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强调:“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是“两山论”提出15周年,“两山论”丰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即日起,人民网环保频道推出“两山”理论15周年大型报道,共话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
后疫情时代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应从四方面着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为化解全球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绿色发展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生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我们既要有除弊治病的决心,又要有遵循规律办事的自觉,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以绵绵之力久久为功,脚踏实地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一处处“诗意栖居”的绿水青山必将变成一座座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如今,在神州大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两山”理念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践行绿色发展,中国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为了绿色发展,中国进行各种探索:绿色成为企业乃至地方的品牌、健全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和标准、不断向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转型……得益绿色发展,许多资源依赖型地区凤凰涅槃,走出了绿色转型之路,成为“两山”理念最生动的注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沿着这条从绿水青山中开辟的道路,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在绿水青山中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真正实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