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江蘇鹽城綜合開發利用鹽鹼地——

昔日不毛地 如今米糧倉(美麗中國·關注鹽鹼地治理⑦)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23年09月04日05: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江蘇沿海地區因海水浸漬的鹽淤泥堆積,濱海鹽鹼地廣布。鹽城市擁有1160萬畝農田,其中近500萬畝由鹽鹼地開發而來。近年來,當地因地制宜修復、利用鹽鹼地,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贏。

  

  9月初,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東部的8000多畝農田裡,水稻即將進入拔節孕穗期。“長勢很好!”這裡的種植戶告訴記者,在這片良田沃土上,種植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麥,平均畝產分別達1400斤和1100斤。

  細看就會發現這片農田的特殊之處:田塊間隔50米就開有5米左右寬的大溝,不僅開得密,而且又寬又深——這裡曾是寸草不生的鹽鹼地,也是新中國成立后鹽城最早開發的鹽鹼地。

  歷史上,蘇北沿海海岸線不斷東遷,海水浸漬的鹽淤泥發育成了濱海鹽鹼地。作為江蘇的農業大市,鹽城擁有1160萬畝農田,其中近500萬畝由鹽鹼地開發而來。

  多措並舉,不斷改良鹽鹼地

  濱海鹽鹼地受海水影響形成,鹽分高、養分低、危害大。為了挖掘后備耕地資源,1952年,江蘇在鹽城設立新洋農業試驗站。新洋農業試驗站后隸屬於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從鹽城市亭湖區東部這片8000多畝的鹽鹼地起步,開始了鹽鹼地綜合利用的探索之路。

  “濱海鹽鹼地發育在海水浸漬的鹽淤泥上,積鹽過程先於成土過程,鹽源充足、排水不暢,導致地下水位淺、鹽分補給快,極易返鹽。”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葛漢勤介紹,早期改良遇到了許多困難。

  葛漢勤打了個比方,治理鹽鹼地,就像看病治療一樣,有三種常見方法:做手術、吃藥、調理。

  田塊之間的一條條大溝,便是“做手術”留下的痕跡。

  “鹽鹼地上,首要解決的是‘鹽往哪裡去’,挖溝排鹽是第一步。”新洋農業試驗站站長洪立洲告訴記者,當時水利工程尚未完善,開挖溝渠后用雨水來沖洗排鹽,也叫“旱改”。

  為了在改良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這塊鹽鹼地第一次種上了耐鹽的經濟作物——棉花。棉花的根系可以涵養水分,葉片覆蓋能減少蒸發返鹽,棉花還能賣出好價錢,這裡逐漸發展成商品棉種植基地。

  90年代,隨著河道水系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日益完善,這片鹽鹼地引來了上游淡水。那時,棉花的收益較低,這裡開始種植水稻,實施“水改”。“有了灌溉水,洗鹽加速了。”洪立洲介紹,到2000年,這8000多畝鹽鹼地的平均鹽度降到2‰以下,基本脫鹽。

  除了“做手術”挖溝排鹽,鹽鹼地還吃上了“良藥”——化學改良劑。針對鹽鹼地鹼度強、肥力差的“病根”,“藥方”中增加了酸性調理劑、補充了氮肥。化學改良劑施到田裡,當季見效:pH值從8.5降到8.0,為作物生長提供了條件。

  相比第一塊鹽鹼地緩慢的“療程”,鹽城最新開發的一塊鹽鹼地——位於東台市的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條子泥10.12萬畝生態種植示范基地,則通過“升級版”方案,實現了“隔年噸糧田”的成功改良。

  在這連片的農田裡,隻見茂盛的水稻,卻看不到一排排大溝。怎樣排鹽呢?“我們做的是‘微創手術’——用暗管排鹽。”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東台)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尚輝介紹,管道埋在地下,不僅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地下水抬升返鹽,更重要的是通過集水管和排水渠將尾水排入生態緩沖區消解,減少了面源污染。

  在“吃藥治療”上,這裡也採取了創新療法。尚輝介紹,一方面,化學改良劑照施,另一方面,在改良初期種植了一批“先鋒植物”——鹼蓬和田菁,它們一個降鹽、一個肥田,都可以在中重度鹽鹼地上生存下來。更值得一提的是,田菁根瘤固氮培肥,根系分泌有機酸,很好地中和了土壤的鹼性。

  這片鹽鹼地2018年開始大面積改良,2019年部分田塊就實現了兩季平均畝產超2000斤——這標志著鹽城鹽鹼地改土技術進入新階段。

  精挑細篩,選育耐鹽鹼植物

  改良后的土壤種什麼?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顆適宜的好種子被篩選出來,從種在田頭到結出果實,要“過五關斬六將”。

  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南洋試驗場的20畝土地上蓋了3個大棚,每個棚的地塊裡栽種著大豆、苜蓿、黑麥草等植物。仔細觀察,植物生長情況有所不同:有的“格子”裡,作物長勢喜人,油亮亮的﹔有的“格子”裡,作物雖然長起來了,但葉子枯黃﹔還有的“格子”裡一片荒蕪。

  “這些4米長、3米寬、3米深的‘格子’,叫‘鹽池’,是種子‘比試’的第一關。”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鹽土農業研究室主任邢錦城告訴記者,比試分為兩個項目:不同植物在同一鹽度下的耐受程度,以及同一植物在不同鹽度下的生長情況。

  鹽度怎樣控制?記者看到,每個池中還有一截管子伸出土壤,所有管子連通到大棚外的一個調控室,裡面有4個水池。“用海鹽與水配置出高、中、低不同鹽度——裡側兩個小水池鹽度是30‰,外面兩個分別是6‰和3‰。”邢錦城介紹,這些鹽水不是直接澆到土壤表面,而是通過埋在“格子”底部的管道,從下往上滲透,更接近鹽鹼地的真實狀況。

  為實現作物既耐鹽、又高產、還好吃,選出的“耐鹽冠軍”還要與“高產冠軍”“口味冠軍”雜交,培育出“綜合冠軍”,再經過一代代繁育直到性狀達到穩定。

  接著,經過繁育的“綜合冠軍”被帶到位於大豐區與東台市交界處的金海農場。這裡是真正的鹽鹼地,也是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的種植示范基地。靠近海邊的400畝地上,梯次分布著鹽分含量不同的土壤。

  “我們好中選優,篩選出耐鹽又高產的大豆品種‘蘇黃1號’。”農場管理人員劉沖介紹,農場還在持續比選優良品種。

  大豆的“擂台”旁,是鹼蓬和田菁的“比武場”。“除了是改良土壤的先鋒植物,鹼蓬還是優質蔬菜和油料作物,田菁可用於制作飼料,也要既扛得住高鹽,又品質穩定。”邢錦城介紹,目前鹽城已選育出“鹽稻12號”“鹽油雜10號”“鹽豆2105”“鹽菁6號”“沿海鹼蓬1號”等耐鹽水稻、耐鹽油菜、耐鹽大豆、耐鹽牧草、耐鹽綠肥等植物新品系30余個,起到穩糧保供的作用。

  強產富民,拉長壯大產業鏈

  記者在條子泥生態種植示范基地遇到盧基華的時候,他正操作無人機給水稻追肥。“最近水稻在抽穗,正是一年中最關鍵的時期,補充養分很重要。”種植能手盧基華介紹起自己的經驗:鹽鹼地上種庄稼,不僅要經常補水壓鹽,施肥也要“少吃多餐”。

  盧基華是東台本地人,今年58歲,過去承包村裡的流轉土地種水稻,2018年被公司“挖”來開發鹽鹼地。他被聘為田間管理負責人,帶著36名農民種植1.2萬畝農田,年人均收入10萬多元。

  尚輝告訴記者,在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的支持下,一方面,通過多措並舉的“升級版”方法進行鹽鹼地治理改良,大大縮短了開發利用周期﹔另一方面,精選耐鹽鹼特色品種,“蘇黃1號”“鹽菁6號”等從金海農場脫穎而出的“擂台冠軍”都在這裡進行了規模化種植。

  最令尚輝驕傲的是,這兩年,基地的水稻田裡還種上了“南粳9108”——這是一種優質稻米,在第二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中獲得金獎。“畝產穩定在750斤左右,很受市場歡迎。”盧基華告訴記者,這意味著鹽鹼地通過治理,也能大面積種植優質水稻了。

  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東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四新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1.2萬畝綠色有機農田每年收獲水稻、大豆、玉米等糧食作物8300噸﹔2.6萬畝“國家級健康養殖示范場”養殖梭子蟹、基圍白蝦等水產品年產2萬噸﹔打造“條子泥”農產品品牌,包含二大類18個細分品種,年總產值6億元。如果算上從上游飼料到下游加工,拉動整個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

  再算算社會賬:除了吸引盧基華這樣的職業農民30多人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基地的種植板塊每年忙季還面向周邊招募季節工,每年用工超3000人次﹔水產板塊則是對外發包,累計帶動近1萬名農民增收。

  在這片鹽鹼地的綜合利用中,還有一筆生態賬——

  海堤裡側的連片魚塘旁,有一塊720畝的開闊地。透過架在堤上的望遠鏡,可以看見數不清的鳥兒正在休憩,有細長脖子的白鷺、紅色長腿的東方白鸛、朱紅色羽毛的火烈鳥……這裡就是國內第一塊固定高潮位候鳥棲息地“條子泥720高地”。

  “這片鹽鹼地圍墾時,我們預留出4萬畝生態用地,並在2020年又讓出720畝養殖區,改造地形、修復濕地。在灘涂上覓食的候鳥不用為躲避漲潮而四處找落腳點了。”林四新介紹,每到收獲季,魚塘、田裡還會留點小魚小蝦或作物給鳥吃。濱海鹽鹼地的開發,很好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04日 14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