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四川著力推動產學研合作

科技助力竹產業發展(美麗中國·“以竹代塑”在行動③)

本報記者 王永戰 游 儀
2023年12月25日06: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青神竹產業基地。
  青神縣委宣傳部供圖

  宜賓林竹產業研究院科研人員選育的佯黃竹組培苗。
  牟一平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四川竹林面積達1835萬畝。近年來,四川著力推動竹培育種植科技水平提升,加快竹品種和竹纖維科技研究,助力竹產業企業引入新技術,促進產業發展。

  

  清晨,村民張澤鳳腳穿雨鞋,鑽進了屋后的竹林。“咔咔咔”,隨著幾聲脆響,幾株竹子應聲倒地。

  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瑞峰鎮天池村,群山環抱的丘陵滋養了一片片茂密竹林。靠引進種植新品種,當地已發展竹林基地2.5萬余畝,戶年均增收超1000元。近年來,四川著力推動竹產業科技水平提升,到2025年,四川現代竹產業基地面積將達1200萬畝,竹漿年總產能達到250萬噸,實現竹產業總產值1200億元。

  培育種植新品種,提升竹產業基地科技含量

  靠近一叢竹子,仔細瞧,竹干顏色偏深,略微帶霜。“這個新品種長得快,最多一年半就能成林,三年就能開始採伐。”張澤鳳說。

  遠處還有一叢竹子,竹干顏色略淺。“這種就是老品種,三年才能成林,要採伐得六年以上。”張澤鳳解釋,老品種長得慢,產量低,一畝竹林到了採伐季,產量不到2噸。

  除了產量和生長速度,抗病虫害和抗風能力也是竹農選竹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前些年,種植老品種的慈竹,張澤鳳沒少犯愁。每到春夏,山裡風大,老品種經不住大風,會一叢叢折斷。“竹材一旦斷了,不僅長不大,質量也差很多。”張澤鳳說。

  2008年,四川竹昇林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勇開始在大山裡選育優良品種。“我們發現這個品種發筍量大、纖維含量高,一觀察,發現它抗虫、抗風、抗旱、抗寒和耐鹽鹼性也都比較好。”胡勇回憶,發現該品種后,公司便建設竹苗基地,進行引種試種。

  竹苗選育種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過持續分蔸培育,2015年,這個新品種培育成功。“這幾年,我們開始向竹農推廣,如今已種了5000多畝。”胡勇說,新品種年畝產竹材近5噸,相對於老品種優勢明顯。如今,張澤鳳家的林地種植新品種竹林15畝,每年可為張澤鳳家帶來純收入近2萬元。

  四川竹林面積達1835萬畝,但優良品種少,且竹子“下山難”問題依然存在。今年9月,《四川省竹產業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印發,提出改造低產低效竹林,加快建設一批現代竹產業基地。“我們還要繼續開發竹林採伐和運輸機器設備,修建作業便道,提升採伐運輸科技水平。”胡勇說。

  搭建平台,加快竹品種和竹纖維科技研究

  佯黃竹是宜賓的主要竹品種之一,竹材產量高。組培室裡,工程師高會彬輕輕拿起一個實驗瓶說:“這株佯黃竹長勢良好,已經進入生根階段,再長一段時間,就可以煉苗和移栽了。”

  在宜賓林竹產業研究院,高會彬是林竹資源保護培育研究所科研人員,主要從事優良竹種選育和竹組培技術等研究。“我們通過在實驗室中開展組培實驗,能讓竹子進行無性繁殖,保持其優良特性,還可以節約繁殖材料。”高會彬說,組培實驗中的竹子繁殖速度快,節省土地,可以更好地服務於竹種質資源保存和竹苗生產。

  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宜賓林竹產業研究院於2020年1月正式挂牌運行,開展竹品種選育和組培技術研究,探索竹纖維開發利用。

  “截至目前,我們的團隊已經突破了佯黃竹易褐化腐爛的難題,獲得可分蔸母瓶,初步建立了快繁體系。”宜賓林竹產業研究院院長方偉介紹,該項目將建立能標示佯黃竹及其近緣竹種DNA特征的“指紋圖譜”,從而分析佯黃竹的系統地位,為佯黃竹的分子鑒定提供依據,助力選育更優良的佯黃竹新品種。

  在位於宜賓的四川長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的竹原纖維生產線已建成投產。由林竹產業研究院研發的竹原纖維規模化生產成套關鍵設備已在該企業正式投用。

  “我們團隊主要圍繞竹材的清潔軟化方法和相關設備進行技術攻關。”宜賓林竹產業研究院竹纖維創新團隊負責人姚文斌說,團隊發明了“熱—機械耦合”分離技術,研發了相關設備,並與企業合作建成了竹原纖維生產線。如今,竹原纖維墊芯材料和復合板材已經在市場上推廣利用。

  引入生產新技術,提升竹產業企業科技水平

  竹片堆場上,竹片堆冒著絲絲熱氣。竹片隨流水線移動,經過蒸煮塔、洗漿機、篩漿機等,后續再進行煙氣處理。

  “我們先后引入洗漿機、篩漿機等設備,還對竹纖維中的木質素進行燃燒處理,產生水蒸氣和鹼,實現資源回收利用。”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戰略研發工程師李雲川說,企業通過引入先進設備和生產線,實現竹材料原料節省10%,用水節省50%,紙漿綜合能耗節省27%,造紙能耗節省9%。

  在企業的數字化控制中心,生產全環節的數據顯示在監視儀器上。“數字化控制中心是控制全廠生產的大腦,所有生產流程和設備均實現智能化控制。”李雲川介紹,企業通過生物質精煉技術和對竹纖維的全價利用,實現了低物耗、低能耗、低水耗、低排放、高產值的效果。

  如何利用新技術,創造竹產業新產品?“2021年,我們開始與一些咖啡企業合作,將竹纖維材料運用在咖啡杯、杯子隔熱墊、手提袋等產品上。”李雲川說,企業將40%的咖啡渣和60%的本色竹纖維混合,制造成新型材料,供應給咖啡店。

  在宜賓市裕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廠區裡,智能生產線上,機械臂將一個個竹制環保餐盒抓到包裝箱內。經過碎漿、洗漿等工序,高溫高壓而制成的餐盒生產下線。“我們的餐盒以竹漿和甘蔗漿為原料,使用了新的無氟助劑產品,更加安全可靠。”企業研發解決方案中心工程師張文說,公司環保餐盒生產線於2020年10月投產,今年上半年,環保紙塑產品實現收入4.25億元。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5日 17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