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綠色發展圖景綻放“中國角”

本報記者 陳一鳴
2025年11月21日09: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以“電亮世界,樂動心弦”為主題的文化體驗活動在“中國角”舉行。
  本報記者 陳一鳴攝

  近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上,“中國角”的茶藝師指尖起落之間,沸水入盞、茶香氤氳,與樂聲一靜一動相映成趣,瞬間點燃了觀眾的情緒,連掌聲都帶著節奏。

  一旁供應的針葉核桃汁與黃酸棗汁色澤明麗、微酸帶甜,成為不少觀眾的“意外驚喜”,這些原生態果汁來自巴西托坎廷斯州中部的馬裡亞蒂尼亞社區。中國國家電網在承建巴西美麗山水電站二期輸電工程時了解到,當地居民需步行數公裡取水,隨即援建了兩口水井,並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果樹資源建設果汁加工廠,既解決飲水難題,也幫助社區發展自有產業。

  這場以“電亮世界,樂動心弦”為主題的“中國角”文化體驗活動,呈現了中國企業在巴西推動公益事業、支持環境保護、促進民心相通方面的責任擔當。

  當地時間11月10日,COP30在巴西貝倫開幕,“中國角”系列邊會同步亮相,成為大會上一抹鮮明亮色。十余天來,“中國角”展區始終人氣旺盛,展區憑借精心設計、鮮明主題和互動體驗吸引絡繹不絕的來訪者。

  從“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到“中國碳市場高質量發展經驗分享”,從“中國能源轉型與新能源發展”到“適應氣候變化的中國方案”,從“低碳技術創新與產業實踐”到“可持續人工智能與氣候變化”……一個個主題系統呈現了中國在綠色低碳轉型中的理念、路徑與務實行動,讓參觀者在輕鬆交流之間觸摸到了中國綠色低碳發展的脈動。

  “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中國既是倡導者,也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司長、中國代表團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角”本身就是一場“綠色實驗”。他指著展區的桌椅介紹:“這些看似木質的家具,其實由廢舊電路板和退役鋰電池回收再利用而成——桌面來自廢舊電路板,椅子框架則使用再生鋁。”

  測算顯示,每生產1噸此類家具,可減少約1.2噸二氧化碳排放,再生資源利用率高達95%。繼去年COP29紙殼桌椅成為“網紅”后,今年展區家具全面“升級”:更堅固、美觀,也更環保。本次大會,“中國角”與中國代表團辦公室共使用210把椅子和30張桌子,會后將全部捐贈給當地機構,讓綠色理念繼續傳遞。

  綠色創意滲透於展區每一處細節:瓦楞紙制成的茶幾與茶凳輕巧卻穩固﹔以稻殼為原料的一次性水杯保留天然谷物色澤與清香,可降解、耐冷熱,是“低碳生活”的生動注腳。

  在這裡,嘉賓還能品嘗來自中國各地的茶、咖啡、玉米和魔芋小吃——這些都是低碳農業發展的真實成果。其中,來自雲南深山的文創產品“如意茶餅”尤為吸睛。裴曉菲介紹,該產品依托優越生態與古茶樹資源,讓“綠葉子”真正變成“金葉子”,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綠色理念也貫穿大會全程。中國代表團使用的車輛全部為國產新能源車,比亞迪、長城等品牌共向大會提供230輛新能源通勤車,為各國代表打造綠色出行體驗。

  從一件家具到一杯茶飲,從一輛車到一份小吃,“中國角”用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真誠、智慧與行動。

  “這裡,不只是一個展區,而是一扇通向未來的窗口。”一名在“中國角”採訪系列邊會的巴西記者說。

(責編:楊虞波羅、李楠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