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十二五”期间,北京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防治水灾害成效显著——

千亿投资加速首都水务建设

本报记者  贺  勇
2015年11月19日08:3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城市发展的希望。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和防汛形势不容乐观的局面,北京如何确保水源安全、水环境安全、防洪安全?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了10余个加快水务发展的政策文件,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

  在政策和投资的双重支撑下,北京市在水源保护、中小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北京的新期待。

  保水源:建成28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创新点:构筑“三道防线”,变下游治理为从源头上治理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然降雨条件的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矛盾。与此同时,水污染问题使得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形势的变化逼迫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北京市水务局副巡视员张世清表示。

  长期以来,国家对河道治理抓大放小,以大江大河、主干支流治理为主,而对农村小水系重视不够。为确保城市水源地安全,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工作思路。

  第一道防线是生态修复,即在远山、深山及人烟稀少地区,实行全面封禁,实施生态移民, 充分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实现自然保水;第二道防线是生态治理,即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丘陵、坡脚等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和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减少面源污染, 同时在村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防治污染,改善人居环境;第三道防线是生态保护,即以河道、湖库周边为重点,建设林草生物缓冲带,维系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理念,北京变下游治理为从源头上治理,采取21项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截至2014年底,全市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285条,水质达到饮用水源标准。

  密云水库是首都人民的大水缸,密云县水务局局长王如新介绍,按照构筑三道防线的理念,密云累计投入资金近6.89亿元,先后实施了荆子峪、苍术会等小流域治理工程,累计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39条,使密云水库水质始终保持Ⅱ类标准。

  地下水也是北京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北京市发布了《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控行动方案》,通过封填废弃机井、截污导污等措施切断污染传输途径。2014年底全市已封填废弃机井1600余眼,治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77处,规范规模化养殖场113处。

  防洪涝:完成78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

  创新点:践行“生态治河”理念,变“裁弯取直”为“回归自然”

  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给北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惨痛记忆。

  2012年“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北京市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的防洪水利工程建设,对全市1460公里中小河道进行达标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记者在房山区大件路南侧看到,昔日水毁严重的大石河河道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景色宜人的休闲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治理,大石河河道现在平均宽五六十米,最宽的地方达到数百米,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北京市水务局副巡视员杨进怀介绍说,“我们在中小河道综合治理中践行‘生态治河’的理念,兴修水利不再建笔直的河床、冰冷的护砌,而是还原河流的自然形态,宜弯则弯、宜宽则宽。”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已完成78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不仅防洪标准从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而且还形成了300 余公里的水走廊和近千公里的绿化走廊,留下百余座滨水生态公园。到2016年汛期之前,全市1460 公里中小河道治理将全面完成。

  下凹式立交桥区曾是城区防汛“短板”,北京排水集团副总经理张建新介绍,桥下积水,主要靠泵站将雨水抽走,排水能力一般为可及时抽走1至3年一遇的降雨。近年来通过对雨水泵站进行升级改造,可以达到10年一遇的防汛等级,也就是能抵御每小时67毫米的降雨,这比“7·21”时的防汛能力提升了约50%。

  除了硬件的改善,与防汛有关的制度建设也及时跟上。记者了解到,北京在原来设立单一指挥部的基础上构建了“1+7+5+16”的防汛指挥体系,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七个由专业部门分别牵头的道路交通、地下管线、地质灾害等专项分指挥部+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流域防汛指挥部+十六个区县防汛指挥部”。

  这个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坚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调动各专业部门和区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防汛决策指挥能力、预报预警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明显提高。

  治污染:污水处理能力较5年前提升50%

  创新点:提升标准和能力,污水处理从“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变

  永定河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然而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永定河上游来水急剧下降、河道断流,污水和工业废料、建筑渣土被倒入河道,周边环境恶化,扬尘满天。

  拯救母亲河,水源问题成为治理的关键。那么水从何来?北京市水务部门创造性提出以再生水和雨洪水为主、以官厅水库为补充、流域外调水参与调配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这成为永定河治理工程中的最大亮点。”永定河管理处党委书记张茂富说。

  北京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再生水,实现资源利用、污染减排和环境改善相结合,是同时化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两大难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介绍。

  “十二五”期间,北京颁布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全国率先将污水处理厂主要出水指标提升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为再生水的广泛利用奠定了基础。“以化学需氧量为例,四类地表水标准要求不超过30毫克/升,而一级A和一级B的排放标准分别是不超过50毫克/升、60毫克/升。”北京排水集团负责人介绍说。

  经过生态治理,如今曾经断流30年的永定河,恢复了清水淙淙、鱼儿游弋的美景。沿途的门城湖、莲石湖、园博湖、晓月湖和宛平湖,宛如五颗明珠,点缀在这条蜿蜒的“玉带”上。一河带五湖,为市民赏水、游览、休闲提供了舒适宜人的环境。

  永定河的重生,正是北京市加大水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河湖水生态修复,打造城市景观“新名片”的一个缩影。潘安君告诉记者,在中心城区,我们对南护城河、永定河引水渠等主要河道实施清淤和环境整治,对“六海”、动物园湖等重点水域实施水质改善工程,开工建设清河、凉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排污口截污治理,打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水环境;在郊区,结合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对新城河道实施综合治理。加大城市河湖再生水利用,增加生态用水量,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目前生态补水已成为再生水的最大用户,全市七成以上河湖补水来自再生水,每年使用量达到4.8亿立方米。为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北京市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可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8万立方米/日,比“十一五”末增加50%,减少入河排污量,从源头改善河湖水质。

  水润万物生辉,万物上善若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北京市各项水务建设将更有效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也将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9日 13 版)
(责编:蒋琪、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