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靠法治 强制度 重落实

守护生态打出“1+6”组合拳

本报记者 孙秀艳
2016年03月02日08: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根据中央的统筹部署,2015年,中央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了“1+6”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组合拳”。“1”就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6”包括《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1+6”的方案,中央都已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方面认识日益统一,为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环境。各地区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1+6”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正在有条不紊推进落实。

  加强监测、严格执法,能力建设夯实生态环保基础

  开学伊始,北京的一些校园里,出现了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按照计划,今年北京将选择有条件的校园布设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加密环境监测网络。

  监测是准确掌握环境信息的基础。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为监测网络建设热潮再添一把火。

  2015年1月1日起,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并实时发布PM2.5等6项指标的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31个省(区、市)全部完成省级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32个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全部完成市级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打开环境保护部网站,主要江河自动水质监测实时数据一目了然,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2700多个断面的水质情况每天更新6次,公众可以随时了解。这些数据全面覆盖地级以上城市水域,包括1400多条重要河流和92个重要湖库、重要饮用水源地。

  以往环境执法能力薄弱问题更为突出。去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能否真正长出“钢牙利齿”,关键在于执法。《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的发布,不仅对环境监管提出新要求,也为执法工作注入了“强心剂”。

  各地落实的情况如何?根据环境保护部的通报,截至2015年10月底,北京、四川等省(区、市)召开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等专题研究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河北、山西等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印发贯彻实施《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的文件。清理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专项工作已顺利完成,全国共废除“土政策”206件。

  新年刚过,备受瞩目的中央环保督察机制首次启动,对河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督察,不仅规格空前,而且采用“国家督察”的新机制,一些久拖未决的问题取得关键性突破。

  落实责任,考核促保护理念生根

  不久前,陕西省政府印发《陕西省各级政府及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并明确规定“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同时,对发改、公安、监察等20余个职能部门的具体环境保护责任作出清晰规定。

  去年8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发布,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追究已经成为各地干部环保工作的关键词。

  干部离任时,如何客观评价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审计署已直接指导湖南娄底市开展试点,北京、内蒙古等地围绕“审什么、怎么审、责任怎么界定”进行了积极探索。

  作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试点地区,浙江省湖州市去年交出的答卷让人眼前一亮——由1张总表、6张主表、72张辅表和大量底表构成的《湖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摸清了自然资源资产“家底”。资产负债差额,让人们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所付出的资源资产成本。

  今年,将有更多试点地区尝试编制负债表,为在全国铺开奠定基础。

  质量为先,目标明确传递改革信心

  “河水好了,鱼儿多了,河岸上经常有人钓鱼。”正在浙江省杭州市城北半山公园附近的一条小河沟边巡查的“民间河长”黄崇桃说。这是杭州“五水共治”的缩影。截至2015年底,杭州市区最后84条黑臭河道全部“摘帽”,2012年以来,杭州共完成186条黑臭河治理。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要目的就是提升环境质量。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环保部已经确定主要目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力争下降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5%;全国地表水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66%;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2%、3%、3%。这些数字,传递的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带来的信心。

  各地好消息频传。重庆市将通过编制实施“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着力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措施。

  不久前召开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提出,控制开发强度,节约集约开发,严守生态、耕地保护和城镇开发边界三道红线,更多地为生态建设“留白”。

  “打好持久战,打好攻坚战,一步一步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国新办最近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打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组合拳,环境问题将逐步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将扎实推进。


 

(责编:蒋琪、史雅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