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合陽——
廢棄礦山變身綠色“聚寶盆”
俯瞰陝西省合陽縣黃河西岸礦山生態修復產業示范園暨洽川鄉村振興科技產業園。 |
冬意正濃,筆者來到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洽川鎮申東村,隻見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農業大棚排布在山峁間﹔俯身走進棚內,一行行番茄樹散發著扑鼻的花香,在此務工的農民發出爽朗的笑聲,傳遞著收獲的喜悅。
“在生態修復項目完成后,我們因地制宜發展了現代化農業,讓廢棄礦山重新煥發了生機。”申東村負責人李柯婷說,村裡依托修復平整的土地資源,逐步發展起智慧大棚農業產業和生態採摘旅游產業,不僅讓環境變得更美了,也讓大家伙的腰包更鼓了。
合陽縣作為陝西省實施沿黃生態修復項目首批縣(市)之一,建起了合陽縣黃河西岸礦山生態修復產業示范園暨洽川鄉村振興科技產業園,讓生態“疤痕”化為綠色“聚寶盆”,為農民找到了致富新路子。
“你看,大番茄長勢多好啊!大多都已經挂果了,現在每斤價格在5元左右,春節前就可以上市了,經濟效益好了,收入也不斷提高了。”村民楊巧玲說,在大棚裡一年四季均可種植蔬果,豐產獲益了,自己還能享受分紅。
申東村是合陽縣近年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治理的縮影。自2020年11月起,合陽縣啟動黃河西岸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確定了11處廢棄採沙(石)場進行生態修復治理,實施的歷史遺留礦山生態項目入選陝西省第一批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成為拓寬“兩山”轉化路徑的生動實踐。
合陽縣黃河西岸礦山生態修復產業示范園暨洽川鄉村振興科技產業園生產運營經理蘇飛輪說,在治理過程中,工作人員採取科技攻關與修復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實施邊坡整治、覆土復綠等系列工程,有效減少了水土流失﹔通過探索“生態修復+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的生態修復治理新模式,探索出生態修復綜合治理與鄉村全面振興融合發展新途徑。
按照“礦山生態修復+”模式,合陽縣推進黃河西岸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通過建立“龍頭企業+示范園+合作社+農戶”新型合作機制,讓昔日採沙廢棄地變成“山美、景靚、田豐”的特色農業示范區,年平均直接收益約為120萬元,直接帶動就業100余人,農戶平均增收1.8萬元。
渭南市生態環境局合陽分局局長陳茜紅說,今后,合陽縣將持續實施生態修復,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全面改善生態功能,讓廣大群眾在守護“綠水青山”中收獲“金山銀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