,會做更多分析研究。”

  近年來,朔州結合地處農牧交錯帶的區位特點,堅持以種糧為主統籌農牧融合發展。“我們宜糧則糧、宜草則草,以農載牧、以牧促農,形成‘草—畜—肥—田—糧’種養結合、綠色循環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模式。”朔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高成富說。

  調整種植結構,以稻治鹼增產增效

  洪濤山下,桑干河旁,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下西關村的千畝稻田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下西關村有耕地1500多畝,大部分是鹽鹼地,農民種玉米投入大、收成差。村裡第一個種水稻的人叫石雲寶,今年67歲,大家都喊他“老石”。前些年,老石看到村裡成片的鹽鹼灘和源源不斷的泉水,萌生了種水稻的想法。

  老石前期准備做得扎實。他將土樣送到吉林老家的農技站化驗,從各地買回來20多個水稻品種在室內試種,篩選出耐鹽鹼品種,再建起溫室大棚育苗。

  2018年,老石試種了58畝水稻,引泉水灌溉,施農家肥,畝產700多斤。同一年,朔州市開展桑干河“清河行動”,桑干河沿岸大片鹽鹼地被清理整治,河暢水清,生態環境大為改善,老石擴種的底氣更足了。

  如今,老石種了1300畝水稻。他成立了合作社,注冊了商標,不僅自己種水稻,還為十裡八鄉的百姓提供技術指導、供應秧苗,帶動周邊農民一起致富。

  “種植水稻能增強土壤保水保肥、供水供肥和防污染、抗逆能力,有效改良鹽鹼地。”朔城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建榮還算了一筆賬,“種水稻一畝地能賺4000元,收益比以前大大提升。”

  為幫助村民調整種植結構,朔城區將下西關村鹽鹼地水稻種植列為七大現代特色農業基地之一,扶持合作社引進了多台育種設備、分選機械、播種收割機器,並派出專家定期到地頭做科技指導。

  5年來,朔城區水稻種植面積由50畝發展到2650畝,總產量從4萬斤增加到344.5萬斤,水稻種植也擴展到周邊縣區。今年,朔州市鹽鹼地水稻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桑干河畔稻花香”成為雁門糧倉的新景象。

  雖然每天都在稻田裡忙,老石對國家政策非常了解:“我們國家鹽鹼地面積大,我做的只是滄海一粟。鹽鹼地改造,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8日 14 版)

(責編:牛鏞、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水利部針對南方5省區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人民網北京7月6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消息,依據《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工作規程》,水利部於7月6日13時針對江蘇、安徽、湖北、重慶、貴州省(直轄市)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據預報,7月6—9日,西南中部東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北部、東北中部南部及湖北大部、陝西東南部等地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
水利部針對北方4省區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預報,7月4-5日,遼寧、吉林、黑龍江中部南部、內蒙古東部等地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受其影響,遼寧省遼河、渾河、太子河,吉林省第二鬆花江,黑龍江省嫩江、鬆花江、牡丹江,內蒙古自治區綽爾河、洮兒河等河流將出現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 依據《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工作規程》,水利部於7月4日18時針對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省(自治區)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並向相關省級水利部門和水利部鬆遼水利委員會等單位發出通知,要求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汛情發展變化,加強監測預報預警、會商研判和應急值守,重點做好水庫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