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共同建設“生物多樣性之都”

——訪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

本報記者 潘俊強 劉少華
2025年01月16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野生動物資源是綠水青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多樣性工作的重要抓手。《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4)》顯示,北京的陸生野生動物種類已經增加到612種,其中鳥類有519種。僅鳥類種類,就比10年前增加了上百種。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處長高飛介紹,近年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聯合各方,持續推動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守護好以黑鸛、褐馬雞、獵隼、北京雨燕為代表的野生動物資源,推進首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邁上新台階。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增多的背后,是北京市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高度重視及諸多努力。

《北京花園城市專項規劃(2023年—2035年)》明確提出,要“改善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逐步恢復和完善城市生態系統”。高飛介紹,北京將在城市公園綠地、郊野公園、平原生態林、濕地等區域,充分結合自然生態條件,優化植物配置,建設保育小區、生態保育核、留野區等形式的自然帶,並進一步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

目前,北京自然保護地約佔市域面積的20%,形成了類型比較齊全、分布相對廣泛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使全市九成以上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比如,對麋鹿建立專門機構進行保護與繁育,從38頭擴繁到3000多頭,在全國各地建立遷地保護種群40處,成為世界成功拯救瀕危物種的典范。

好的結果,來自多方合力。

需要為野生動物營造棲息地。高飛介紹,截至2023年底,結合造林綠化工程,北京已在全市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350處,並專門營建了各類生物多樣性設施。比如設置了2000多個本杰士堆,因地制宜建設小微濕地718處,放置人工鳥巢7000多個、昆虫旅館近3000個,種植食源蜜源性植物75萬株,為野生動物營造了更廣闊的棲息空間。北京持續以關鍵物種為切入點開展棲息地保護工作,同時,科學有序恢復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栽植動物喜歡的食源植物,營造小微濕地、人造灌木叢等生態保育小區,為鳥類和小動物提供食源、棲息和庇護場所。

更要重拳出擊營造良好環境。自2020年新版《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北京持續開展“綠劍行動”“清風行動”“春雷行動”等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專項行動,形成有效震懾。北京還持續開展有害生物防控監測,目前已建立陸生疫源疫病監測站90個。林業有害生物三級監測網絡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全市完成布設國家、市級、區級林業有害生物測報點近6000個。目前,首都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愈發健全,目前已建設園林綠化生態監測站17處,實現了森林、濕地、綠地等典型區域全要素監測。北京還通過布設固定樣點樣線,部署紅外相機、視頻傳感器等設備,逐步實現自然保護地內生物多樣性“天空地”一體化監測。

需要北京市民共同參與。高飛說,這些年北京市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覺性和參與度也不斷提升,共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氛圍逐步形成。

如今的北京,山清水秀、百鳥爭鳴、萬物共生,正向“生物多樣性之都”不斷邁進。

(責編:王連香、李楠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