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7月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公布:渭南、太原、咸阳等市相对较差
人民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2年7月和1—7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根据通报,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0%,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第7号台风“木兰”将登陆海南、广东沿海 水利部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8月9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南海热带低压于8月8日14时生成,9日10时加强为今年第7号台风“木兰”,预计10日中午至晚上在海南岛东北部至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受其影响,8月9—11日华南大部、西南南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广西西江、郁江、北流河及桂南沿海,广东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及粤西沿海,海南南渡江、昌化江等河流将出现涨水过程,暴雨区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山丘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北方地区部分河流或将发生超警洪水 水利部加派5个工作组进行一线指导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据预报,7日至10日,西北东北部、华北中部南部、黄淮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海河流域大清河、永定河、漳卫河,黄河流域中游干流及支流汾河、山陕区间部分支流、下游大汶河,淮河流域山东小清河、松辽流域浑河、第二松花江等河流将出现涨水过程,暴雨区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8月7日,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组织水利部相关司局、单位和南水北调集团进行防汛会商,滚动分析研判北方地区雨情、水情、汛情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范应对工作。
上半年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公布:海口最好 渭南最差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2年1—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根据通报,1—6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4.6%,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SO2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NO2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CO平均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
9.68亿立方米补水复苏华北地区河湖生态 多条河流实现全线贯通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近日,历时一个多月的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2022年夏季行动顺利结束,累计补水9.68亿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134.3%,置换12.68万亩沿线地下水农灌区,唐河、沙河等常年干涸河流实现全线贯通,独流减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实现贯通入海,夏季补水任务圆满完成。 据悉,夏季补水行动涉及5条补水线路,19条补水支线,39条(个)补水河湖,丹江口水库、密云水库、岳城水库、于桥水库等12个水库参与补水,南水北调中线11个退水闸、分水口参与调度。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立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生态环境部消息,7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 据悉,全国碳市场自去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取得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推动企业低成本减排作用初步显现,成为展现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
引江补汉工程开工 水利部要求严把工程、设计质量关
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近日,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武汉专题调度引江补汉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初步设计工作举措。 7月7日,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2468万亩 水利部派出3个工作组赴内蒙古等地协助抗旱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4月至6月中旬,受降雨偏少影响,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旱情露头后快速发展。6月下旬以来,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省旱情陆续解除,山西省旱情明显缓解,但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等地旱情仍然持续或发展。
重大水利工程漳河控导治理工程正式获批立项
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近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漳河石梁、下交漳至观台河段控导治理工程(以下简称漳河控导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标志着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水利重点任务之一、海委直属又一重大水利工程正式立项。 漳河控导治理工程建设范围 来源: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漳河控导治理工程是继卫河干流治理、海河防潮闸除险加固工程立项开工后又一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的委属重大项目。
COP15第二阶段会议会址、会期确定:将于2022年12月5-1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王仁宏)近期,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会址、会期正式确定。 据生态环境部消息,为加快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进程,综合考虑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经中国政府、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加拿大政府协商,COP15主席团决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12月5-17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珠江流域再次形成流域性较大洪水 水利部进一步调度珠江流域水库群 人民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受近期强降雨影响,6月18日珠江流域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止落复涨,19日西江发生2022年第4号洪水,北江发生2022年第2号洪水,珠江流域再次形成流域性较大洪水。 气象预报显示,6月20日至21日,珠江流域柳江、桂江仍将有较强降雨。
水利部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派出5个工作组赴防汛一线协助指导防御工作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王仁宏)6月16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防汛专题会商,分析研判珠江等流域雨情、水情、汛情形势,研究部署防汛工作。目前,水利部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派出5个工作组即赴江西、广东、广西防汛一线,协助指导做好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珠江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 水利部提升洪水防御应急响应至Ⅲ级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受降雨影响,珠江流域北江广东石角站6月14日11时30分流量涨至12000立方米每秒,依据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编号为“北江2022年第1号洪水”。14日12时,西江干流广西梧州站水位涨至21.61米,超过警戒水位3.11米,相应流量37300立方米每秒。
新阶段下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怎么干?17部门发文明确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生态环境部消息,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 《适应战略2035》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把握扎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契机,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损失,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