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实现减碳与发展双赢

何建坤
2015年11月29日08:3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全球气候变化危及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行动,在管控气候风险的同时,也可更好地促进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国际气候制度建设要着眼于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走上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实现“减碳”和“发展”的双赢。要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成为各国新的发展机遇,以绿色低碳转型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驱动力,需充分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历史责任、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实现保护全球气候目标的同时,使各国都能够公平地分享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同时,要加强各国间务实合作,推动世界范围内低碳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制度建设,既是中国保障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战略需求,也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

今年6月底,我国公布了2020年后国家自主贡献,提出了富有雄心的二氧化碳减排增汇目标。包括2030年左右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升到20%左右,以及森林蓄积量增加45亿立方米。这是我国统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可持续发展两个大局的战略选择。

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将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转折点。这意味着届时经济增长而化石能源消费不再增加,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也标志着国内资源环境严重制约形势的根本好转。其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将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满足,这将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比实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目标要付出更大努力。2020年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年下降率不仅将高于2020年前水平,持续维持在4%以上,也将高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年下降率水平。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要超过12亿吨标准煤,约为2005年的6倍。能源结构的改善将使单位能耗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20%。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也将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奠定基础。为满足其后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新增能源需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仍需以每年6%—8%的速度增长。推动能源革命,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和消费体系,也是我国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

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和政策措施的保障。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纳入国家和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中,将积极部署控制和减缓非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我国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建立节能低碳产业体系,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使工业部门单位增加值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速度快于全国水平,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50%以上。城镇化进程中,优化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交通体系、运输方式和燃料构成,强化建筑节能标准和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到2020年,城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50%,大型城市公交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30%,同时控制新增建筑物规模和汽车数量,走绿色低碳的城市化发展路径。

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能源市场机制改革,促进先进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完善社会和公众的参与机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倡导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和公众自觉行动。创新低碳发展模式,开展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交通等试点,努力建设低碳社会。

(作者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9日 07 版)

(责编:杨波、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