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工业反哺林业 生态促进转型
“创森”以来,东莞市广泛开展名镇名村、宜居社区(村)、林业生态文明村、绿化模范村、水乡特色村建设。图为林居相依、林水相依的糖厦镇。 |
昔日“世界工厂”,今朝羽化成蝶,变为“森林进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的美丽东莞。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莞创建森林城市。
新世纪以来,东莞努力实现环境容量饱和基础上的绿色崛起。2011年,东莞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策,以省委、省政府打造珠三角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契机,坚持“工业反哺林业、生态促进转型”,努力打造“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努力为共促生态文明、共建美丽广东、共创珠三角生态发展新优势添砖加瓦。
做好山水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添绿塑魂
东莞1/3是山,1/3是水。早在1999年,东莞就提出建设生态绿城,从追求森林经济效益转变为生态效益,全面封山育林。从2003年起对国有、集体林场进行整治,建设了总面积达357.6平方公里的14个森林公园,并全部对外免费开放,还每年投入1200万元优化美化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的建设,既有效保护了森林,又给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市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
在森林城市建设中,东莞注重用好水元素,以建设湿地公园为抓手,把林业建设和水系治理、水污染整治结合起来。截至2015年10月,全市建成湿地公园14个、总面积1400多公顷,形成了一批以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城市“绿肾”,并探索出多种不同的建设模式。
将建设湿地公园与推动基层发展结合起来。对镇村河涌、滩涂等进行改造,大量种植水生树木和花草,建设湿地公园,促进环境提升,带动集体和农民增收。
将建设湿地公园与园区开发结合起来。对东莞生态产业园进行空间布局和绿地系统规划,构建了多功能生态湿地群,优化了园区生态环境,有力促进了园区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2013年东莞生态园湿地景区成为珠三角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将建设湿地公园与促进城市更新结合起来。通过“三旧”改造、河堤治理等手段,将位于市区的一些河道和滩涂改建为集湿地环保、景观绿化等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大大改善了城市景观,吸引大量市民前往观光旅游。
做好城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增景
东莞面积不大,但城市开发强度高。东莞积极创新思路,大力推进森林进城,让森林的盎然绿意与城市的钢筋水泥有机融合,使市民更好地感受到森林城市的绿色魅力。
纵横交错完善道路绿化网络。在市内道路推广植树养花,形成高绿量、多物种、全覆盖的道路生态景观,打造出东莞大道、松山湖大道、水乡大道、环莞快速等城市绿色名片,全市建成生态景观林带251.8公里,绿道穿城。
见缝插绿建设社区公园。积极推进森林进城、公园下乡,把一些闲置地、三角地等充分利用起来,建成社区公园、街心公园,小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相映。目前,全市共有休闲游憩绿地1287处,近3年累计新增222处。
积极探索园林市场管养。东莞是国内首个试水园林绿化管养市场化的地级市。市区、各镇街中心区园林绿化养护基本实现100%市场化,养护成本比改革前降低10%到15%,养护质量明显提高。
做好林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加力
为提高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水平,东莞结合实际,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探索创新,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建立完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市政府每年投入生态建设和保护资金超过2亿元,各镇街每年造林绿化资金不得低于财政支出的1%。2008年开始在省、市两级财政对全市37.5万亩生态公益林给予每年每亩40元补偿的基础上,再对全市31.5万亩农村非经济林地给予每年每亩100元补贴。
大力推进林场改制和转型。将市属6大国有林场全部改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与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进行整合,由市财政保障人员经费。林场业务重点从原来相对单纯的管林造林,逐步转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森林旅游管理。
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11年,东莞按照“明晰产权、规模经营、生态补偿、按股分利”的方针,针对各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探索推进了政府统一管理、统一经营、集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四种模式改革。大部分镇村实现了林业分红的历史性突破,提升了集体经济效益。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东莞实现生态惠民、林业利民、绿色乐民。全市森林覆盖率由新世纪初的30.6%上升至37.4%,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年增长6%以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7.3平方米。
森林城市建设也改变了客商对东莞传统工业城市的印象。近3年,全市引进投资6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近200个,全部投产后将释放产值超过1万亿元。通过划定占全市近一半面积的生态控制线,全部林地纳入其中,强制性保护,控制线内结合环保标准提升项目建设门槛,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3日 13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