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调水 胡杨“解渴” 近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护林员开挖生态引洪渠和疏浚河道,增加胡杨林过水面积,加快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段境内胡杨林区的生态调水工作。 图为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段,塔河两岸的胡杨林(摄于8月14日)。
东北西南地区将出现强降雨 水利部会商落实防御措施 人民网北京9月1日电(记者 余璐)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未来3天,云南大部、四川东部南部、贵州北部、重庆南部、黑龙江东部、吉林中部、辽宁东部将有中到大雨,其中云南西部、吉林中部、辽宁东部部分地区将有暴雨。预计,云南省金沙江,四川省岷江、沱江,贵州省赤水河,重庆市乌江及三峡库区,辽宁省东辽河、浑河、太子河及辽东半岛诸河,吉林省第二松花江,黑龙江省牡丹江等河流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金融科技助力绿色出行 构筑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夏日的鹏城,绿树葱茏,繁花似锦。 8月28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人民网、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2020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暨绿色出行普惠平台深圳启动会”在深圳举行。
生态环境部:“十四五”将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丁亦鑫) 28日,生态环境部就深化环评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举行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表示,“十四五”时期,改革目标是要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通过上下游整合,推动构建“六位一体”环境管理框架体系。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 人民网北京(记者 余璐)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了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行动目标和任务安排。
美国加州山火已致7人丧生 本报华盛顿8月26日电 (记者张梦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林大火持续蔓延。目前山火已烧毁约125万英亩(约5059平方公里)土地,超过1400幢建筑损毁,7人在大火中丧生,紧急避难所已接收约2200名疏散者。
黄河6号洪水致34条河流超警 水利部维持Ⅲ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余璐)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受干支流来水影响,黄河中游干流潼关水文站(陕西渭南)25日12时6分流量涨至5230立方米每秒,依据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编号为黄河2020年第6号洪水。25日14时,长江三峡水库水位163.65米,入库流量3680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44300立方米每秒,长江中游干流宜昌、沙市至螺山江段及洞庭湖水位超警0.09~1.07米;黄河上游干流兰州和石嘴山、中游干流潼关、下游干流艾山河段,甘肃洮河,安徽巢湖等34条河流超警。
长江水库群发挥拦洪效益 减少受灾人口约40.1万人 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余璐)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0年8月中旬,四川、重庆境内的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发生持续强降雨过程,长江上游接连发生今年第4号和第5号洪水。水利部科学精细实施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有序有力有效防御此次特大洪水。
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 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浩)近日,水利部完成2019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表明中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环境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水土流失实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 数据显示,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71.08万平方公里,较2018年减少2.61万平方公里,减幅0.95%。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我国生态气候总体趋好 人民网北京8月24日电(丁亦鑫)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为满足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时代需求,科学推进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现予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提供中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科学客观地反映气候系统变化的新状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作用。 《蓝皮书(2020)》显示,气候系统多项关键指标呈加速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