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發展林下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我國林下經濟年產值超1萬億元(數說美麗中國)

2025年05月07日05: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廣西龍勝,羅漢果、大葉百合等林下中藥材,為當地農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在福建沙縣,林下種植的穿山龍、牛奶根,成了沙縣小吃燉罐的食材﹔在浙江安吉,“萬畝林下經濟產業園改造提升工程”規劃建設林下露營基地等功能區,著力打造旅游產業集群……近年來,多地探索發展林下經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林下經濟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以開展復合經營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友好型經濟,包括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採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作為林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林下經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等具有重要意義。今年,“發展林下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為林下經濟發展添動力、增活力。國家林草局出台《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指南》等,科學規劃林下經濟的區域布局、重點領域和經營模式﹔鼓勵各地先行先試,在林地經營、資源利用、林權融資等方面大膽探索,推動山區林區“含綠量”“含金量”同步提升。

  目前,全國林下經濟規模化經營和利用林地面積6億多畝。林下經濟從業人數達3400萬,擁有各類經營主體95萬個,年產值超1萬億元。

  進一步推動森林“四庫”聯動,讓林草產業更好成為綠色富民產業。國家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加強林下經濟品牌建設,加快經營主體培育,加快市場營銷流通體系構建,加強林下經濟基地建設。到2030年,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林地總面積達到7億畝,實現林下經濟總產值1.3萬億元,形成林下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格局。

  (本報記者  董絲雨)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7日 16 版)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