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選線、綠色施工、生態修復,西氣東輸四線天然氣管道工程——
能源動脈如何穿越自然保護區(美麗中國·重大工程中的生態細節⑥)
短葉假木賊(攝於2023年7月)。 |
西氣東輸四線工程在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焊接施工(攝於2023年3月)。 |
核心閱讀
正在施工的西氣東輸四線天然氣管道工程,穿越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4.6公裡。為了保護脆弱的荒漠生態,維護區域生態系統平衡,工程通過科學選線、綠色施工、生態修復,讓順利施工與保護生態得以同步推進。
年降水量僅40多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200多毫米,即便在夏季,稀疏的灌木也鮮有綠意、普遍發黃……
這裡,是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國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氣發展規劃重點項目西氣東輸四線天然氣管道工程(以下簡稱“西四線”)必經之地。
這裡,生態異常脆弱,卻有高等植物455種、脊椎動物210種、昆虫387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發菜,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普氏野馬、雪豹、白唇鹿、金雕等。
能源動脈須貫通,生態環境要保護。“通過科學選線、綠色施工和生態修復,西四線施工走出了一條‘生態路’。”國家管網集團建設項目管理分公司甘寧工程項目部酒泉分部經理王輝說。
選線——
為有效保護稀有植物和濕地,管線作業帶做了兩次微調
出甘肅酒泉市瓜州縣城,西行約兩小時,便進入保護區北片區。
管護員仔細核對准入証、做好登記后,記者換上勞保鞋和工裝,戴好安全帽,隨施工人員前往工地。
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7年6月,分南、北兩片區,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我國唯一以保護極旱荒漠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為主的多功能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地處亞洲中部溫帶荒漠、極旱荒漠和典型荒漠交匯處。”保護區管護中心資源保護科負責人王亮說,這裡的荒漠生態系統,對維護區域生態系統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
西四線貫穿保護區64.6公裡,管道沿線水資源稀缺,植被稀少,生態脆弱。“我們與保護區管護中心簽訂《生態保護與管理協議》,依法合規取得施工許可。”現場施工單位中石化江漢油建工程有限公司西四線三標段負責人韓江平介紹,入場后,首先組織人員進行了踏勘。踏勘分兩組,每組每天行進3公裡左右,通過目測加無人機等方式,對作業帶沿線的地質地貌、植被分布等做了詳細勘察。
“踏勘,為的是精准掌握管道沿線的生態細節,以便優化調整。”韓江平說,經過踏勘,與設計單位對接后,對管線做了兩次微調。
在樁號為BA035—037段,踏勘隊員發現了一片裸果木。
“裸果木為第三紀孑遺植物,在古地中海、亞洲中部荒漠區內屬比較稀少的荒漠殘遺種和稀有種。”王亮說,其生於沙地、礫石質戈壁荒漠地帶,是構成石質荒漠植被的重要建群種之一。
“我們主動避讓,管線作業帶向西偏移80多米。”韓江平說。
沿著西四線穿行,一泓清泉闖入眼帘,大片蘆葦隨風搖擺。王亮說,這是保護區內的大泉濕地,也是保護區內動物的生命源泉。
“在這裡,管線再次微調。”韓江平說,為保護濕地植被、減少對野生動物的打擾,調整管線超6公裡、偏離濕地40多米。同時,適當控制機械布置密度,降低車輛行駛速度,遠離濕地加注油料,將噪聲、揚塵和油污可能對濕地產生的影響降至最低。
准備——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保教育培訓,實現一體化綠色施工﹔保護區同步加大巡護力度
在施工現場,一幅“進場施工須知”格外醒目,9種重點保護植物、9種重點保護動物都做了圖文標注。
“在工地,這是標配。”韓江平說,“保護區內施工,要讓每一個人都有邊界感,什麼不能碰、哪些不能動,必須心中有數。”
早在施工准備階段,項目部就組織專家對施工可能對保護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評估,制定了詳細的生態保護措施,經專家評審后報保護區備案,並邀請保護區專業技術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了專項環保教育培訓。
“要讓大家知道,在保護區內施工,生態必須優先。”王輝說。
為縮短通勤時間,高效施工,減少對保護區的擾動,“經過現場踏勘,在紅柳壓氣站南側已有場地搭建起75間標准野營房,作為生活營地。”韓江平說,配套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類垃圾裝桶,生產、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后,再由專人運到附近柳園鎮處理。
“就連管道,保護區都是專門定制的。”王輝說,一般線路管道壁厚為18.4毫米,保護區內採用的是22毫米加厚鋼管,“這意味著,強度設計系數提高一個等級”。
同時,項目部利用無人機、機組布控球、駐地攝像頭等進行監控,對可能造成生態破壞的施工舉措及人為破壞及時糾正並制止,在保護區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綠色施工。
施工單位能否守好生態紅線,保護區管護中心有“綠色標尺”。西四線在保護區開工后,保護區管護中心抽調管護員專職負責巡護。“我們會定期、不定期檢查施工現場,確保作業帶不越‘生態線’。”柳園管護站副站長潘雪嬌說。
施工——
車輛沿巡護道路行駛、嚴禁超范圍碾壓,竣工后及時進行生態修復
走在覆蓋礫石的作業帶上,腳下是直徑1219毫米的天然氣管道。
貫穿保護區的64.6公裡管道,由5000多根長12米、重8噸的管道焊接而成。如此多的管道、這麼長的距離,怎樣才能在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送抵施工點?
“先要辦理人員和車輛准入手續,經保護區管護中心批准同意后才能入場。”韓江平說,運輸管材的半挂車輛進入保護區后,有專人引導,隻能沿著管道巡護老路行駛,嚴禁超范圍碾壓。
歷經多年風雨和演化,荒漠區地表已“結痂”,“鎖”住了地下的沙塵。倘若車輛不按指定路線前行,“結痂”的地表一旦被碾碎,荒漠的大風就會“撕”開地面,掀起沙塵。於是,施工時採用“釘邊樁+綁紅繩”方式,讓車輛行駛在原有道路。“很多時候,作業帶近在眼前,但運管車輛必須繞行。”韓江平說。
布好管道,便是焊接。西四線採用全自動焊接,速度快、一次合格率高,為方便附近野生動物自由穿行,焊接后的管道架在高1.2米以上的管墩上。
之后的管溝開挖,也是“極限”操作。“一般作業帶設計寬度為28米。”韓江平說,在保護區內隻批復了24米,這意味著挖出的土若全堆在管溝旁,堆土高度將超過規范要求,造成安全隱患﹔必須將多出的土方外運至指定區域堆放,用防塵網苫蓋,固定的運輸線路租用洒水車降塵,回填時再運回作業帶。“雖降低了工效,但避免了超寬‘越界’。”韓江平說。
眼下,管道建設正在收尾。“竣工后,將進行生態修復。”王輝介紹,地面植被稀少、質地以裸露石質為主的地段,將採用碎石覆蓋﹔臨時便道地表鬆軟地段,將採取平整壓實、洒水處理,使浮土迅速形成鈣質和結皮,避免風蝕形成揚沙。同時,選擇耐旱、耐鹽鹼的當地優良鄉土植物,輔以人工補水等措施,讓生態系統恢復如初。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6日 1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