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多年來堅持保護和修復雅尼濕地——
呵護草木生靈 點綠萬水千山
雅尼濕地與周圍景物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
管護員普布多吉正在林間巡護。 |
雅尼濕地景色。 |
冬季,雅尼濕地是一幅細膩而深邃的自然畫卷,它以一種溫婉而又不失壯闊的方式,展現著季節更迭的韻律與美感。
一條深藍色的河流蜿蜒流淌,輕輕地鋪展在大地之上。河岸兩側,茂密的樹木和灌木叢顏色從淺綠色到溫暖的黃色過渡,層次分明,錯落有致。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雄偉壯觀,山頂覆蓋著皚皚白雪,宛如一頂頂潔白的帽子,為這座大山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庄嚴。天空中,白雲悠悠,它們或聚或散,或濃或淡,仿佛是大自然的畫筆在藍色的天幕上勾勒出的一幅美麗的圖案。
雅尼國家濕地公園屬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和米林縣,總面積8738公頃,水面海拔2920米。如今,雅尼濕地已經是旅游觀光的熱門目的地,來林芝的人大多都會在此駐足。通過保護、修復和監測等多種手段,雅尼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這裡正成為展示林芝良好生態的一張名片。
守住濕地,筑牢生態質量底線
“這是我們工作的重要一環,主要是看看樹木有沒有發生病虫害。我們需要走到樹木旁邊,靠近觀察,如果遠遠地看上一眼,會忽略很多問題。”林芝市巴宜區邦納村村民普布多吉是一名濕地管護員,對他來說,巡護腳下的這片濕地已經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來到林木間,普布多吉對管區內的每一棵樹都如數家珍。對每一棵樹的樹冠,普布多吉也仔細觀察,“這棵樹的葉子有些發黃”。一邊走著,普布多吉仿佛發現了新東西,三步並作兩步走到樹前,圍著粗壯的樹干開始上下檢查。兜兜轉轉、走走停停,一個上午過去,普布多吉巡查了足足數百棵樹木。
下午,普布多吉還要去濕地周圍的山上轉轉,看一看周圍的環境。一天下來,普布多吉經常要繞著山嶺和濕地走上五六萬步,從早到晚,尋找潛在病虫害、火災隱患,遇到山林裡的垃圾,他會隨手撿拾起來帶走。這樣的日子,普布多吉堅持了許多年。當記者問起這樣的工作是否有些枯燥乏味的時候,普布多吉說:“隻要濕地完好、森林安全,我們的付出就有意義。”普布多吉笑著說。
普布多吉小時候,雅尼濕地還只是一片不起眼的荒草灘。2009年,雅尼國家濕地公園開始試點建設,曾經的砂石廠關閉了,植被在灘涂上開始生長。“十幾年的變化來之不易,我們更要把這裡守護好。”普布多吉感慨地說。現在的普布多吉,還是幫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志願者,平日裡向鄉親們普及濕地保護的意義。
像普布多吉這樣的管護員,在雅尼濕地共有46名。據介紹,近年來,林芝濕地管理部門結合實際,採取日常督導與群眾巡護相結合的方式,壓實濕地管護責任﹔同時,相關部門還積極開展濕地法律法規宣傳工作,不斷提高群眾濕地保護意識和濕地管護水平,有效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
修復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色果拉村地處雅尼濕地一角,很難想象,這裡曾是一個生態脆弱、飽受風沙威脅的地方。由於地處江河轉彎處,加之地勢平坦,色果拉村的泥沙淤積情況一度十分嚴重。
喬次仁記得,2008年他剛擔任色果拉村黨支部書記時,夏天,大水漫過江岸,帶來的淤泥蓋住地面,到了冬天河水又退得厲害,河床裸露。旱季,大風一吹,沿岸居民都要“跟風吃沙”,常常是出趟門回來,就是滿鼻孔的砂礫。
“決不能讓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咱們村要種樹!”2009年剛一開春,喬次仁便在村裡向大家伙提出開展植樹造林、環境整治的建議。
“咋弄?”“能活嗎?”當時,村裡不少人的心裡在打鼓。喬次仁圍繞當時村裡的生態情況,不斷擺事實講道理,最終大家都選擇聽從喬次仁的建議,一起行動了起來。
於是,一場持續至今的植樹造林工程拉開了序幕。
從最早一年一兩千畝的種植面積,到后來最多一年五千多畝的種植面積,色果拉村防沙造林工程持續推進,植樹面積不斷增長。
中間也曾遇到一些曲折,樹越種越多,但在灘涂上的存活率沒有之前理想。林芝市林草局工作人員通過不斷調研發現,雅尼濕地本地生長的砂生槐最能適應色果拉村的生態環境,建議村裡在生態脆弱區域補種砂生槐。10多年來,色果拉村已經種了幾十萬棵樹,種植面積接近7萬畝。
“為了更好修復生態,我們堅持植樹造林十多年。看到家鄉美麗的綠水青山,大家都覺得這些年的付出值了。”喬次仁欣慰地說。
這樣的生態修復工程,在雅尼濕地周邊還有許多。2016年,雅尼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林芝市巴宜區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當地累計投入1.54億元,扎實開展雅尼濕地公園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修復工程、科普宣傳教育、科研生態監測、濕地巡護檢查等工作,濕地生態質量不斷向好。
利用濕地,觀光和科研並重
扎西次仁是一名林芝旅游的包車司機,對他來說,過去的幾個月分外忙碌。“這些年,來西藏旅游的人越來越多,雅尼濕地和雅魯藏布大峽谷等景區共同構成了林芝周邊短途游的‘黃金線路’。”扎西次仁介紹。
雅尼濕地附近的林芝鎮曲古村,如今已成為當地居民和游客度假、打卡的重要目的地。去年,曲古村流轉土地190余畝,建設集生態觀光、民俗體驗於一體的花海觀光園,游客可以賞花、射箭、騎馬。2022年,曲古村村集體經濟收入中僅旅游收入就突破45萬元。
扎西次仁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己的越野車,三至四人乘坐車輛的使用費大概一千元到一千五百元,包含餐飲、門票在內,游客人均消費在四百元以上。“我家就在濕地周邊,我們村裡許多人在附近的景區工作,家裡有很大部分的收入都直接來自景區。”扎西次仁說。
除了發展旅游帶動村民增收,林芝還大力加強對濕地的監測和研究,不斷釋放當地好生態的更多價值。
“濕地公園內動植物物種豐富,有高等植物87科、534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種﹔濕地公園內以及周邊野生動物有59科、234種,其中列入國家和自治區重點保護動物46種。這些物種的生態價值和科學意義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林芝市林草局工作人員說。
此前,由於缺少濕地保護專業技術人員,雅尼濕地開展科研監測、科普教育的水平不高,濕地生態服務功能發揮不明顯。針對這一問題,林芝市林草局同中國科學院、武漢大學、西藏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完善濕地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健全濕地保護科技支撐機制﹔同時,建設濕地生態監測監控站點,開展濕地生態狀況評價和動植物監測監控。
“開展監測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濕地,也是為后續科學研究提供依據。”林芝市林草局工作人員說,“這幾年,我們拍攝到110余隻的黑頸鶴大種群,發現濕地內有灰雁分布的新紀錄,區域內的濕地植物中有30%以上的物種屬於西藏特有。雅尼國家濕地公園的資源本底更加明晰,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